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墩乌日庄之役

臺灣清領時期同治朝,戴潮春事件系列戰役之一

大墩乌日庄之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发生于台湾清领时期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三月初九日至十七日[a]淡水抚民同知秋曰觐台湾北路协副将林得成率兵勇攻打在大墩一带作乱的戴潮春以及其天地会从众,原助阵清军的林日成民练叛变,导致官兵溃败,秋曰觐阵亡、林得成则沦为俘虏。[2][3][4]

大墩乌日庄之役
戴潮春事件的一部分

台中公园的大墩炮台山,炮台山高约89公尺,为台中盆地最高土丘,此区古称大墩,常作清代台中盆地的军事据点。[1]
日期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三月初九日至十七日
地点
台湾彰化县大墩、乌日庄(猫雾捒保地区,约今旧台中市区外加乌日区
结果 清军战败,秋曰觐战死、林得成被俘。
参战方
  • 地方豪族
  • 天地会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秋曰觐淡水抚民同知
  • 林得成(台湾北路协副将)
  • 游绍芳(守备)
  • 林奠国阿罩雾民练)
  • 戴潮春四张犁民练)
  • 林日成四块厝民练)
  • 参战单位
  • 绿营台湾北路协北路军中营
  • 阿罩雾民练
  • 四张犁民练
  • 天地会
  • 四块厝民练
  • 兵力
  • 官兵约 1000 人
  • 阿罩雾练勇 600 人(或曰 400)
  • 四张犁练勇 400 人
  • 四块厝练勇 400 人
  • 天地会众据称1万人
  • 林日成所率领的四块厝民练团叛变,转投戴潮春阵营攻打清军。
  • 背景

    编辑

    清领时期,朝廷以台湾孤悬海外,唯恐将领叛乱拥兵自重,全岛驻军编制不多,甚至18世纪乾隆朝之后,全台人口大量增长,驻军数量调整幅度亦不高[5][6]:375-378,官民比例失衡导致有治安不佳的问题,所以当地方若有武装械斗冲突,政府多要求地方豪族出“团练”协助镇压,自嘉庆年间蔡牵事件后,透过民间自组“团练”、“联境”参与城防、随同营兵征战的现象日益普遍。[7]:172-175

    戴潮春原为四张犁一带地主,即拥有自家的团练武力,在咸丰11年(1861年)承继亡兄戴万桂率领“天地会”帮众势力(人数破万),同治元年(1862年)成为猫雾拺东保一带(旧台中市区)的领袖人物。[8]:636

    导火线

    编辑

    同治元年(1862年)春,当时清廷针对台湾中部一带增税传言不断,导致不少百姓不满,在大墩一带引起骚动,常传抢劫兵饷、掠截粮道等事。原常驻台湾府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孔昭慈春巡,三月初九日抵达彰化县,企图平定该地骚动,强硬执杀当地总理洪某,并檄召淡水府抚民同知秋曰觐,南下剿党。又有官员马庆钊提供赏金,奖励破获会党,更激起民众对抗政府的意识。[8][9]:131

    秋曰觐曾任彰化县知县,任内颇多剿匪清庄事迹,以勇武著称。秋曰觐接到文书,便盘算以“擒王散党”之计,结合官军与同区团练之力,击溃戴潮春乱党;遂偕同台湾北路协副将林得成[b]、守备游绍芳率一千馀名官兵,朝大墩进发。同一时间,秋曰觐透过金万安局总理林明谦(林大狗)举荐,联络四块厝练首林日成(戆虎晟)率领 400 人以及阿罩雾练首林奠国率 600 人(《戴案纪略》载为 400 人)来会,夹击戴军。[3][10]

    过程

    编辑
    咸丰七年(1857年),时任彰化县令秋曰觐立〈禁筏夫勒索示碑〉,今藏于北斗奠安宫
    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于 1915 年颁布的台中厅行政图,行政区域范围和清领时期 1723 年至 1875 年间的彰化县大致相仿。

    清军三月初九至大里杙,与天地会交战,小役皆赢。三月十五日,秋曰觐行军至东大墩(《东瀛纪事》作乌日庄),和戴潮春部属短兵相接,林日成忽然举兵倒戈,攻击林奠国率领的阿罩雾民练。林奠国为避其锋,只得撤退,林日成乘胜追剿,进攻林奠国根据地阿罩雾庄,官军登时失势,被戴军猛攻,战况急转直下,秋曰觐亦避退至民间竹围处,被戴军包围。[8][10]

    三月十七日,秋曰觐见敌军围攻甚急,便手持双锏,意欲杀出重围,贼党有猫仔鹿来犯,猫仔鹿曾为彰化县署衙役,却被秋曰觐革职,因此对秋深怀怨怼,意欲致秋曰觐于死地,双方交战二十回合,过程中,年仅十五岁的幼仆小黄高呼“杀我,无伤我主人!”以身掩护秋曰觐中刀而死,秋曰觐最终仍死于猫仔鹿之手。颜大汉一路拼死掩护其主秋曰觐,见秋曰觐身死,乃耍双刀攻敌,以报杀主之仇,手刃敌匪九名,最终仍中箭殒命。(根据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和连横台湾通史》记述版本,秋曰觐阵亡之日为三月十七日,其他史书尚有三月十六日以及三月十八日的纪录。)[3][8][10][11]

