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尖頂且雙邊開鋒冷兵器,是種可以用來刺擊和砍殺的武器。用劍的方式稱為劍術

定義 編輯

 
琉璃閣甲墓(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城關街道東關社區)出土短劍。劍柄部分為金質,劍首中空,呈橢圓形,飾細膩繁複的蟠紋,劍格處飾饕餮紋,左右兩側各有一趴伏小獸,莖作螺旋狀紋。

中文語境中,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兵器。劍是滿足「雙鋒」、「直型」、「尖頭」等特徵的刃具。刀則是「單鋒」、「直彎型態不拘」的刃具。在英文語境中則不區分劍與刀,「劍」(Sword)平時是指直型雙刃的劍,但包括了「單鋒的劍」(Single-edged sword)。日本也不區分劍與刀,皆通稱為「劍」[原創研究?],日本文化中的「劍客」、「劍道」、「名劍」、「鍛刀」,都是指「日本刀」。

歷史 編輯

人類自從銅器時代起開始使用帶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紀,人類就可以製造類似於匕首的武器。在銅器時代,由於無法突破銅的抗張強度,超過90公分的劍是幾乎無法見到的。人們需要找到一種比銅更硬的金屬才能造出更長的劍。劍柄最開始只是一個簡單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劍刃割傷。世界上許多文明都早從青銅時代開始就使用劍這種武器了,是從匕首演變而來的。青銅時代的劍約在西元前1600年。鐵器時代的劍不長,而且沒有劍身與劍柄之間的劍格

東亞 編輯

銅器時代 編輯

 
菱形暗格紋劍•春秋晚期

中國最早期的劍是用玉或石製造的,青銅劍出現於商代,商代也開始有製劍的史料記載[1]西周時期中原地區以車戰為主,劍在當時是作為弓矢、長兵器之後的近戰短兵器,處於輔助的地位。在吳、越等地區則不同,水網縱橫,多山林,近身戰使用短兵器的機會較多,是以將劍作為主要武器,春秋時期的名劍也因此大多出於這些地區,例如越王勾踐劍戰國時期車戰衰落,步戰興起,青銅劍成為步兵的標準裝備之一。[2]隨著劍在戰爭中的地位上升,劍的長度也逐步加長,從春秋到戰國早期的約50公分到秦始皇時期的80至90公分。東周時期盛行佩劍之風,劍身上的裝飾也日益華美。[3]

鐵器時代 編輯

 
漢劍

中國的鐵劍自西周晚期就已經出現,戰國時期開始,隨著冶鐵技術的發達而大量應用,這時楚國韓國名劍滿天下,長度從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4]出土的鐵劍則以楚國燕國地區較多。戰國時期還出土了少量的鋼劍。[5][6]

西漢前期,鐵劍完全取代了青銅劍。冶煉技術也有很大的提高,出現了「卅煉」、「五十煉」、「百煉鋼」等冶煉工藝。西漢前期也出現了著名的環首刀,西漢晚期鐵劍仍有大量使用,與環首刀並存。至東漢晚期,環首刀完全取代了鐵劍,成為戰場上的主流武器。[7][6]

日本古墳時代出土兵器有雙刃的鐵劍與單刃的直刀,約5世紀末鐵劍被淘汰,古墳後期之後的兵器以直刀為主,後逐步演化為刀身彎曲的日本刀[8]。因劍在日本消失,現代日本劍術劍道所稱的「劍」,實際上為單刃的刀。

西亞 編輯

銅器時代 編輯

鐵器時代 編輯

赫梯人是最早使用鐵劍的文明之一。波斯的安息薩珊王朝時期,鐵劍已經普及。

中世紀 編輯

中東北非南亞,實際上幾乎完全廢止了使用直型劍,完全地以作為軍人個人的武器。

歐洲 編輯

銅器時代 編輯

歐洲地區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亞地區的劍是典型的柳葉刃,北歐地區的劍則是螺旋型的。

鐵器時代 編輯

鐵劍在公元前13世紀的鐵器時代開始普及。希臘邁錫尼文明以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初鐵器時代文明(公元前8世紀)與赫梯人同屬最早使用鐵劍的文明。鐵劍,由於對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進行大規模生產。早期的鐵劍要比後來的鋼刃劍差很多,由於很脆,鐵劍甚至還不如一些好的銅劍,不過鐵劍的優勢在於製作簡單,材料利用率高,這使得整隻軍隊都能用上這種金屬武器(不過埃及軍隊早在銅器時代就已全軍裝備銅劍)。

後來,鐵匠們發現只要在鐵熔煉時加一些木炭等素,就能製出一種更強的合金。全世界製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廣泛的便是鑄造法。

