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寿(1929年5月6日—2020年1月30日),男,上海人,中国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德意志考古研究院英语German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通讯院士[1]

张长寿
出生1929年5月6日
上海市
逝世2020年1月30日(2020岁—01—30)(90岁)
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母校燕京大学
职业考古学家
政党无党派人士
配偶周永珍
受影响于

生平

编辑

1929年5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45年就读于圣约翰高中,1948年考入圣约翰大学。1950年转学至北京燕京大学,1952年7月毕业历史系。同年9月分配到清华大学附属工农连成中学任教[2]

1956年7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长期从事田野发掘和商周考古研究。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79年晋升副研究员,1986年晋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至1988年5月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2月成为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1989年5月退休。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2006年被推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4]

2020年1月30日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5]

学术成果

编辑

张长寿主要参与西周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在陕西长安丰镐遗址从事发掘工作长达30余年。在西周文化的分期断代、西周井叔家族墓的发掘、先周时期墓葬的确认、商周青铜器、商周玉器、商周车制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99年出版的《张家坡西周墓地》考古发掘报告中,他和团队根据对地层钻探和出土文物,并结合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把沣西地区的墓葬分为五期,并将每一期与西周各代周王对应。他们还在沣西地区确定了先周墓葬,找到了武王克商之前的周文化遗存[6]

代表性论文《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周原的建筑遗存和铜器窖藏》《殷周青铜容器上鸟纹的断代研究》《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论井叔铜器》《殷周车制略说》《井叔墓地所见西周轮舆》《西周的葬玉》《金文历谱与西周王年》。

专著

编辑
  •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沣西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62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家坡西周墓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ISBN 9787500062042. 
  • 王世民; 陈公柔; 张长寿. 《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ISBN 9787501011834. 
  •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ISBN 9787500448716. 
  • 张长寿. 《商周考古论集》. 文物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0101808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张长寿.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7-07]. 
  2. ^ 张长寿先生传略. 中国考古网. 2007-11-21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3. ^ 宋江云.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张长寿逝世,享年91岁. 澎湃新闻. 2020-02-03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4. ^ 社科院产生首批47名学部委员和95名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政府网. 2006-08-02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讣告】沉痛悼念张长寿先生. 中国考古网. 2020-02-03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6. ^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编). 张长寿:商周考古纵横谈. 《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下》. 方志出版社. 2007年8月. ISBN 9787802382213. 

外部链接

编辑
  • 张长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2)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