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加喬夫起義

普加喬夫起義(俄語: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война)指的是1773年至1775年發生在俄羅斯的、由頓河哥薩克葉梅利揚·伊萬諾維奇·普加喬夫所牽頭的哥薩克-農民起義。起義(暴動)由烏拉爾哥薩克軍隊發起,逐步拓展至烏拉爾及伏爾加河流域的哥薩克人、農民、百姓,形成了與葉卡捷琳娜二世及其政府對抗的全面戰爭。

普加喬夫起義
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война
日期1773年 - 1775年
地點
俄羅斯帝國
結果 帝俄政府勝利
* 葉卡捷琳娜二世強化農奴體制[1]
參戰方
哥薩克、俄羅斯農奴舊禮儀派和非俄裔人士的聯盟 帝俄政府
指揮官與領導者
葉梅利揚·普加喬夫
安德烈·奧夫欽尼科夫俄語Овчинников, Андре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薩拉瓦特·尤拉耶夫
金賈·阿爾斯拉諾夫俄語Кинзя Арсланов
坎賈法爾·烏薩耶夫俄語Усаев, Канзафар
葉卡捷琳娜二世
格里戈里·波將金
彼得·戈利岑俄語Голицын, Пётр Михайлович
瓦西里·卡爾英語Vasily Alexeyevich Kar
亞歷山大·比比科夫英語Aleksandr Bibikov 
彼得·帕寧英語Petr Ivanovich Panin
伊萬·米赫爾松英語Ivan Ivanovich Michelson
亞歷山大·蘇沃洛夫
兵力
普加喬夫部隊:
約70人(1773年9月17日)
約300人(1773年9月18日)
約750人(1773年9月22日)
約3千人(1773年10月初)
4萬人(1773年11月)
12萬人 (1774年1月)
8千人(1774年5月)
2萬人(1774年6月)
1萬人(1774年8月)
約2千人(1774年9月)
>3萬人(1774年)

1772年,雅伊克爆發了軍隊內部為反對高級軍官和政府代表肆意懲罰和逮捕士兵的哥薩克示威抵抗活動,其直接導火索是反對ДавыдоваТраубенберга將軍的軍隊內部暴力。隨後抵抗活動被鎮壓,但士兵們並不服氣,而是忍辱負重等待新的抗議理由。 1772年,被俄羅斯皇家軍隊解僱的軍官普加喬夫出現,並自稱是已被謀殺的沙皇彼得三世

1773年9月17日(一說28日)葉梅利揚·伊萬諾維奇·普加喬夫率領烏拉爾哥薩克英語Ural Cossacks起兵反抗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統治,聲稱要終結農奴制。起義由布達里諾的哨所發起,很快覆蓋了整個奧倫堡地區、烏拉爾地區、卡馬地區、部分西西伯利亞地區、巴什基里亞和伏爾加河中部地區。通過其鼓動及承諾當時人們最迫切的需求,巴什基爾人韃靼人卡爾梅克人哈薩克人楚瓦什人和烏拉爾工廠工人等很快加入了哥薩克人的行列。他的起義軍受到農民、哥薩克舊禮儀派牧師的廣泛支持,極盛時期控制了伏爾加河烏拉爾山脈之間的地區。在1774年的喀山戰役英語Battle of Kazan (1774)中,起義軍大敗沙俄軍隊,占領了除喀山克里姆林宮以外的整個喀山省

1773年9月至1774年3月,為起義的第一階段,葉梅利揚·伊萬諾維奇·普加喬夫率領的軍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其起義軍由經驗豐富的非正規哥薩克軍隊和部分外國部隊組成,很快擊潰了人數有限且士氣低落的政府軍。叛軍圍攻了奧倫堡、雅伊克(現烏拉爾)、烏法,占領了許多城鎮、堡壘和工廠。

隨着政府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開始從西部及西北郊外調兵,並令作戰經驗豐富的亞歷山大·伊里奇·比比科夫將軍統帥部隊鎮壓叛軍。結果就是從1774年3月起,叛軍開始節節敗退,許多優秀統領和起義軍被殺或被俘,其餘殘部也隨之四散而逃。但隨着1774年4月比比科夫的去世,南烏拉爾工業區和巴什基里亞地區的起義又重新爆發。普加喬夫又重新集結了分散的部隊,儘管屢戰屢敗,但在1774年7月的烏拉爾和卡馬地區戰役中,他成功占領了沙俄帝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喀山。

普加喬夫畫像

起義軍雖然得到了農奴以及雅伊克、伏爾加河流域百姓的支持,但軍事上普加喬夫的部隊卻無法與正規軍抗衡。隨着哥薩克的精銳部隊被政府軍消滅,巴什基爾人的部隊並沒有追隨普加喬夫向伏爾加河流域進攻,而隨後追隨其部隊的大多是沒有什麼戰鬥經驗且無任何裝備的農民。在圍攻喀山城堡三天,卻並未取得成果後,普加喬夫的部隊撤退至伏爾加河右岸,繼續高舉口號「解放農奴」,獲得了喀山下諾夫哥羅德莫斯科沃羅涅日阿斯特拉罕地區眾多農奴的支持。1774年7月,隨着俄土戰爭的結束,葉卡捷琳娜二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鎮壓起義軍當中,派彼得·伊萬諾維奇·帕寧將軍率大規模部隊鎮壓起義軍。普加喬夫部隊潰退至伏爾加河下游,他將希望寄託於頓河哥薩克部隊能夠重新加入起義軍,但可惜並未得到他們的支持,最終在黑亞爾戰役中被擊潰。儘管主力軍被擊潰,但叛亂的農奴在伏爾加河流域和巴什基里亞地區仍然活躍,並持續至1774年年底,而零星的的個人反動活動一直持續至1775年中旬。普加喬夫及其同夥經調查和審判,於1775年1月在莫斯科被處決。

