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笔和擦胶必有用/满洲独立运动

满洲独立运动,简称满独[1],是在中国出现的独立运动,这个运动的支持者,受满洲民族主义影响,希望让满洲脱离中国统治,建立自身的民族国家。在这个独立运动下,短暂建立了满洲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中国东北地区后,也被称为满洲复国运动东北独立运动[2][3],希望可以恢复满洲的独立国家地位,这个运动也被加上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元素,希望在满洲独立建国之后,可以成为一个民主国家,拥有言论自由等基本人权[4]

明报报导认为,中国东北地区以汉族人口最多,为主体民族;满族在清朝时已被汉化,已经是历史名词,是中国的一部份,不存在独立可能[1]

历史

编辑

满族兴起于满洲地区,清朝时原称满洲[5],其下八旗包含了多个现今被认为是不同的民族,但在清朝时都被视为满洲[6]。其历史可以被追溯到商周时代的肃慎,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包括渤海国金国清国等多个独立国家,在中华民国建立初期,因为在中国各地出现的排满风潮,满族曾遭种族灭绝,幸存的满族人,多半融入汉族,避免使用满语,以及有满族民族色彩的事物[7][8][9][10][11][12][需要较佳来源]

满洲民族主义的推动者,如宗社党,最初希望让中国重新回到清朝皇室统治,推动君主复辟。随著复辟事件的失败,开始转向独立建国行动,有满蒙独立运动与满洲独立运动等不同路线。许多日本人参与其中,如川岛浪速

清朝宗室及清朝遗老为核心,宗室如善耆溥杰毓鋆等人[13],遗老如郑孝胥罗振玉柯劭忞等,视中华民国为敌国,希望可以在中国之外,重建一个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以保持清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14]。学者林志宏认为,除了认同清朝才是正统中国外,共产主义在中国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扩张,也造成这些人的危机感,认为除了推动独立建国外,无法阻止共产主义入侵,以保持中华传统文化[15]

熙洽等人取得大日本帝国支持下,满洲国成立,以“王道乐土,五族协和”为立国宗旨。在满洲国建立之后,透过国民教育等手段,宣扬满洲民族主义,认为满洲国既已成为独立国家,居住在满洲的各个民族,皆为满洲人,应共同建设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国家[16][6][17]。毓鋆曾认为满洲是满州人固有领土,满人非汉人,成立满洲国并无不妥[18]

在满洲国外,还有其他小支的独立运动人士,如北平郭岳昆组织了满族抗战建国会,但被日本陆军视为反日组织,遭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满洲国灭亡,满洲国中重要政治人物,被当成汉奸审判,如无中国国籍,也非汉人的满清皇族后裔川岛芳子,以“叛国”、“汉奸”罪名被判死刑[19];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与满洲国相关人物,包括溥仪等人,在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中,皆遭受迫害[20][需要较佳来源]

在21世纪初期,因为全球化网际网路影响,满族的文化自我认同逐渐恢复,在中国,有越来越多满族后裔承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学习满语与满州文化[21];利用网际网路为媒介,兴起新的满洲独立运动。2004年,香港人张少帮,在香港建立满洲国政府,宣传满洲独立[22]。2011年,在中国人人网上出现以满洲独立运动为号召的文章。2018年,自由印太联盟在日本成立,港独组织成员参与其中。同年,香港媒体报导,日本黑龙会会长田中健之至香港,与满洲国驻港大使张少帮会面[23]。2019年2月,满洲国协和会在美国注册为合法[需要解释]非政府组织(NGO),同年,满洲国协和会在网路上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机关针对满洲独立运动参与者进行大规模逮捕,包括满洲国协和会奉天省本部长萧博宇等十馀名成员被捕[4][24]

研究

编辑

历史学界对于满洲国的研究较少,将满洲国视为建立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独立运动,在杜赞奇(Prasenjit Duara)著《主权与本真性:满洲国与东亚现代》(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中有进行讨论。

