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弼(9世紀—925年12月28日[1]),五代十國前蜀大將。

他本名魏弘夫,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軍事統帥和養子,封巨鹿王乾寧二年(895年)前後為顧彥暉效力時又作顧琛。王建子王衍年間,王宗弼的權力繼續上升,封齊王咸康元年(925年),前蜀軍在數次關鍵戰役中敗於來伐的後唐軍,王宗弼迫使王衍投降,希望可以維持自己在西川的勢力。但後唐軍的招討副使郭崇韜認為王宗弼不可靠,處決了他。

早年 編輯

王宗弼本名魏弘夫。[2]生年不詳,是許州人。[3]

魏弘夫隸屬忠武軍。王建討伐王仙芝尚君長等人時,魏弘夫都在軍中。光啟三年(887年),王建統領閬州,自稱刺史,補魏弘夫為義勇都十將,收為養子,賜名王宗弼。[2]十一月,王建想接受養父西川監軍宦官田令孜的召喚去效力田令孜的哥哥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王建把大部分家人託付給盟友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帶着從子王宗鐬和養子王宗弼、王宗瑤王宗侃王宗弁前往成都[3]

隨後,陳敬瑄反悔了,想阻止王建來成都,王建與他決裂,[3]發動戰事,最終於大順二年(891年)取勝並掌控了西川。[4]改王宗弼為左驍騎都知兵馬使,累遷嘉州眉州刺史。[5]

唐朝年間效力王建、顧彥暉 編輯

王建取西川期間,顧彥朗死了,弟弟顧彥暉繼承了東川。[4]王建和顧彥朗在神策軍共事時是朋友,王建不想在顧彥朗在世時奪取東川,但顧彥朗一死,他就動了心思,而表面上仍和顧彥暉結盟。[6]當年十二月,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攻東川,顧彥暉向王建求援。王建派華洪李簡、王宗侃、王宗弼前去,卻密令他們:「你們擊敗敵軍後,顧彥暉一定會邀你們赴宴。你們要請求在軍營設宴,趁機抓住他,這樣我們就不用再多餘打一仗了。」西川軍擊敗山南西道軍並迫其撤退後,顧彥暉果然計劃如此設宴,但王宗弼卻不知何故把計劃泄露給了他,[2]顧彥暉稱病拒絕離開軍部梓州。兩川間的聯盟就此終結。[4]

乾寧二年(895年)十二月,當王建與顧彥暉酣戰時,攻打果州,王宗弼作為別將,在飛鳥掠地,被顧彥暉所俘。[7]顧彥暉責怪王宗弼身為大將不能諫止王建來討,王宗弼對以先前泄謀之事,顧彥暉笑了,釋放了他,還收他為子,改名顧琛。[6]但此時顧彥暉已經山窮水盡,他本人及盟友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屢敗於王建,梓州被圍,外無援軍。[8]四年(897年)十月,顧彥暉召集家人和養子,準備集體自殺。但在自殺前,顧彥暉說顧琛成為養子的時間不長,沒必要同死,指着城牆的缺口讓他離開。[6]顧彥暉養子顧瑤(《九國志》作顧彥暉弟顧彥瑤)殺了顧彥暉、顧彥暉諸子及其餘顧氏族人,然後也自殺。[8]

顧琛恢復王宗弼之名,重歸王建帳下。王建待他如初。[2][5][9]

輔佐王建 編輯

第二年,王建又令王宗弼將上軍,光化年間再授嘉州刺史。[5]

天復七年(907年),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自稱皇帝,時為蜀王的王建最初和淮南節度使弘農王楊渥一同聲明尋求和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結盟討伐後梁,復辟唐朝。但後梁的封臣們並未隨聲明而倒戈,王建便自行建立蜀國,史稱前蜀,自稱皇帝。[10]王宗弼繼續在前蜀軍中效力。[9]武成元年(908年)封巨鹿郡王,代王宗裕天貞軍節度使[5]直至三年(910年)又被王宗裕取代。[11]

永平元年(911年),李茂貞背盟攻打前蜀。十月,身為開道都指揮使的王宗弼奉命率軍抵抗,敗岐將劉知俊,十一月又敗岐兵於金牛,拔十六寨,俘斬六千餘級,擒其將郭存等。其他前蜀將領也分別擊敗其他岐將,岐軍被迫撤退。[12]