沙俄政府最初未能鎮壓叛亂,部分原因是在後勤運輸上有困難,且錯誤地估計了叛亂規模。1774年底,伊萬·伊萬諾維奇·米赫爾松英語Ivan Ivanovich Michelson察里津(今伏爾加格勒)擊潰了起義軍,戰局開始轉折。1775年1月,普加喬夫戰敗被俘,於莫斯科被處決。彼得·伊萬諾維奇·帕寧英語Petr Ivanovich Panin對起義軍的殘餘勢力進行報復性清洗。

普加喬夫起義被認為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少故事和文學作品提到了這次起義,其中最著名的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兒》。

背景 編輯

這次農民戰爭是因階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當時,俄羅斯封建農奴制關係行將崩潰,資本主義關係日趨形成。貴族和專制國家不斷加強農奴主壓迫,激起了人民群眾強烈反抗。這次農民戰爭的主力是農奴,此外,哥薩克勞動階層和礦業工人也參加了這一運動。聞風舉義的還有巴什基爾韃靼卡爾梅克伏爾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區的其他非俄羅斯民族。在這場農民戰爭爆發前不久,1771年,莫斯科爆發了市民下層群眾的起義(「鼠疫之亂」)。1772年,亞伊克哥薩克奮起反抗哥薩克上層首領,同年,伏爾加河和頓河哥薩克村鎮也發生騷動。葉卡捷琳娜二世政府依仗軍事力量,勉強駕馭龐大帝國蒙受壓迫的各族人民。俄土戰爭(1768-1774)使國內社會矛盾更加尖銳,日益沉重的負擔激起了勞苦大眾的不滿。[2]

普加喬夫起義是1612年-1917年間俄羅斯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戰爭波及了絕大部分沙俄領土,先後有數十萬人加入起義軍,其中包含了社會各個階層以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農奴、工人。他們的發起反抗的初心各不相同,其決心以及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階級也各不相同,這導致了他們並不能完全統一行動,也為後來的起義失敗埋下了伏筆。其中發起者普加喬夫的叛亂理由也非常奇葩,其宣稱當時已被謀害的沙皇彼得三世並沒有死,而是被秘密解救,而且他就是彼得三世。由此可見,當時底層農奴與統治階級積怨已深,任何理由都可以成為起義的導火索。

戰役中的哥薩克軍隊(18世紀水彩畫)

暴動起初是由於伊薩克哥薩克軍隊對上層的積怨開始的。縱觀整個18世紀,雅伊克哥薩克軍隊逐漸失去自由和自主權。1721年,彼得一世首先對軍隊實行改革,將所有的哥薩克軍隊由原來的外國軍事管理委員剝離,直屬於戰爭執行管理委員會,隨即批准並直接任命了部隊首領。由此開始該首領便成為了雅伊克軍政系統中一枝獨秀的存在,因為該首領是由委員會直接任命的,並不是由哥薩克人內部選舉產生,且該職位不受投票結果左右,故此雅伊克人從此失去自主選舉首領的權利。從1730年G·M·梅爾庫利耶夫開始,雅伊克軍隊內部實際上分成了元老派和軍事派。1754年沙皇頒布法令,壟斷食鹽經營,更加劇了軍隊內部分化的格局。因為這支軍隊的經濟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漁業和魚子醬貿易,而食鹽便成為了他們的戰略物資。從1763年第一次積怨爆發,直到1772年起義,哥薩克人向奧倫堡和聖彼得堡不斷提出請願。哥薩克人想要重回自由的願望和政府軍事改革的決心成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雅伊克哥薩克人並不否認俄羅斯公民身份……,但他們總是從自己人里選領導……,而且他們的一些重要的事務總是想自己商討出個辦法……但是在現有體制下,作為專制國家的臣民,他們應該把共和國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例如葉卡捷琳娜二世在描述扎波羅熱軍隊時所寫,對雅伊克來說也是如此:「他們沒有了對王權的信賴和思想依靠,當然,他們想自己建立一個完全由他們自己控制的國家」。

1769-1770年間由於哥薩克軍隊連續拒絕增援特爾斯防線及前往組建莫斯科軍團等命令,沙皇派出以達維多夫少將和沙皇近衛軍杜爾諾夫上尉為首的調查委員會來到雅伊克城。在1771年的調查中發現,哥薩克軍人拒絕追捕當時叛逃至清朝政府的卡爾梅克人。於是,1771年12月16日軍事委員會判決:「將1965名未執行追捕卡爾梅克人命令的哥薩克軍人以及百夫長發配。。。以及主要鬧事者……總共有四十三名哥薩克人,受到鞭刑,剃鬚,並被送往第二集團軍的軍團服役」。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atherine the Grea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英語). 
  2. ^ 普加乔夫起义. 百度百科.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