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 (卑诗省)

三角洲(英语:Delta)是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个城市,位于弗雷泽河岔流的南岸,西面与乔治亚海峡和弗雷泽南河口湾的一系列小岛屿相邻,北面隔河与列治文新威斯敏斯特相望,东临素里,南面则与边界湾美国华盛顿州飞地罗伯茨角为邻。三角洲的主体是弗雷泽河南岸与边界湾之间的半岛,分别由拉德纳措瓦森英语Tsawwassen, British Columbia北三角洲英语North Delta, British Columbia三个独特社区构成,此外还包括安纳西斯岛英语Annacis Island蒂尔伯里岛(现已大致成为半岛一部分)、迪斯岛英语Deas Island西汉姆岛英语Westham Island四个沿岸岛屿

三角洲
Delta
连接三角洲、列治文和新威斯敏斯特的阿力克斯·弗雷泽桥
三角洲旗帜
旗帜
三角洲官方标志
标志
格言:Ours to preserve by hand and heart.
三角洲在大温哥华地区的位置
三角洲在大温哥华地区的位置
坐标:49°07′N 122°59′W / 49.12°N 122.99°W / 49.12; -122.99
国家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
区域大温哥华区域局
成立1879年11月10日(设区)[1]
2017年9月22日(改设市)[2]
政府
 • 市长George Harvie
面积
 • 总计180.20 平方公里(69.58 平方英里)
海拔10 公尺(30 英尺)
人口(2021年)[3]
 • 总计108,455人
 • 密度603.7人/平方公里(1,564人/平方英里)
时区太平洋标准时间(UTC-8
 • 夏时制太平洋日光节约时间(UTC-7
网站三角洲官方网页

历史 编辑

据考古学家发现,现时阿力克斯·菲沙桥在三角洲的落脚点一带在8000年前已是原住民的季度性聚居地所在。欧洲人到1791年才发现此地;当时西班牙探索家弗兰西斯科·德伊拉扎英语Francisco de Eliza误判此地为一个岛屿,并将之命名为“卡佩达岛”(Isla Capeda[1]

二埠于1859年设市后,詹姆斯·甘迺迪于1860年在与二埠隔河相望的北三角洲一带预购135英亩农地,成为现三角洲市界内首位欧裔居民[1]。另一方面,菲沙河谷于1858年发生淘金潮,吸引大批淘金人士抵达卑诗,当中包括来自英格兰康沃尔的拉德纳(Ladner)兄弟。他们在前往菲沙河谷途中发现菲沙河三角洲一带的土地极为肥沃,于是在1868年淘金潮结束后重返此地,并开始在此务农,其农地所在一带因此为他们命名为“拉德纳”[1]

其后,三角洲一带除农业外亦开始发展渔业加工产业,菲沙河沿岸一带陆续设立鱼产品罐头厂。随著人口增长,当地居民于1879年向省政府请求以“三角洲”之名设立地方行政架构[4]。省府于同年11月10日刊宪,正式设立三角洲地方行政区(Corporation of Delta),行政中心设于拉德纳村,威廉·拉德纳则出任首位长官[1][4]

三角洲三面环水,早期交通相对不便。1959年,连接拉德纳与列治文乔治·马西隧道正式通车,措瓦森卑诗渡轮码头也于翌年启用。1962年,99号公路素里英皇佐治高速公路英语King George Boulevard改道,转而穿过三角洲区内,使三角洲对外交通得以改善。其后,连接北三角洲与新西敏和温哥华的阿力克斯·菲沙桥亦于1986年完工,进一步促进三角洲的发展。

自此,区内人口于往年间陆续上升逾4倍,并于2016年人口普查突破十万[5]。2017年9月22日,三角洲区获省府授权改设市[2]

人口 编辑

三角洲人口数据(1921-2021)
年份人口±%
19212,839—    
19313,709+30.6%
19414,287+15.6%
19516,701+56.3%
19568,752+30.6%
196114,597+66.8%
196620,664+41.6%
197145,860+121.9%
197664,492+40.6%
198174,692+15.8%
198679,610+6.6%
199188,978+11.8%
199695,411+7.2%
200196,950+1.6%
200696,723−0.2%
201199,863+3.2%
2016102,238+2.4%
2021108,455+6.1%
加拿大统计局