光天元年(918年),時任北面行營招討使兼中書令的王宗弼正對岐作戰時,王建病重。他認為王宗弼沉靜而有謀略,適合輔佐太子王宗衍治國。他把王宗弼從北疆召回,命他為馬步都指揮使,掌管御林軍。王建臨死時,內飛龍使宦官唐文扆企圖政變奪權,王宗弼等三十餘人到朝堂,因唐文扆矯命,不得入見,但他的下屬內皇城使潘在迎卻向王宗弼等高官告密,王宗弼等遂推門而入,言唐文扆之罪。唐文扆被貶為眉州刺史,又流放雅州。王建把王宗衍託付給了王宗弼、王宗瑤、其他養子王宗綰王宗夔和宦官內樞密使宋光嗣。王建駕崩,王宗衍改名王衍繼位,以王宗弼為太師兼中書令。[2][13]

輔佐王衍 編輯

王衍繼位後,唐文扆被處死,王宗弼用事,趁機貶宰相張格為茂州刺史,楊玢許寂潘嶠等都以張格一黨為名被貶官,後再貶張格為維州司戶,張格的勢力從此日益衰微。[14]

七月,王衍以王宗弼為巨鹿王,又拜王宗弼為宮城內外都指揮使,托以政務。王宗弼憑受賄和個人好惡行政,王衍不理政事,這被視為前蜀衰落的開端。[15]九月,宋光嗣也把判六軍權讓給王宗弼,獲准。[2][13]王宗弼後又被晉為齊王[9]

乾德五年(923年),前蜀東北面的主要敵人後梁已被後唐莊宗所滅。[16]六年(924年)五月,莊宗派李嚴出使前蜀,名為建立友好關係,實則刺探。李嚴回唐後,報告說王宗弼和宋光嗣治理下的前蜀已經腐敗,王衍無能,易於擊破。[15]而九月,王建的另一養子王宗儔認為王衍失德,建議王宗弼廢掉王衍另立新帝。王宗弼猶豫不決,王宗儔憂憤而死。王宗弼卻對宋光嗣及其同僚宦官景潤澄稱王宗儔想殺他們而自己阻止了這一切,換取他們對自己的感激。王宗弼的兒子王承班聽說後,卻對人說:「我們家難以免禍了。」[17]

十二月,王衍命母后徐太后徐延瓊(《蜀檮杌》作兄)代王宗弼為京城內外馬步都指揮使,眾將不平,[17]因為王建生前曾下令不能讓徐家掌握軍權,[13]但史書沒有記載王宗弼本人的反應。

太子洗馬林罕作《十在文》,稱有王宗弼等十臣在,何憂社稷不安,實則反諷十人為禍亂之根。[18]咸康元年(925年),王衍忽然舉觴不悅,說:「北有後唐,南有蠻詔,朕既不能吊伐,是所憂也。」時任特進、檢校太傅顧在珣奏以《十在文》,後主覽之大笑,賜顧在珣彩五百段,加右金吾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令所司編入國史。[19]顧在珣就此冒用林罕之文換取直言之名,將賞賜的一半給林罕,而林罕不得任用而卒。[20]

九月,後唐莊宗準備發動大舉進攻消滅前蜀。此戰名義上由作為名義上的西川四面行營都統、莊宗子魏王李繼岌指揮,實際上由作為名義副帥、樞密使、東北面行營都招討制置使的大將郭崇韜指揮。前蜀政府猝不及防,王衍不顧王宗弼和徐太后反對,堅持駕臨天雄軍,王宗弼說:「唐軍壓境,怎可去秦州(天雄軍軍部)?」並上表切諫,王衍生氣了,將表文擲在地上。十月他離京時,後唐軍剛入蜀境。武興軍節度使王承捷向王衍告急卻無回音,很快投降後唐。武興失守,王衍才有所警醒,但因為王宗弼和宋光嗣的建議,他停留在利州,派隨駕清道指揮使王宗勳王宗儼、兼侍中王宗昱前去抵抗唐軍。他們遭遇唐軍先鋒李紹琛,被擊敗。[21][22]王衍害怕了,逃回成都,留王宗弼守利州以抗唐軍,並命他處決王宗勳、王宗儼、王宗昱。而後,宋光嗣的堂弟武德留後宋光葆、王宗侃之子武定節度使王承肇、山南節度使兼侍中王宗威階州刺史王承岳等多員蜀將投降。郭崇韜寫信勸降王宗弼,王宗弼也開始考慮投降。他放棄利州,和王宗勳、王宗儼、王宗昱在白芀會合,將處決他們的命令給他們看,並一同計劃投降。[2][17]王宗弼秘密請求為西川兵馬留後,郭崇韜也答應讓他做節度使。[23]

