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一種淺黃或褐黃色的土,顆粒成分以粉土粒級為主(含量>50%),物質粒徑均一,具孔隙,無層理,疏鬆,垂直節理發育。富含碳酸鈣,有時含硫酸鹽或氯化物鹽類,具有肉眼可見孔隙的第四紀陸相沉積物。黃土有時具有濕陷性。另外,其在礦物成分方面高度複雜,多達60多種礦物,包括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的礦物成分,而且與其中任何一種岩石的礦物成分都不相同。各地區黃土礦物成分大體相同,無論礦物種類還是百分含量都基本相似,並有比較多的易風化不穩定礦物。在化學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SiO2、Al2O3、CaO、Na2O,含有比較多的易溶鹽類,主要是:氧化物碳酸鹽硫酸鹽、CaCO3,含量在10%-16%之間。在所含生物化石方面以耐旱草本植物花粉和耐乾旱動物化石為主,而且含有喜暖濕的動植物化石。最早李希霍芬(1877年)對歐洲萊茵河流域及中國大陸的黃土提出的定義為:黃-褐色,含石灰質,以粉土為主的粉狀土;沒有層理,含陸生蝸牛,有垂直節理。歷史方面,「黃土」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及民間就已出現。

西方國家在19世紀後期將德國萊茵河流域的黃色鬆散堆積物命名為「lœss」,由此音譯出英(loess)、俄(Лёсс)等文,不同學者曾以不同觀點提出黃土的定義。[1]1933年奧布魯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將沒有層理的黃土稱為原生黃土,並認為是風成成因的;次生黃土是其他各種成因形成的。由於冰川的活動,把四周的岩石研磨成非常微細、像麵粉一樣幼細的塵土。這些塵土乾了以後,很容易被風帶走,送到很遠的地方去,並累積起來。當這些微細的泥土不斷的沉積,可以堆成很高的山。

有時因淋洗作用較強而使粘粒明顯往剖面下層移動,養分有的已流失而呈黃、黃棕或紅棕色。多生成於丘陵地上之相對地形較安定、坡度起伏較緩和處。土壤多呈弱酸性,肥沃度偏低,須進行施肥管理及水土保持,才可做農牧用地。此土壤在新分類上屬弱育土淋溶土[2]

結構與特性 編輯

乾燥時強度佳,能維持直立坡而不塌,但浸水後易於崩塌,如黃河兩岸。 膠結若被破壞易被風帶走。 總結: 黃土的特性 1. 細如花粉 2.顆粒具稜角 3.透水性強 4.稀鬆非緻密 5.源自沙漠或冰河外洗區域經風力吹送堆積而成

分布 編輯

黃土覆蓋世界大陸面積的12%左右,分布於溫帶沙漠外緣的半乾旱地區、中緯度森林、荒漠草原地帶,呈現斷續分布。

中國黃土高原美國中西部的土地、以及匈牙利的山區等都是由黃土沉積而成的高地。

參考資料 編輯

研究書目 編輯

  •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

相關聯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