根据2021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三角洲人口为108,455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03.7/平方公里 (1,563.5/平方英里),比2016年的102,238人上升约6.1% 。[3]

三角洲市的人口年龄中位数为44.0岁,略高于全国中位数的41.6岁。三角洲地区住宅的中位数价值为 1,190,000元,大幅高于全国平均 472,000 元。 税后家庭收入中位数为 95,000 元,远高于全国平均 73,000 元。[6]

族裔 编辑

全市约有45%为可见少数族裔,其中约有 28,000人为南亚裔,9,700人为 华裔,及 3,700人为菲律宾裔, 还有大约 3,180位原住民[6]

值得一提的是,三角洲的南亚裔人口占总人口逾四分之一 (约 26.1%),使其成为卑诗省内第四大拥有最多南亚裔居民的城市,仅次于温哥华素里阿伯茨福德

三角洲泛族裔群体 (2001年–2021年)
泛族裔群体 2021[6] 2016[7] 2011[8] 2006[9] 2001[10]
人口 % 人口 % 人口 % 人口 % 人口 %
欧裔[a] 55,465 51.71% 61,835 61.32% 66,630 67.48% 68,400 71.19% 72,375 75.1%
南亚裔英语South Asian Canadians 27,990 26.09% 20,485 20.31% 17,030 17.25% 14,220 14.8% 12,035 12.49%
东亚裔英语East Asian Canadians[b] 11,040 10.29% 9,320 9.24% 7,065 7.16% 7,280 7.58% 6,675 6.93%
东南亚裔英语Southeast Asian Canadians[c] 4,420 4.12% 3,240 3.21% 3,165 3.21% 2,280 2.37% 2,060 2.14%
原住民 3,180 2.96% 2,710 2.69% 2,290 2.32% 1,700 1.77% 1,495 1.55%
非裔英语African Canadians 1,095 1.02% 795 0.79% 595 0.6% 495 0.52% 610 0.63%
拉美裔英语Latin American Canadians 1,035 0.96% 815 0.81% 710 0.72% 710 0.74% 490 0.51%
中东裔英语Middle Eastern Canadians[d] 890 0.83% 515 0.51% 240 0.24% 280 0.29% 220 0.23%
其他[e] 2,140 1.99% 1,120 1.11% 1,010 1.02% 715 0.74% 420 0.44%
回复总数[f] 107,270 98.91% 100,845 98.64% 98,740 98.88% 96,075 99.33% 96,370 99.4%
总人口 108,455 100% 102,238 100% 99,863 100% 96,723 100% 96,950 100%

宗教 编辑

据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市内居民宗教信仰状况如下:[6]

政治 编辑

三角洲由三角洲市议会管理,该议会由一位市长和六位市议员组成,每四年一次进行选举。此外,还有一个被选举产生的教育委员会,专责管理三角洲校区英语School District 37 Delta

从1999年起,罗伊斯·杰克森(Lois Jackson英语Lois Jackson)任职三角洲市长长达19年。她从1973年起一直担任三角洲市议会议员。杰克森在2018年宣布不再竞逐连任,惟再次竞逐并当选市议员,并于2022年正式退休[11]。 而乔治·哈维(George Harvie英语George Harvie (politician))在2018年当选市长并担任至今。

与加拿大大多数社区不同,但与温哥华和列治文相似,三角洲拥有基于地方的选举联盟制度,如市长所属的Achieving For Delta、Team Delta和Independents Working For You等,惟后两者于最近的2022年市选举中均无正式派出代表参选。

加拿大众议院中,三角洲属于三角洲选区英语Delta (federal electoral district)。从2015年联邦大选起,三角洲的国会议席一直由加拿大自由党的卡拉·夸尔特罗(Carla Qualtrough英语Carla Qualtrough)拥有,她在最近的2021年大选中二度连任,现正担任加拿大体育部长。

而在卑诗省议会,自1991年来三角洲都有2个议席,分别代表北三角洲英语Delta North南三角洲英语Delta South选区。北三角洲席位归属于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柯议伦(Ravi Kahlon),其为现任卑诗省房屋厅长。而南三角洲议席则由卑诗联合党的伊恩·帕顿(Ian Paton英语Ian Paton (politician))拥有。在2020年卑诗省大选中,三角洲两位省议员均成功连任。

