用户:HellWK/沙盒/0

维基百科就像一个网络上的城邦。这个城邦由数十个城市组成,各自使用一种语言。这个城邦的居民大多是作家和画家,也有网络建筑师(技术人员)。他们希望利用这个城邦,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全世界,也鼓励世人使用这个城邦分享知识。在我们这座代号“ZH”的城市,人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游客”:他们参观完博物馆、看过他们想要看的东西,然后就离开。第二种是“短期访客”:他们看了某个展览,忽然兴起,留下了几笔涂鸦,然后就离开。

第三种是最麻烦的一种:“市民”。他们虽然各怀目的,但都想在这城市分享自己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网络上的道听途说、学院的象牙塔分析、个人的政治观点、甚或商业宣传等等。当然,维基城邦有自己的规则。城邦的开国父辈大致同意某些东西是不适合在这座城市分享的。他们在立国时已经制订条文,委任法官警察,去把不合要求的文章筛选掉。显而易见,由于各人对何谓适合各有见解,这些筛选经常引起激辩--老居民之间的、老居民与新移民之间的、地域派系的、不同领域的,层出不穷,绝对会把你烦死。有些人受不住就索性搬走、或者隐居山林。维基居民解决纷争的方式,通常是按照城邦的规则妥协达成共识,并且写下条文,要求所有城邦居民遵守。

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纷争不时出现,条文也因此日益繁琐,但人的性质没有改变:游客继续围观、短期访客继续做过客、市民继续写也继续争论。然而这三种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把全部条例都读一次?如果你不是法官警察,又不想做律师,而某些条文不影响到自己分享知识的方式、不涉及自己的范畴、不引起其他市民反对,谁又会花时间去查《维基法典》?如果没有触发契机、没有“很闲”的时间,谁又会参与事不关己的讨论?在这方面,“原居民”(老手)和“新移民”(新手)其实是一致的。

老手想帮助新手适应是好事,只是给新手发一个连结──不论是新手指导页、导师计划、基本指引也好,其实都是大家在机场过海关时接到的单张,要么不看,要么过目即忘。所有人最后都是要居住一段时间,累积一定生活经验,再从他人的提醒中学习适应,才能够融入社会,没有速成的法门。
— Oneam01:00AM留言)2014年9月20日 (六) 18:02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14年9月#维基百科新手用户体验..........

维基本来就比伪基更搞笑。伪基有时为恶搞而恶搞,但不是每个条目都有灵感,有时流于硬滑稽。维基嘛,却是很多人板着脸一本正经地在做着很荒谬的事情,而且大家都不笑,且以为自己在做着正经事,这才超搞笑 :D

比如说,你在维基加上一些明明是你原创的东东,但写得头头是道,煞有介事,瞒天过海,假以时日,你听见其他装成“这方面的专家”的人在引用你写的原创东东,你还要忍着笑听他讲完为止,那种乐趣,你在伪基是不会得到的 XD
— 123.202.69.27 2012年10月1日 (一) 05:53 (UTC)(维基百科: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2/10/01

维基人有两种,一种是整天在条目里工作的;一种是整天耗在讨论页的,我不是后者
— 123.202.69.27 2012年10月2日 (二) 12:38 (UTC)(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