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
牟尼”标题相近或相同的条目页,请见“
摩尼”。
牟尼(梵语: मुनि),是古印度称出家修行,修道离欲的圣者,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著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事。
故“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牟尼”的语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1]、“释迦文佛”[2]等。
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在各大典籍中也时常被译为“牟尼”。
尼泊尔一名的来源据悉是来自一位称为尼的牟尼。
- ^
《翻译名义集》卷一:“释迦牟尼,摭华云。此云能仁寂默。”
- ^ 《释迦文佛颂并引》宋.苏轼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苏轼,为亡妻同安郡君王氏闰之,请奉议郎李公麟敬画释迦文佛及十大弟子。元祐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设水陆道场供养。轼拜手稽首而作颂曰:“我愿世尊,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净琉璃色。其中众生,靡不解脱。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如雷震时,蛰者皆动。同证无上,永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