与大多数大温哥华地区的城市不同,三角洲拥有自己的警察局──三角洲警察局。

交通 编辑

三角洲的巴士服务是由运输联线提供。区内没有捷运车站,但居民可分别前往素里市列治文的车站乘搭架空列车博览线加拿大线前往大温其它地区。运输联线过往亦曾经提供连接三角洲和温哥华市中心的巴士线,但自从加拿大线于2009年通车后,那些巴士线均改以列治文的桥港站为北端总站,前往温市中心的乘客需于该处转乘加拿大线。

三角洲接近美加边境,有大量来往温哥华和美国之间的车辆驶经此地,而区内的措瓦森亦设有渡轮码头服务来往温哥华岛的航线,因此三角洲在低陆平原交通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区内的省级公路如下:

三角洲与美国边境小镇罗伯茨角以56街相连;此路是罗伯茨角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三角洲亦是以飞机流量计算全国第七大繁忙机场-边界湾机场所在。该机场主要供包机、飞行训练及小型飞机使用。

地理 编辑

三角洲三方环水:北临菲沙河畔,西接乔治亚海峡,南及边界湾。三角洲离温哥华市以南27千米(17英里),离素里和平门口岸英语Peace Arch Border Crossing则有22千米(14英里)。

三角洲总面积有364平方千米(141平方英里),是大温哥华区域局内面积最大的地方行政区;第二大的素里市则位处三角洲东侧,面积有317.4平方千米(122.5平方英里)。

三角洲的肥沃冲积平原令其成为大温地区内最重要的农业地带之一:区内的农业用地被卑诗省政府设为农业保留地英语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以防土地用途改变为市郊住宅用地。此外,北三角洲英语North Delta, British Columbia亦是伯恩斯沼泽英语Burns Bog所在;这片湿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10,000英亩),对区内的自然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三角洲还包括安纳西斯岛英语Annacis Island,岛上主要为工业用途,可通过阿力克斯·菲沙桥抵达。阿力克斯·菲沙桥连接三角洲与列治文新威斯敏斯特。此外,三角洲还拥有一个位于菲沙河东岸的半岛,位于三角洲的东北角,与北三角洲的南菲沙外环道South Fraser Perimeter Road英语British_Columbia_Highway_17#South_Fraser_Perimeter_Road)隔水对望,距离不及50米(0.031英里),却只能通过邻市素里进入。

气候 编辑

大温哥华地区的其他城市相比,三角洲拥有相对较干燥的气候,阳光也更充足。它的降水量比温哥华市中心少近40%[12],只有北温哥华不足一半[13]。三角洲具有温暖夏季地中海气候,与美加边境上其他地区的气候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和。同时,三角洲的昼夜温差不大,因此拥有在加拿大境内数一数二温和的冬季。

