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記錄》(Science Record)是一份已停刊的科學期刊。1942年1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創辦了《科學記錄》,作為國際學術交流刊物,以英文德文法文刊載中國基礎研究的原創成果。至1949年,《科學記錄》共出版2卷,每卷4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繼續出版《科學記錄》,將其作為與外國交流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以外文出版,但文前附中文摘要。1950年至1952年,《科學記錄》出版了第3至第5卷,每卷4期。1952年10月,《科學記錄》停刊,併入《中國科學》外文版。1957年,《科學記錄》恢復出版,改為中文和外文兩版,外文為英語、法語、德語、俄語四種之一。1960年,《科學記錄》停刊。1957年至1960年出版的《科學記錄》編為新輯第1卷至第4卷。

Science Record
科學記錄
語言英語法語德語俄語中文
出版資訊
出版歷史1942-1952
1957-1960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1942-1949)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1950-1952)
科學出版社(1957-1960)
發行週期不定期出刊
ISO 4在此搜索
索引
ISSN0559-1244

歷史 編輯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1942年1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創辦了《科學記錄》。吳有訓出任主編,李書華曾昭倫王家楫吳有訓李四光陳煥鏞姜立夫吳定良李濟等人擔任編輯委員。《科學記錄》覆蓋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工程技術等學科,作為國際學術交流的刊物,刊登當時中國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期刊限定使用英文、德文、法文三種文字,文章不得超過1,500字。《科學記錄》學術水平很高,代表了戰時中國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抗戰結束後,《科學記錄》1947年遷至上海印刷。《科學記錄》創刊之初粗定每年出刊兩期。[1]1942年出版了第1卷的第1、2期,1945年出版了第1卷的第3、4期,1947年出版第2卷第1期,1948年出第2卷第2期,1949出第2卷第3、4期。[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2年 編輯

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局成立。根據計劃,中科院編譯局出版三份綜合性科技期刊:《科學通報》《中國科學》《科學記錄》。《科學通報》定位為較通俗的刊物,主要介紹中國科學院科研進展、中國國內外的科技成就。《中國科學》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主要發表中國學者的論文,尤其鼓勵自然科學的學者以中文發表論文。《科學記錄》作為中國科學院與國外交換的刊物,以外文印行,但論文前均附有中文提要,論文均為短篇,「(1950年)四月已準備徵稿,徵稿簡則已於五月中旬發出。創刊號定八月間出版」。《科學通報》為月刊,《中國科學》和《科學記錄》均為三個月出版一次。[4]1950年至1952年,《科學記錄》每年出四刊,出版了第3至5卷。[2]1952年10月,季刊《中國科學》(外文版)創刊,旨在向世界介紹中國科學研究成就。《科學記錄》併入《中國科學》(外文版)。[5]

1957至1960年的《科學記錄》新輯 編輯

 
《科學記錄》新輯第一卷第一期封面,1957年2月

1956年12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主任委員工作會議決定在科學出版社增設《中國科學》、《科學記錄》編輯室,1957年起編輯室由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領導。藍玲被任命為編輯室主任,張為先擔任副主任。1957年,《科學記錄》復刊,當年出6刊。次年改為月刊。1957年至1960年間出版的《科學記錄》被編號為《科學記錄》新輯第1至第4卷。1960年《科學記錄》出版6刊後,《科學記錄》再次停刊。1960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整頓刊物,對全國刊物進行出版質量與保密檢查。中科院出版的《科學記錄》《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均停刊。這年11月,《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恢復出版,《科學記錄》沒有恢復。[5]這四年間出版的《科學記錄》分為中文和外文兩版。每篇文章都有中文、外文兩個版本,外文為英語、法語、德語、俄語中的一種。[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章紹嗣; 田子渝; 陳金安.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5: 852. ISBN 7-5430-1322-3. 
  2. ^ 2.0 2.1 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目錄:Science Record
  3. ^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館藏目錄:Science Record
  4. ^ 本院編譯局五個月來的工作報告. 科學通報. 1950, (2). 
  5. ^ 5.0 5.1 大事记(1950—2010). 《中國科學》雜誌社. [2015-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 ^ 王敏; 代欽. 《科学记录》及其中的数学研究成果.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3):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