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貨船

商船类型

散貨船是一種貨物商船,具有容量大、安全、高效和耐久性等特徵。第一艘散貨船始建於1852年,如今專門運輸穀物、煤、礦砂、水泥等大宗貿易物品,散貨船佔世界商船隊的15%至17%[2]。從小型散裝船到能夠攜帶載重噸(DWT)達40萬噸的大型礦砂船。大部分散貨船的船東來自希臘、日本和中國,超過四分之一在巴拿馬註冊。82%的散裝船在亞洲建造,其中韓國建造的總噸位最大。

The Sabrina I is a modern Handymax bulk carrier.
概況
亞型 輕便型散裝船大型輕便散裝船巴拿馬極限型海岬型
建造期 1850年代至今
現役數 數量9,570艘,總噸位超過GT 500 (2012)[1]
技術數據(typical)
艦型 散貨船
噸位 DWT 400,000以上
動力來源 單槳、二衝程柴油發動機
注釋 後置駕駛室,全殼,大艙口
Plans of a geared Hanydymax bulker

類型 編輯

輕便型散貨船 編輯

靈便型散貨船(Handysize bulk carrier)是一種載重量大於1萬,小於4萬噸的配有起重機和裝卸設備的散貨船[3]。由於配有裝卸設備,同時載重小,吃水比較淺,所以能適應水深較淺,條件比較差的港口,營運方便靈活,適應性強,所以被稱之為靈便型。[3]

靈便型散貨船是常見的散貨船,大約有將近2000艘靈便型散貨船在全球各條航線上服務,他們一般用於條件比較差的港口之間的小批量散貨運輸。靈便型散貨船主要在日本韓國中國以及越南等國建造。最常見的工業標準中的靈便型散貨船一般吃水10米左右,載重32000噸,有五個貨倉,並且配有液壓艙蓋,和三十噸的起重機

這種類型的貨輪,除了常見在東亞及東南亞海岸線以外,還經常使用於長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區的內河航運(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地),部分船隻也經過特別設計(限高、限長、限寬、限重或吃水深度限制),以通過葛洲壩三峽大壩的水閘,與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橋面與橋墩。

大型輕便散裝船 編輯

大靈便型散貨船(Handymax bulk carrier)載重量在4萬至6萬噸之間[4],和輕便型散裝船一樣,大型輕便散裝船一般都自備裝卸設備,載重量適中,吃水較淺,可以在一些比較小的港口進行裝卸作業,適應性較強。一般來說,現代的大靈便型散貨船,一般船長150到200米,載重52000到58000噸,有五個貨倉,和4個30噸的起重機,一般採用單機,單槳驅動,機艙置於船尾,隨着對環保和安全性的提要求日益提高,新船多採用雙層殼體結構。

根據1992年的統計,全球載重5萬噸級以下的靈便型船占乾散貨船總噸位的48.4%,總噸位約10100萬噸[5],是對國際航運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波羅地海航交所根據大靈便型散貨船的運價發布了波羅的海輕便型指數,是世界三大航運指數之一。[6]

 
穀物散貨船及裝載設備,於西雅圖2010
主要散貨船的類型
名稱 載重噸 (DWT)[7] 數量[8] 運輸量[9] 新船價[10] 舊船價[11]
靈便型散貨船 10,000 to 35,000 34% 18% $25M $20M
大靈便型散貨船 35,000 to 59,000 37%
巴拿馬型 60,000 to 80,000 19% 20% $35M $25M
好望角型 80,000 and over 10% 62% $58M $54M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he world merchant fleet in 2012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8-26.. Statistics from Equasis. Retrieved 2014-08-25.
  2. ^ 存档副本.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3. ^ 3.0 3.1 灵便型散货船.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3). 
  4. ^ Modern ship size definitions[永久失效連結], from Lloyd's register
  5. ^ 散货船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3). 
  6. ^ BHMI(Baltic Handymax Index). [2016-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0). 
  7. ^ Ranges vary slightly.
  8. ^ From Lamb, 2003 and the 2005 CIA World Factbook.
  9. ^ From Lamb, 2003.
  10. ^ UNCTAD 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81.
  11. ^ UNCTAD Review of Maritime Transport 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