王宗弼決意把王衍交給郭崇韜,於是在十一月回到成都,登大玄門,嚴兵自衛。王衍與太后親自去慰勞,王宗弼驕慢無復臣禮,擒住王衍、徐太后和王衍諸子,軟禁於西宮天啟宮,收其璽綬,其子王承涓帶走了王衍的多名寵姬,王宗弼自稱權西川兵馬留後,派使者帶着禮品和食物犒勞唐軍,並以王衍名義寫信給李嚴,稱王衍已準備投降。[21][22]李嚴趕到成都面見王衍,當時王宗弼還在城上設守備,李嚴命王宗弼撤去防衛離開成都,以示投降誠意。王宗弼又說如果不是宋光嗣、景潤澄及宣徽使李周輅歐陽晃蠱惑蜀主,前蜀早就能夠投降了,於是殺了這些人,獻首李繼岌,[24][25]又與金吾衛使周彥章等殺了文思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成都尹韓昭等自己不喜歡的官員,[26]梟於金馬坊門。內外馬步都指揮使兼中書令徐延瓊、果州團練使潘在迎、嘉州刺史顧在珣等因怕死而向王宗弼行賄全家的金寶、姬妾,稍有耽誤的,都被殺死。李繼岌到德陽,王宗弼派顏守倫上表箋。[27]王宗弼派王承班把王衍的大批美貌姬妾、侍女連同財物送給李繼岌、郭崇韜、郭崇韜子郭廷誨,[23]並請求讓自己當西川節度使。[28][29]但李繼岌卻說:「這些東西現在是我家的了,由不得你把它們當禮物送。」[1][2][5]

李繼岌到漢州,王宗弼迎謁。12月15日,李繼岌、郭崇韜到達成都。王衍率前蜀百官在李嚴帶領下正式向李繼岌投降。前蜀自此滅亡。[1]

投降後唐後 編輯

郭崇韜住在王宗弼府上。與此同時,王宗弼試圖說服郭崇韜讓他當西川節度使,賄賂了郭很多禮物想讓郭推薦自己。[2]郭崇韜假裝答應,卻沒有行動。為了向郭崇韜施壓和離間李、郭,王宗弼又與郭廷誨合謀,率一批前蜀官員面見李繼岌,要求讓郭崇韜當西川節度使。此舉讓李繼岌不再信任郭崇韜了,因為他寵信的宦官李從襲先前就表示懷疑郭崇韜的忠誠。[23][28][29]而宋光葆又向郭崇韜訴說王宗弼誣害宋光嗣等人之事。李繼岌遣使向王宗弼索要犒軍錢數千萬,但王宗弼削減之,李繼岌很生氣。王宗弼給郭崇韜的財物並不足以犒賞唐軍,唐軍士兵因此不滿。綜合各種情況,郭崇韜認定王宗弼不安全,必須除掉。[1]

12月28日,在徵得李繼岌同意後,郭崇韜以不忠的罪名拘捕王宗弼、王宗勳、王宗渥,隨後殺三人及駙馬都尉王承班等於球場,[2][30]族滅其家,[31]抄沒家產。蜀人大恐。[23]前蜀官員痛恨王宗弼出賣國家,爭着吃他的肉。[1][5]

徐雙《論五代後唐征蜀之役》認為郭崇韜私自接受王宗弼賄賂並暫時允諾其擔任西川節度使是為了避免繼續受到激烈抵抗,後來族誅王宗弼是為了掩蓋自己在受降過程中的不法行為,有殺人滅口的嫌疑。