希臘羅馬古典時代,鐵劍已經普及。希臘劍英語Xiphos羅馬短劍英語Gladius是這一時期典型的劍型,長度通常在60到70厘米。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稱為Spatha英語Spatha的劍(這期間在君士坦丁堡出現了使用Spatha的貴族階層Spatharius)。至此,長劍時代來臨了。

中世紀 編輯

 
現代愛好者還原的Spatha劍

晚期羅馬軍隊用的Spatha劍英語spatha是中古時期歐洲劍的前身,最早演變為大遷徙時代劍英語Migration period sword,在中世紀中期演變為有劍格的騎士劍。中世紀中期至晚期的劍型分類,在學術界較為通行的分類法為Oakeshott類型學英語Oakeshott typology

Spatha劍在民族大遷徙時期甚至完全進入中世紀時都很普及。Vendel時期Spatha劍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紋裝飾(並非日耳曼仿羅馬花紋)。維京時期產生了更多標準化生產的劍,但是劍型依然是以Spatha為模板的。

直到11世紀的諾曼劍才創造了鍔叉(Quillon)和十字型護手(Crossguard)。12到13世紀的十字軍使用的武器就是這種形如十字架的劍,改動主要是使劍柄圓頭更尖。這些劍的攻擊方式被設定為砍殺,不過裝甲上的被砍殺點也同時進行了加固。

歐洲僅用於受封儀式的慈悲劍英語Curtana或用於斬首的斬首劍英語Executioner's sword(沒有戳刺的需要)是無劍尖的劍,而單鋒劍英語backsword則是只有單面開鋒的劍。

中世紀晚期至文藝復興時期 編輯

14到16世紀,隨着裝甲的改變,新式劍的出現越來越頻繁。最主要的改變是劍柄和劍刃的加長導致雙手劍的出現。在15世紀,這種雙手劍被稱為langes Schwert(德語)或是spadone(意大利語),意為長劍。長劍由於其攻擊範圍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強,越來越受歡迎。15到16世紀,有大量的戰鬥手冊介紹如何使用雙手劍。另一種改變是出現了專門對付盔甲刺甲劍英語Estoc(estoc)。刺甲劍為一種特化型的雙手劍,鎧甲的薄弱處是連接金屬板的地方,這些地方使用繩或皮革連接,底下有時覆有鎖甲,刺甲劍可輕易刺穿而不被彈飛。因此刺甲劍也是風靡一時。長劍的旺盛生命力來源於它有極強的攻擊範圍、刺與砍兼有的多用性。[9]

16世紀,日耳曼長劍Doppelhänder (現改稱Zweihänder,意為使用雙手)終止了劍的增長化傾向(主要是由於鎧甲的衰退以及輕火器的興起),中世紀早期盛行的單手劍再度流行。

從16世紀開始,歐洲地區逐漸發展出包括隨身劍英語Spada da lato護手刺劍籠手劍等多種劍型。

由於市民武裝權的普及,以及兵器製造成本降低,使得平民在日常生活中配戴劍的比例持續提升。而在日耳曼地區,由於武力為自由市唯一的自保力量,自中世紀晚期開始,為了確保自由市的武裝力量充足,攜帶武裝為自由市公民的義務。不願攜帶武器的市民不僅將失去投票權,更可能導致罰款、監禁或驅逐等處罰。在一些自由市中,未備有武器的市民將無法結婚。由於日常生活中無法輕鬆攜帶長柄武器或弓弩火槍,一般市民只能攜帶刀劍出門。[10]

由於一般平民使用劍,主要是在無裝甲的防身與決鬥場合,加上一般平民不會隨身攜帶盾牌,使得握劍手被攻擊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導致了單手劍的護手出現了大幅度的演進。

許多劍的護手開始在原有的十字型護手增加額外的金屬支撐來保護使用者的手,一些長劍也開始出現這些特徵。並且一些較為偏向平民攜帶的劍開始出現例如像西班牙偏向刺擊為主的"Espada Roper",並且由中世紀單手劍演化而來較為偏向軍事用途的籠手劍也開始出現。

隨身劍(side sword)為現代研究者提出的分類概念,用以描述介於中世紀武裝劍與護手刺劍的兵器,擁有較長的劍身與複雜式護手,仍然保持斬刺並用的特性。16世紀初誕生的護手禮劍的重量與單手劍差不多,但將劍身拉成細長狀,護手禮劍多以刺擊為主,但多數仍保留足夠的斬擊與割擊能力,在許多流派的護手禮劍技法中也保有斬擊與割擊的技術。隨身劍與護手禮劍間沒有嚴格二分的界線,而是一種相對性的描述概念。