三角洲 措瓦森海滩 1981-2010年气候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4.5
(58.1)
15.5
(59.9)
19.0
(66.2)
23.0
(73.4)
27.0
(80.6)
29.0
(84.2)
31.0
(87.8)
28.5
(83.3)
28.5
(83.3)
23.0
(73.4)
15.5
(59.9)
14.5
(58.1)
31.0
(87.8)
平均高温 °C(°F) 7.2
(45.0)
8.2
(46.8)
10.5
(50.9)
13.5
(56.3)
16.8
(62.2)
19.6
(67.3)
21.7
(71.1)
21.5
(70.7)
18.4
(65.1)
13.4
(56.1)
9.5
(49.1)
7.1
(44.8)
13.9
(57.0)
日均气温 °C(°F) 5.1
(41.2)
5.8
(42.4)
7.7
(45.9)
10.4
(50.7)
13.4
(56.1)
16.0
(60.8)
17.9
(64.2)
17.9
(64.2)
15.3
(59.5)
11.2
(52.2)
7.5
(45.5)
5.1
(41.2)
11.1
(52.0)
平均低温 °C(°F) 2.9
(37.2)
3.3
(37.9)
4.9
(40.8)
7.2
(45.0)
9.8
(49.6)
12.3
(54.1)
14.0
(57.2)
14.3
(57.7)
12.0
(53.6)
8.9
(48.0)
5.5
(41.9)
3.0
(37.4)
8.2
(46.8)
历史最低温 °C(°F) −9.5
(14.9)
−12.0
(10.4)
−4.5
(23.9)
0.0
(32.0)
3.5
(38.3)
7.0
(44.6)
9.5
(49.1)
10.0
(50.0)
6.5
(43.7)
−1.5
(29.3)
−9.0
(15.8)
−11.5
(11.3)
−12.0
(10.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34.6
(5.30)
80.4
(3.17)
78.5
(3.09)
67.9
(2.67)
52.2
(2.06)
42.6
(1.68)
30.5
(1.20)
28.7
(1.13)
39.8
(1.57)
101.3
(3.99)
145.1
(5.71)
125.9
(4.96)
927.5
(36.52)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124.3
(4.89)
77.1
(3.04)
77.0
(3.03)
67.9
(2.67)
52.2
(2.06)
42.6
(1.68)
30.5
(1.20)
28.7
(1.13)
39.8
(1.57)
101.0
(3.98)
142.7
(5.62)
116.3
(4.58)
900.1
(35.45)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10.4
(4.1)
3.3
(1.3)
1.6
(0.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3
(0.1)
2.4
(0.9)
9.6
(3.8)
27.6
(10.8)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18.5 14.3 15.5 14.2 11.7 9.7 6.2 5.6 6.7 15.2 18.8 18.6 155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17.7 13.9 15.5 14.2 11.7 9.7 6.2 5.6 6.7 15.2 18.5 17.5 152.4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1.6 1.0 0.5 0.0 0.0 0.0 0.0 0.0 0.0 0.1 0.6 1.6 5.4
数据来源:加拿大环境及气候变化部[1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三角洲官方網頁 - 歷史頁面.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5). 
  2. ^ 2.0 2.1 Order in Council 362/2017. 卑诗省政府. 2017-09-22 [202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3. ^ 3.0 3.1 加拿大各省和地區人口和住宅數量,2021年人口普查 - 100%數據(卑詩省). 加拿大统计局. 2022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3月6日). 
  4. ^ 4.0 4.1 Gyarmati, Sandor. Delta throwback: 'Corporation' made official 140 years ago. Delta Optimist. 2019-11-12 [202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5. ^ 加拿大各省和地区人口和住宅数量,2011-2016年人口普查 - 100%数据(卑诗省). 加拿大统计局. 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9日). 
  6. ^ 6.0 6.1 6.2 6.3 Census Profile,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加拿大统计局. 2022-10-26 [2022-11-09]. 
  7. ^ Census Profile, 2016 Census. 加拿大统计局. 2021-10-27 [2022-11-09]. 
  8. ^ NHS Profile. 加拿大统计局. 2015-11-27 [2022-11-09]. 
  9. ^ 2006 Community Profiles. 加拿大统计局. 2019-08-20 [2022-11-09]. 
  10. ^ 2001 Community Profiles. 加拿大统计局. 2019-07-02 [2022-11-09]. 
  11. ^ Sandor Gyarmati. End of an era on Delta Council. Delta Optimist. 2022-10-27 [2024-04-30]. 
  12.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71–2000 Station Data. Environment Canada. 19 January 2011 [March 30, 2020]. 
  13. ^ Station Results | Canada's National Climate Archiv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 February 4, 2013 [March 30,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2, 2013). 
  14.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加拿大环境及气候变化部. [2017-09-02]. 
  1. ^ 包括所有不属可见少数族裔或原住民的居民
  2. ^ 包括所有在普查中选填华裔、韩裔和日裔的居民
  3. ^ 包括所有在普查中选填菲律宾裔和东南亚裔的居民
  4. ^ 包括所有在普查中选填西亚裔和阿拉伯裔的居民
  5. ^ 包括所有在普查中选填“可见少数族裔(不包括在别处)”(Visible minority, n.i.e.)和“多重可见少数族裔”的居民
  6. ^ 普查回复者可选择多于一个选项,因此合计总数可多于10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