注释

编辑
  1. ^ 1.0 1.1 滿洲國偽名 只留淪陷史 「滿清」不再 「滿獨」不實. 明报. 2015-07-26 [2019-05-25]. 
  2. ^ 【專欄】貿易戰爭打出獨立運動. 民报. 2019-05-25 [2019-05-25]. 
  3. ^ 刘一德. 自由廣場》你沒聽過的東北獨立. 自由时报. 2018-06-10 [2019-05-25]. 
  4. ^ 4.0 4.1 满洲国协和会. 滿洲獨立運動參與者被中國國安部門逮捕. 民报. 2019-05-21 [2019-05-25]. 
  5. ^ 阿桂等. 《满洲源流考》.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88. ISBN 9787805270609.
  6. ^ 6.0 6.1 宫胁淳子著,郭婷玉译《这才是真实的满洲史》:“因为中华民国高唱五族共和,满洲国为了表示自己也是继承清朝的国家,故而也主张五族协和。……满洲国的五族协和,换言之即多民族国家。……清朝的八旗组织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项,其中也有俄罗斯人和朝鲜人。八旗辖下的人们,在行政上全都被视为满洲人。我认为,如果不清楚大陆这样的想法,无论是当时的日本人,还是战后的研究者,都无法了解满洲”,页213。
  7. ^ 《译电》,《申报》辛亥八月二十二日,第一张第三版
  8. ^ 《译电》,《申报》辛亥八月二十三日,第一张第四版
  9. ^ 《革命军起事记》,《申报》辛亥八月二十四日,第一张第五版
  10. ^ 《申报》,辛亥八月二十九日,第一张第六版
  11. ^ 蒋勋《毓老真精神》〈序〉:“我母亲的先祖是满洲正白旗,母亲在辛亥以后出生,但是家族的故事可能在她童年还印象深刻,母亲常跟我说辛亥前后西安屠杀满人的事,在城门口拿馒头询问,口音一错就砍掉脑袋,母亲说完就即刻叮嘱我不可以在外面说母亲是满人。”,收入《毓老真精神》。
  12. ^ 宫胁淳子著,郭婷玉译《这才是真实的满洲史》:“中华民国时期,满洲人的处境非常严峻,在各地时遭虐杀,只能隐藏满洲人出身。因为曾为清朝的统治阶级,满洲人于是被当作复仇的标靶。原本从国家领取俸禄的他们,一举从贵族贬为平民。为了生存,满洲人必须拼尽全力。……辛亥革命后,日本人即使想帮助满洲人,但满洲人自己却仿佛经过‘民族净化’一般,几乎不复存在。至今,无论是日本史或中国史,都没有提及满洲民族势力的消失。汉民族对满洲民族的虐杀,还处在几乎没有受到研究的状态。”,页136-137。
  13. ^ 李淑珍〈毓老时代的开阖起落〉:“他以身为努尔哈赤嫡系子孙自豪、满族认同强烈,但‘我是金人,却在教中国文化’。……他年轻时参与满洲国、鼓吹满洲独立,来台后同情党外异议人士,却坚决认为台独绝不可行。”,收入《夏学论集》。
  14. ^ 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2009年。
  15. ^ 林志宏〈王道乐土——清遗民的情感抵制和参与“满洲国”〉,收入《新史学》期刊18卷3期,2007年9月。
  16. ^ 满洲国文教部《初级国小修身教科书》第四册第25课:“其以一民族建立一国家者,则全国之人譬如一母所生之兄弟姐妹,其以数民族建立一国者,全家之人譬如异母所生之兄弟姐妹。要之皆同胞也。我满洲帝国内之民族,虽为数不一,而其同为今上之臣民则一。利害相关,休戚与共,盖既为异姓同胞也。既为同胞,安可不讲协合之道乎。”,页38-40。
  17. ^ 满洲国以国民教育进行满洲民族建构的讨论,可见周婉窈《海洋与殖民地台湾论集》第七章〈历史的统合与建构〉。
  18. ^ 蒋勋《毓老真精神》〈序〉:“学生中有人开始耳语老师与‘伪满’的关系,在当时‘伪满’也只是一个类似‘共匪’的词语,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我相信学生也没有恶意,但‘伪满’‘汉奸’这样的声音当然对老师听来是特别刺耳的。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大声骂起来了──‘伪满’,什么‘伪满’,我们本来是满洲人,家在满洲,不是侵略了中华吗?退回老家满洲,怎地又‘伪’了?‘汉奸’?谁是你们‘汉’哪?”,收入张辉诚著《毓老真精神》,台北印刻出版,2012年。
  19. ^ 上坂冬子著,黄耀进译,《乱世的牺牲者:重探川岛芳子的悲剧一生》,台北:八旗文化,2015年出版。页218-237。
  20. ^ 末代皇帝文革中連病帶嚇而死 族人被抄家. 大纪元. 2017-03-28. 
  21. ^ 游润恬. 全球化激活满族意识.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6-12-04. 
  22. ^ 【新聞人物】搞出「滿洲國政府」 巴士站助理自任主席. 文汇报 (香港). 2018-11-06. 
  23. ^ 齐正之、张得民. 日反華組織頭目來港串連 與「滿獨」分子共舉旗. 香港文汇报. 2018-11-06 [2019-05-25]. 
  24. ^ 「滿洲獨立」十多名倡議者遭逮 協和會:中國立即釋放. 自由时报. 2019-05-21 [2019-05-25]. 

相关条目

编辑

[[Category:满洲国]] [[Category:滿洲]]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離主義]]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分離主義]] [[Category:满族]] [[Category:亚洲主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