另外此時期也有一種稱為戰爭禮劍(War Rapier),具有較強斬割能力的亞類型,廣泛的被運用在騎兵團或各種軍隊中使用。[11]

使用隨身劍、護手禮劍以及籠手劍這類有著先進護手保護的劍,讓用劍者不需要一直留意保護握劍的手,同時期記錄的用劍方法也利用了這個改變,改用了更加侵略式,將手伸到身前的準備姿勢。

該時期是劍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戰格鬥中效果最好的時期,同時,劍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也隨着科技進步而衰退。不過,劍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選擇。

近代 編輯

近代時西方的劍演變為包括spadroon英語spadroon小劍英語smallsword等多種類型。

在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護手禮劍演變成短小並且失去劈砍能力的小劍(Small Sword),在演變階段的過度劍型稱為「轉換期護手禮劍(transitional rapier)」,它們可能具有護手禮劍的長度,但缺乏劍刃;或是小劍的長度,但保留斬割能力,以及其他可能的設計。[12]

小劍在18~19世紀時成為決鬥與防身為主的武器,較短的佩劍開始風靡整個歐洲,成為紳士和軍官的首選配飾。多數軍人在戰場上會配備籠手劍或隨身劍,但也有不少軍官會選擇小劍作為戰場兵器使用。同時,另有一種被稱為spadroon英語spadroon的輕量化斬刺兩用劍,在戰場被人使用。在拿破崙戰爭及其後,由於籠手劍與軍刀的盛行,一度引起英國老派軍官的不滿,威靈頓公爵便曾在私人書信中抱怨,年輕軍官追求時尚的兵器,低估了輕快而致命的老派武器小劍。[13]

19世紀晚期,西方的劍演變變成儀式武器英語ceremonial weapon或是擊劍運動中用到的武器之一。然而直到一戰時期,都仍有壕溝戰使用各式配劍交戰的少量紀錄。

殖民主義時代歐洲人開始給「佩劍」加上弧度,稱為saber(軍刀或馬刀)仍然被定義為劍的分支。

在劍退出時尚的行列之後,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隱藏的刀劍。法國武術la canne就是將藏有刀劍的手杖作為武器的。

劍在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之時,扮演的角色從戰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間,過去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為個人的防身武器,劍在19世紀初就已盡失優勢,而被輕便的手槍替代。

一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劍都是部隊的必備裝備。但到了二戰時期,除了肉搏戰中會使用劍之類的冷兵器,其他戰鬥都是由槍炮完成的。

現在,劍只出現在軍隊指揮官的行軍服和正裝上或是歐洲國家保留的重裝騎兵的裝備中,主要作為儀式典禮的用途。

南亞 編輯

東南亞 編輯

種類 編輯

 
古代中國越王勾踐劍

結構 編輯

 

最基本的劍法延續了數千年從未改變,但劍術卻因時代和地域而改變。神話小說和現實中的許多名劍展現了劍在當時極高的地位。一把劍通常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劍身包括前段、中段、後段,前段為首。中段分為身、脊、縱。後段分為末、鋒、尖。劍柄分為劍顎、護手、莖環、莖。劍首可分為環、後鼻。後鼻可以繫「劍穗」。「劍鞘」分為鞘口、護環、劍鞘、劍鏢四個部份,可以套在劍身上,有保護劍身和方便攜帶的作用。劍在收納時通常有製作精美之「劍衣」來保護存放。

劍身 編輯

劍可以做出三種攻擊:砍、割和刺。細分有二十種使用法:錯、掛、攢、劈、沉、弸、斬、撥、截、刺、削、砍、戳、摸、撩、纏、拋、托、剪、挑、欄[14]。劍刃有單刃和雙刃之分(西洋劍),還包括後來的劍尖雙刃的單刃直型佩劍。

不同的劍有不同的劍術,簡單來說,長劍或是劍的中後部可用來割或直擊,而短劍或劍鋒用來反手擊。有的劍可通過手的位置進行長劍和短劍的轉變。

劍刃上的血槽可以減輕重量但不減強度和硬度,與工字鐵的原理相似。劍總是向劍鋒漸細,鋒利的尖端可用來刺。

劍柄 編輯

劍柄是與劍刃連在一起並可讓人操縱劍的部分,包括了把手、劍尾圓頭和護手(護手在中國稱為格),護手可以是一字型、十字型(西洋劍)或是半圓型(佩劍)的。劍尾圓頭只在西洋劍中出現,可以增強平衡性,中式劍中只有一個帶環的鈍頭,可用來繫劍穗。