軼事 編輯

乾德年間,有童謠說:「我有一帖藥,其名為阿魏,賣與十八子。」正是姓魏者賣國于姓李者之兆,而王宗弼所為正好符合。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四:「王宗弼至成都,登大玄門,嚴兵自衛。蜀主及太后自往勞之,宗弼驕慢無復臣禮。乙巳,劫遷蜀主及太后後宮諸王於西宮,收其璽綬,使親吏於義興門邀取內庫金帛,悉歸其家。其子承涓杖劍入宮,取蜀主寵姬數人以歸。丙午,宗弼自稱權西川兵馬留後。 ……王宗弼遣使以幣馬牛酒勞軍,且以蜀主書遺李嚴曰:『公來吾即降。』……宗弼猶乘城為守備,嚴悉命撤去樓櫓。 ……王宗弼稱蜀君臣久欲歸命,而內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宣徽使李周輅、歐陽晃熒惑蜀主;皆斬之,函首送繼岌。又責文思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成都尹韓昭佞諛,梟於金馬坊門。內外馬步都指揮使兼中書令徐延瓊、果州團練使潘在迎、嘉州刺史顧在珣及諸貴戚皆惶恐,傾其家金帛妓妾以賂宗弼,僅得免死。凡素所不快者,宗弼皆殺之。  辛亥,繼岌至德陽。宗弼遣使奉箋;稱已遷蜀主於西第,安撫軍城,以俟王師。又使其子承班以蜀主後宮及珍玩賂繼岌及郭崇韜,求西川節度使,繼岌曰:「此皆我家物,奚以獻為!」留其物而遣之。  李紹琛留漢州八日以俟都統,甲寅,繼岌至漢州,王宗弼迎謁;……  王宗弼之自為西川留後也,賂崇韜求為節度使,崇韜陽許之。既而久未得,乃帥蜀人列狀見繼岌,請留崇韜鎮蜀。從襲等因謂繼岌曰:「郭公父子專橫,今又使蜀人請己為帥,其志難測,王不可不為備。」繼岌謂崇韜曰:「主上倚侍中如山嶽,不可離廟堂,豈肯棄元臣於蠻夷之域乎!且此非余之所敢知也,請諸人詣闕自陳。」由是繼岌與崇韜互相疑。會宋光葆自梓州來,訴王宗弼誣殺宋光嗣等。又,崇韜征犒軍錢數萬緡於宗弼,宗弼靳之,士卒怨怒,夜,縱火喧噪。崇韜欲誅宗弼以自明,己巳,白繼岌收宗弼及王宗勛、王宗渥,皆數其不忠之罪,族誅之,籍沒其家。蜀人爭食宗弼之肉。」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
  3. ^ 3.0 3.1 3.2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七:「陳敬瑄惡顧彥朗與王建相親,恐其合兵圖己,謀于田令孜,令孜曰:『建,吾子也,不為楊興元所容,故作賊耳。今折簡召之,可致麾下。』乃遣使以書召之,建大喜,詣梓州見彥朗曰:『十軍阿父見召,當往省之。因見陳太師,求一大州,若得之,私願足矣!』乃留其家於梓州,率麾精兵二千,與從子宗鐬、假子宗瑤、宗弼、宗侃、宗弁俱西。……宗弼,許人魏弘夫;……建至鹿頭關,西川參謀李乂謂敬瑄曰:『王建,虎也,奈何延之入室!彼安肯為公下乎!』敬瑄悔,亟遣人止之,且增修守備。建怒,破關而進,敗漢州刺史張頊綿竹,遂拔漢州,進軍學射山,又敗西川將句惟立蠶北,又拔德陽。」
  4. ^ 4.0 4.1 4.2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以顧彥暉為東川節度使,遣中使宋道弼賜旌節。楊守亮使楊守厚囚道弼,奪其旌節,發兵攻梓州。癸卯,彥暉求救於王建;甲辰,建遣其將華洪、李簡、王宗侃、王宗弼救東川。建密謂諸將曰:『爾等破賊,彥暉必犒師,汝曹於行營報宴,因而執之,無煩再舉。』宗侃破守厚七砦,守厚走歸綿州。彥暉具犒禮,諸將報宴,宗弼以建謀告之,彥暉乃以疾辭。」
  5. ^ 5.0 5.1 5.2 5.3 5.4 5.5 《九國志》