    此役淡水同知秋曰觐、尽先守备郭得升、把总郭秉衡尽皆阵亡,其中把总庄奇轩身披数十创,原仰卧尸体堆中,忽起身复活,吓退众贼,侥幸逃匿村中以续存。署台湾北路协副将林得成则被俘虏,囚居于林日成四块厝老家之中,直到五月份才伏剑自杀。守备游绍芳成功脱逃,返回彰化县城[3][11]

    战后

    编辑
    • 猫仔鹿提秋曰觐首级来戴潮春处请赏,戴潮春深有所慨,吒斥猫仔鹿以仆杀主,何其不忠,赏以数金,便遣猫仔鹿远去。[10][11]
    • 翁仔社义首罗冠英原本率东势角练勇 400 人来救,但听闻秋曰觐变故,便罢兵归返。[11]
    • 戴潮春及其天地会党羽挥军南下,三月十七日进攻彰化县城,并于三月二十日顺利夺下。[3]
    • 林日成部队持续围剿阿罩雾庄,林奠国、林文凤父子始终死守,直到五月份,林日成总算放弃攻占阿罩雾。[3]

    林日成叛变

    编辑
    • 戴潮春事件带有浓厚的土豪之间的私仇斗争色彩[9]:130;其中林日成与林奠国虽为同宗,但林家业大,且支系庞杂,故有前厝与后厝之争,林日成来自后厝、林奠国则系前厝。前厝阿罩雾林家除了和后厝四块厝林家结仇之外,亦有雾峰上谷最北端的赖家、西北方的戴家(戴潮春家族),以及南邻的洪家(洪欉家族),各家争抢水源以及耕地,早已不睦多年。[9]:104-111
    • 后厝林和尚曾杀林文察之父林定邦(林奠国兄长),嗣后林文察亦血刃林和尚以报父仇。林和尚为林日成族人,林和尚被杀时林日成年仅12岁,故林家前后厝双方皆互有血仇。[3][9]:104-111
    • 秋曰觐出任彰化县令之时,便因林日成对前厝林家发动仇杀一事,曾办林日成,欲将之逮捕入狱[c],林日成对秋曰觐早有夙怨,故有随军反叛之举。[3][11]

    注释

    编辑
    1. ^ 该役若以斩杀秋曰觐作结,不同史书记载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林豪《东瀛纪事》的三月十八日、蔡青筠《戴案纪略》的三月十六日,连横《台湾通史》与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皆作三月十七日。
    2. ^ 《东瀛纪事》、《台湾通史》并未交代台湾北路协副将何时改由林得成接替夏汝贤;仅有《戴案纪略》曾云“夏汝贤战死后,由林得成代为署理。”
      《戴案纪略》此说颇有矛盾,首先不论《东瀛纪事》、《戴案纪略》和《台湾通史》咸曾提及,夏汝贤乃三月二十日、彰化城破之日方死,而林得成早于三月十七日以“台湾北路协副将”身份,随同秋曰觐于乌日庄作战;且《东瀛纪事》与《台湾通史》皆明确提及,戴潮春率军攻破彰化县城之时,夏汝贤身份已是“前任副将”,所以《戴案纪略》中,夏汝贤战死之后,林得成才接任“北路协副将”一说应是讹误。
      又根据闽浙总督庆端上奏同治元年六月的〈为奏明彰化沦陷贼匪分股窜扰我军兼施防剿迭获胜仗之情形事〉一折中,不仅明言林得成官职为“署北路协副将”,也提及夏汝贤以“嘉义营参将”身份,协助台湾道员孔昭慈守城;故可推断林得成接掌“北路协副将”原因,非是因夏汝贤战死,而是因夏汝贤早先被降职。
    3. ^ 林豪《东瀛纪事》中,林日成没有入狱、蔡青筠《戴案纪略》则有下狱。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砲台山(舊稱:大墩)〉. 台中市文化资产处.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中文(台湾)). 
    2. ^ 许毓良. 〈戴潮春事件〉.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7 [2022-02-06]. ISBN 9570092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4. ^ 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肆輯.第六十五冊.清咸豐十一年二月至清同治二年十月》. 台南市: 远流. 2008. ISBN 9789860152319 (中文(台湾)). 
    5. ^ 戴宝村. 〈移民臺灣:臺灣移民史的考察〉,《臺灣史十二講》. 台北市: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06. ISBN 9789860085020 (中文(台湾)). 
    6. ^ 许雪姬. 《清代臺灣的綠營》 "The Green Standard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 台北市: 联经. 2015 [1987]. ISBN 9789860459562 (中文(台湾)). 
    7. ^ 吴建昇. 《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 台北市: 蔚蓝文化. 2021. ISBN 9789865504311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连横. 《臺灣通史》. 台北市: 五南. 2017 [2022-02-06]. ISBN 9789571191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乔安娜·麦斯基尔(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由王淑琤翻译. 台北市: 苍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10.3 吴德功(吴立轩). 《戴施兩案紀略》.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06].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蔡青筠 (编).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2 [2022-02-06]. ISBN 9789570009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