柄腳就是劍刃包裹在劍柄內的部分。

劍鞘 編輯

劍鞘主要是用來保護劍刃。在人類歷史中,劍鞘曾用皮革、木材、以及銅鐵等金屬材料充當。劍刃進入鞘的地方叫做鞘口,這一部分比劍鞘本體要寬,方盒狀,上面有個小環或是圓扣便於攜帶。皮革劍鞘在保護劍端部分通常使用金屬或金屬環包裹,以免劍鞘被穿通。

文化 編輯

在東方和西方文明中,劍都是一種地位比較高的武器。在中國古代,劍被稱作「百兵之君」[來源請求],武術中有「百日刀,千日槍,萬日劍」[15]的說法。劍也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通常不只是練武之人,從帝王到士人都習慣佩劍以顯示身份。此外,劍也被當作一種儀式道具,比如在中國道教儀式中,劍常常被作為一種降伏妖魔的法器[16]。在歐洲,劍被用於冊封爵士騎士,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今天。

劍是軍事榮譽的象徵,也代表自由及力量。新約聖經曾用劍代表上帝的話(希伯來書四章十二節)。在神話文學或是歷史中看到許多的劍的名字可以反映武器及其擁有者的威望[17]

部分心理學理論提到,劍象徵著人類的陽具;對劍的推崇與喜愛中,往往隱含著某種程度的陽具崇拜情節[18]

傳說及神話 編輯

 
八仙過海[19],左側後面的呂洞賓就是騎在劍上過海

道教的許多神仙就和劍有關,例如玄天上帝[20]純陽帝君呂洞賓),佛教不動明王文殊菩薩也有持劍[21][22],象徵智慧,稱為焰劍,其餘護法神持劍者不勝枚舉。

武俠小說及電影中常出現劍,用劍的技巧可能是實際有效的,也有可能是超自然的[23]。尋找劍或類似主題的過程也可能是小說或電影的主要劇情之一。例如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其主題之一就是找回被偷走的「青冥劍」。

中國民間故事在各地有劍泉傳說,也就是將劍插入地中就產生水泉的傳說[24]越南則有黎利還劍湖的傳說。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劍史. Chinesesword.net.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2. ^ 《荀子》議兵篇: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3. ^ 《中國古代兵器論叢》,116-120頁
  4. ^ 《史記》《范雎列傳》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圖秦也。
  5. ^ 《中國古代兵器論叢》,121頁
  6. ^ 6.0 6.1 鍾少異. 漢式鐵劍綜論. 考古學報. 1998年, (第1期): 35–60頁. 
  7. ^ 《中國古代兵器論叢》,121-124頁
  8. ^ 岡安光彥. 軍事考古学的に見た壬申の乱 日本考古学協会総会第73回総会-研究発表要旨. 日本考古學協會. 2007年: 54頁. 
  9. ^ Lindholm, David; Nicolle, David. The Scandinavian Baltic Crusades 1100–1500. Osprey Publishing. 2007: 178. ISBN 1-84176-988-6. 
  10. ^ B ANN TLUSTY. The Martial Ethic in Early Modern Germany: Civic Duty and the Right of Arms. Palgrave Macmillan. 2011年11月 [2021-08-19]. ISBN 978-13493664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11. ^ Nathan Clough. BROAD-BLADED RAPIERS: SWORDS OF WAR. Arms & Armors.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12. ^ Transitional Rapier. Transitional Rapier, c. 1660 -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13. ^ The Duke of Wellington on the Supremacy of the Smallsword. The Smallsword Project.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14. ^ 劍術用法二十字.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 
  15. ^ 太極槍之我見.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 ^ 论道教的法剑.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17. ^ Cirlot, Juan Eduardo. A Dictionary of Symbol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323–325. ISBN 0-486-42523-1. 
  18. ^ Roy Schafer.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Psychoanalysis. Karnac Books. 1 January 1997: 239–. ISBN 978-1-85575-155-2. 
  19. ^ Werner, E. T. C. Myths & Legends of China. New York: George G. Harrap & Co. Ltd. 1922 [2007-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1).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15250)
  20. ^ 北極星崇拜-玄天上帝.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8). 
  21. ^ 全佛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 不動明王 除障守護主. Buddhall Cultural / 全佛. 2003: 94–. ISBN 978-957-2031-29-2. 
  22. ^ 大智文殊菩薩. [2014-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6). 
  23. ^ Liu 1967, p. 130
  24. ^ 姜佩君. 《澎湖民間故事研究》. 臺灣: 里仁書局出版社. 2007-10-30. ISBN 9789867908896 (中文(臺灣)). 

參考資料 編輯

  • 《中國古代兵器論叢》,楊泓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延伸閱讀 編輯

[]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