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齊(1743年—1820年),字賓臣,一字觀樓廣東海康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鄉試中舉;次年(1771年)聯捷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至中允。歷充三通館、四庫館、國史館等纂修官,轉為河南道監察御史。嘉慶年間,升兵科給事中,改任刑科給事中。因得罪官僚歸鄉,之後聘任通志總纂,兼掌粵秀書院。著有《經典釋文附錄》、《呂氏春秋正誤》、《淮南子考證》、《楚辭韻辨》等[1]

延伸閱讀 編輯

[]

 清史稿·卷362》,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 編輯

  1. ^ 《清代學人列傳》:陳昌齊,字賓臣,一字觀樓,廣東海康人。
    少有神童之目,十六補弟子員。乾隆庚寅舉鄉榜,聯捷成進士。入翰林,散館,授編修,累官至中允。歷充三通、四庫、國史諸館纂修官,轉河南道監察御史。嘉慶丙辰,升兵科給事中。辛酉,補刑科。疏言:粵東洋匪會匪相為狼狽,苦瀕海民,若不及時懲創,誠恐釀患日深。上韙之。尋出為浙江溫、處逆。因事罣誤,部議降調,遂解紐歸。
    先生生平博極群書,自經史子集,以及乾象神輿之奧,六書入聲九賦五刑之屬,星算醫卜百家眾技之流,靡不貫穿於胸中。戴東原應詔至京,一見輒心折,所校《水經注》,為指正其訛舛,緣限於官書,未能更正,東原每引為憾。邵二雲編修著《爾雅正義》,取以相質,亦為駁正三十餘條。歸里後,阮文達督兩廣,聘任通志總纂,兼掌粵秀書院。卒年七十八。
    先是,嘗取《漢書》《史記》《十三經註疏》,凡陸氏所未備者錄之,為《經典釋文附錄》。又著《歷代聲韻流變考》,不戒於火,存稿被毀。餘書已利者,有:《呂氏春秋正誤》二卷,《淮南子考證》六卷,《楚辭韻辨》一卷,《測天約術》一卷,《臨池瑣談》一卷,《賜書堂集》六卷。未刊者,有:《大戴禮記正誤》,《老子正誤》,《荀子正誤》,《天學脞說》,《營造約旨》,《天玉秘旨別傳》,高郵王念孫序其書,許為皆有以發前人所未發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