  6. ^ 6.0 6.1 6.2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六作景福元年(892年)事:「彥暉請救於楊守亮,遣楊子彥戍梓,執建大將王宗弼,彥暉責曰:『王公何以見討?君為大將,不諫云何?』宗弼謝罪,即解縛,使就館,帟幕衾服皆具,更養為子,改名琛。……梓有鏡堂,世稱其麗,彥暉嘗會諸將堂上,養子瑤尤親信,彥暉以所佩劍號『疥癆賓』佩之,使侍左右。嘗語諸將曰:『與公等生死同之,違者先齒「疥癆賓」!』眾曰:『諾。』及圍急,瑤請聚親信飲,得同死。彥暉顧王琛曰:『爾非我舊,可自求生。』指頹垣令逸。」
  7.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丙申,王建攻東川,別將王宗弼為東川兵所擒,顧彥暉畜以為子,……」
  8. ^ 8.0 8.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一:「庚申,顧彥暉聚其宗族及假子共飲,遣王宗弼自歸於建。酒酣,命其假子瑤殺己及同飲者,然後自殺。」
  9. ^ 9.0 9.1 9.2 《十國春秋》卷三十九
  10.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六:「蜀王會將佐議稱帝,皆曰:『大王雖忠於唐,唐已亡矣,此所謂「天與不取」者也。』馮涓獨獻議,請,以蜀王稱制,曰:『朝興則未爽稱臣,賊在則不同為惡。』王不從,涓杜門不出。王用安撫副使、掌書記韋莊之謀,帥吏民哭三日;己亥,即皇帝位,國號大蜀。」
  11. ^ 《九國志·王宗裕傳》
  12.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八:「王宗侃遣裨將林思諤自中巴間行至泥溪,見蜀主告急,蜀主命開道都指揮使王宗弼將兵救安遠,及劉知俊戰於斜谷,破之。……蜀王宗弼敗岐兵於金牛,拔十六寨,俘斬六千餘級,擒其將郭存等。丙申,王宗鐬、王宗播敗岐兵於黃牛川,擒其將蘇厚等。丁酉,蜀主自利州如興元,援軍既集,安遠軍望其旗,王宗侃等鼓譟而出,與援軍夾攻岐兵,大破之,拔二十一寨,斬其將李廷志等。己亥,岐兵解圍遁去。唐道襲先伏兵於斜谷邀擊,又破之。」
  13. ^ 13.0 13.1 13.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蜀主自永平末得疾,昏瞀,至是增劇。以北面行營招討使兼中書令王宗弼沉靜有謀,五月,召還,以為馬步都指揮使。乙亥,召大臣入寢殿,告之曰:『太子仁弱,朕不能違諸公之請,逾次而立之。若其不堪大業,可置諸別宮,幸勿殺之。但王氏子弟,諸公擇而輔之。徐妃兄弟,止可優其祿位,慎勿使之掌兵預政,以全其宗族。』  內飛龍使唐文扆久典禁兵,參預機密,欲去諸大臣,遣人守宮門。王宗弼等三十餘人日至朝堂,不得入見,文扆屢以蜀主之命慰撫之,伺蜀主殂,即作難。遣其黨內皇城使潘在迎偵察外事,在迎以其謀告宗弼等。宗弼等排闥入,言文扆之罪,以天冊府掌書記崔延昌權判六軍事,召太子入侍疾。丙子,貶唐文扆為眉州刺史。……丙申,蜀主詔中外財賦、中書除授、諸司刑獄案牘專委庾凝績,都城及行營軍旅之事委宣徽南院使宋光嗣。丁酉,削唐文扆官爵,流雅州。辛丑,以宋光嗣為內樞密使,與兼中書令王宗弼、宗瑤、宗綰、宗夔並受遺詔輔政。初,蜀主雖因唐制置樞密使,專用士人,及唐文扆得罪,蜀主以諸將多許州故人,恐其不為幼主用,故以光嗣代之。自是宦者始用事。六月,壬寅朔,蜀主殂。癸卯,太子即皇帝位。尊徐賢妃為太后、徐淑妃為太妃。以宋光嗣判六軍諸衛事。乙卯,殺唐文扆、王保晦。……秋,七月,壬申朔,蜀主以兼中書令王宗弼為巨鹿王,……蜀主不親政事,內外遷除皆出於王宗弼。宗弼納賄多私,上下咨怨。宋光嗣通敏善希合,蜀主寵任之,蜀由是遂衰。……九月,壬午,蜀內樞密使宋光嗣以判六軍讓兼中書令王宗弼,蜀主許之。」
  14. ^ 《十國春秋·張格傳》
