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梅州市中部的一个市辖区。梅县区是中国著名侨乡,与梅江区并称梅城,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客家话的代表地,亦有粤梅的别称,区政府驻宪梓南路13号。梅县区教育发达,足球运动普及,客家山歌流行,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称;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旅游强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称号。
梅县区 | |
---|---|
市辖区 | |
丙村镇 | |
梅县区的地理位置 | |
坐标:24°19′17″N 116°7′10″E / 24.32139°N 116.11944°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广东省梅州市 |
设立 | 南朝齐(479年-502年) |
政府驻地 | 程江镇 |
下级行政区 | 18
|
政府 | |
• 区长 | 王锋 |
面积 | |
• 总计 | 2,476.87 平方公里(956.3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556,735人 |
• 密度 | 225人/平方公里(582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295,317人 |
语言 | |
• 母语(方言) | 客家话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514733 |
电话区号 | 753 |
车辆号牌 | 粤M |
行政区划代码 | 441403 |
旧称 | 程乡县、敬州 |
国内生产总值(2017) | ¥200亿 |
网站 | www |
历史
编辑梅县地区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梅县地区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居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梅县地区几十处地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出土了一批石器和陶器。[2]:7
南朝齐置程乡县,析海阳县置;南汉时,属敬州,为敬州州治,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敬州改称梅州,仍为州治。明朝洪武二年,梅州废,属潮州府。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乡县升为嘉应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梅县。
1979年3月,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1983年6月,县级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设地级梅州市,梅县市分析梅县和梅江区,属于梅州市管辖。
2013年12月8日,撤销“梅县”,从此梅县结束了县治,并同时设立“梅州市梅县区”。并将梅县城区(华侨城、梅县新城)并入梅州城区;将城建、土地、城乡规划、社会经济划归梅州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编制(简称“多规合一”),实现由县域经济单位向城区单位转型;其余不变。[3]
地理
编辑梅县区位于梅州市中东部,东北与龙岩上杭县、永定区接壤,环接梅州梅江区,东邻梅州大埔县,西界梅州兴宁市,南连梅州丰顺县,北接梅州平远县、蕉岭县。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地处闽粤赣3省之要冲。
山地为主,中部为梅州盆地,梅江下游为谷地。
行政区划
编辑新城街道、城东镇、石扇镇、梅西镇、大坪镇、石坑镇、水车镇、梅南镇、丙村镇、白渡镇、松源镇、隆文镇、桃尧镇、畲江镇、雁洋镇、松口镇、南口镇、程江镇、扶大镇和梅西水库。
人口
编辑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县区常住人口556735人,梅县区户籍人口618685人。
交通
编辑经济
编辑- 产水稻、小麦[来源请求]、番薯等。
- 煤炭资源较丰富,为广东省煤炭基地之一。
- 工业有电力、机械、化工等部门。
2021年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237.7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同比增长5.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1%;第二产业增加值79.34亿元,同比增长5.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9%;第三产业增加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6.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6.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0:33.4:4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677元,同比增长5.9%。
知名人物
编辑名胜古迹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中国城市·地区丛书《梅县地区》编委会. 梅县地区.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7年10月. ISBN 7800350584 (中文(简体)).
- ^ 国务院同意梅县撤县设区. 梅视网. 2013年1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9日).
- ^ 2023年梅县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