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是事物共同的性質和特點[1]。例如,一個對象的顏色和形式,人的能力,身份,以及社會的基礎關係等等。屬性是用在許多領域的術語。

經院哲學的經典,如亞里士多德系譜哲學中的術語:人的屬性的本質是屬於,我們一起構成本質屬性...,相對的,屬性本質並不屬於個體所有,而稱擁有的這一特點。然而,這種區別在近代混淆,因此在現代不再常用。

目前一些哲學家根據不同的,比如屬性的所述種類性質(例如顏色),屬性性質的值(比如紅色)的等,在某些情況下定義一個唯一的分別法則要考慮到上述的典型定義或細微差別,所以沒有一致的區分,大多數情況通用。

社會學

編輯
  • 社會的地位 - 上市公司的董事,職員,普通職員,非上市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員,一般員工,非正式員工(臨時工,兼職),等等。
  • 社會階層

計算機領域

編輯
主條目:屬性英語Attribute (computing)

計算機中的字段屬性、資源特性和那些讀取與修改的權限。例如:文件屬性、用戶的屬性。

Windows、MS-DOS中文件夾的管理屬性如:「只讀」、「歸檔」、「隱藏」。並且顯示在屬性欄的文件屬性是可以改變的。

在類Unix操作系統的屬性,指的是文件權限。

在關係數據庫的關係模型屬性,指的是數據庫屬性。

遊戲領域

編輯

角色扮演遊戲和其他一些遊戲通常在系統中屬性大致分為兩類,但也有不區分這二者的情況。

  • 守序・混亂・善良・邪惡・中立・光明・黑暗等等表示人物的性格和價值觀的,代表它歸屬的群體。如果屬性衝突不能存在一個陣營,很多情況下已成為一個遊戲系統,如從廣義上講的種族、職業也包括在內。
  • 火、冰、雷、聖、風、光、喑、毒、金、木、水、土等等,比如物理攻擊和魔法技能或道具的能量象徵的相性生克原理。許多遊戲中武器、魔法、技能都被設置了攻擊屬性,另一方面敵我雙方為防禦設置的各個角色的屬性,該攻防效果的幅值取決於屬性的搭配效果的大小和使用的種類性質。人物抗性也可以藉助於裝備和魔法來改變。
  • 屬性戰鬥的影響作為例子:火焰很容易對植物和亡靈起功效,冰容易克制火焰系、爬行類、兩棲類等,雷電系很容易對機械系、水生生物系起效,水對一些沙漠生物、火系、雷電系統更有效,物理屬性常見的是攻擊對硬體敵人有效對柔體敵人很難起效果。
  • 幽靈身體不具有實體,通常武器攻撃會無效化,通常武器可以賦予法術可以對精神體產生攻擊效果(強化武器,對武器施法,附魔武器等能加入魔法)或道具產生的暫時效果得到新屬性武器。
  • 一种放在物品欄里通過施放咒語召喚釋放出能量的物品,發動時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如讓通常魔法發揮更強大的效果,或使通常魔法發揮不一樣的效果,或是讓未掌握的魔法人物使用魔法。
  • 陰陽五行四大元素精神等往往作為屬性系統的參考,這些概念是動漫經常使用的。

其他

編輯
  • 關於人物的屬性。如屬性。
  • 金融中的屬性:信用信息。
  • 地理信息系統中指的是附加到圖形的數據信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屬性. 教育百科. 臺灣: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3年6月 [2020-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7) (中文(繁體)). 事物具有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