  15. ^ 15.0 15.1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
  16.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
  17. ^ 17.0 17.1 17.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三:「嚴因言於帝曰:『衍童騃荒縱,不親政務,斥遠故老,昵比小人。其用事之臣王宗弼、宋光嗣等,諂諛專恣,黷貨無厭,賢愚易位,刑賞紊亂,君臣上下專以奢淫相尚。以臣觀之,大兵一臨,瓦解土崩,可翹足而待也。』……蜀前山南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儔以蜀主失德,與王宗弼謀廢立,宗弼猶豫未決。庚戌,宗儔憂憤而卒。宗弼謂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等曰:『宗儔教我殺爾曹,今日無患矣。』光嗣輩俯伏泣謝。宗弼子承班聞之,謂人曰:『吾家難乎免矣。』……乙亥,蜀主以前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徐延瓊為京城內外馬步都指揮使。延瓊以外戚代王宗弼居舊將之右,眾皆不平。……蜀主將如秦州,群臣諫者甚眾,皆不聽;王宗弼上表諫,蜀主投其表於地;太后涕泣不食,止之,亦不能得。……癸亥,蜀主引兵數萬發成都,甲子,至漢州。武興節度使王承捷告唐兵西上,蜀主以為群臣同謀沮己,猶不信,大言曰:『吾方欲耀武。』遂東行。在道與群臣賦詩,殊不為意。  丁丑,李紹琛攻蜀威武城,蜀指揮使唐景思將兵出降;城使周彥禋等知不能守,亦降。……戊寅,王承捷以鳳、興、文、扶四州印節迎降,得兵八千,糧四十萬斛。崇韜曰:『平蜀必矣!』即以都統牒命承捷攝武興節度使。己卯,蜀主至利州,威武敗卒奔還,始信唐兵之來。王宗弼、宋光嗣言於蜀主曰:『東川、山南兵力尚完,陛下但以大軍扼利州,唐人安敢懸兵深入!』從之。庚辰,以隨駕清道指揮使王宗勛、王宗儼、兼侍中王宗昱為三招討,將兵三萬逆戰。……李紹琛等與蜀三招討戰於三泉,蜀兵大敗,斬首五千級,餘眾潰走。又得糧十五萬斛於三泉,由是軍食優足。……蜀主聞王宗勛等敗,自利州倍道西走,斷桔柏津浮梁;使中書令、判六軍諸衛事王宗弼將大軍守利州,且令斬王宗勛等三招討。李紹琛晝夜兼行趣利州。蜀武德留後宋光葆遺郭崇韜書,『請唐兵不入境,當舉巡屬內附;苟不如約,則背城決戰以報本朝。』崇韜復書撫納之。己丑,魏王繼岌至興州,光葆以梓、綿、劍、龍、普五州,武定節度使王承肇以洋、蓬、壁三州,山南節度使兼侍中王宗威以梁、開、通、渠、麟五州,階州刺史王承岳以階州,皆降。承肇,宗侃之子也。自餘城鎮皆望風款附。……郭崇韜遺王宗弼等書,為陳利害;李紹琛未至利州,宗弼棄城引兵西歸。王宗勛等三招討追及宗弼於白芀,宗弼懷中探詔書示之曰:『宋光嗣令我殺爾曹。』因相持而泣,遂合謀送款於唐。」
  18. ^ 鑑戒錄
  19. ^ 林罕《十在文(代顧在珣作)》
  20. ^ 《十國春秋·林罕傳》
  21. ^ 21.0 21.1 《舊五代史》卷七十四
  22. ^ 22.0 22.1 《新五代史》卷四十四誤作王宗弼為王衍弟。
  23. ^ 23.0 23.1 23.2 23.3 《新五代史》卷二十四誤作王宗弼為王衍弟。
  24. ^ 《舊五代史》卷三十三
  25. ^ s:奉魏王箋
  26. ^ 《十國春秋·周彥章傳》
  27. ^ 冊府元龜
  28. ^ 28.0 28.1 《舊五代史》卷五十七
  29. ^ 29.0 29.1 《新五代史》卷一十四
  30. ^ 《十國春秋·前蜀後主本紀》
  31. ^ 《新五代史》卷五將王宗勛誤作王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