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7424
NGC 7424是一個位於南天星座天鶴座的棒旋星系,距離地球約3750萬光年。它的結構和直徑(約10萬光年)與銀河系相當類似[3]。該星系因為螺旋臂結構相當明顯,因此被稱為「宏觀螺旋星系」。在該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超新星和兩個X射線超量源。
NGC 7424 | |
---|---|
觀測資料(J2000 曆元) | |
星座 | 天鶴座 |
赤經 | 22h 57m 18s[1] |
赤緯 | -41° 04′ 14″ [1] |
紅移 | 0.003132 (939 +/-2 km/s) [1] |
距離 | 37.5 Mly (11.5 Mpc)[2] |
視星等 (V) | 11.0 [1] |
特徵 | |
類型 | SAB(rs)cd [1] |
角直徑 (V) | 9.5 x 8.1 arcmin [1] |
其他 | 與銀河系類似 |
其他名稱 | |
PGC 070096 | |
特徵
編輯NGC 7424的形態介於一般螺旋星系(SA)和有明顯棒狀結構的棒旋星系(SB)之間。其他的特徵包含它的中心有一個環狀結構,並且核心亮度低於螺旋臂。偏紅色的棒狀結構代表較古老的恆星分布其中;而較鬆散的螺旋臂偏藍色,代表有電離氫區和大質量年輕恆星組成的星團分布。NGC 7424也被列入 IC 1459 天鶴座星系群的成員星系,但它也被認為可能是不受任何星系群重力束縛的視場星系[4]。
SN 2001ig
編輯SN 2001ig是一顆罕見的IIb型超新星,由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羅伯特·埃文斯在2001年12月10日於NGC 7424的外緣發現[5]。IIb型超新星的光譜一開始會和典型的II型超新星一樣有氫的譜線,但不久後會被氧、鈣和鎂的譜線取代,反而與Ib和Ic超新星類似。
2002年5月28日,劍橋大學的天文學家斯圖爾特·賴德等人發現被認為是SN 2001ig的伴星。該恆星是一顆光譜類型O或B型的恆星,以橢圓形軌道環繞一顆沃爾夫–拉葉星。他們相信這顆伴星會週期性地將爆炸前主星富含氫的外層剝離,造成譜線的改變[6][7]。普林斯頓大學的天文學家艾麗西婭·索德伯格等人也相信該超新星的前身星是沃爾夫–拉葉星,但認為周期性的質量損失是主星和伴星強烈恆星風的結果[8]。
超亮X射線源
編輯2002年5月到6月,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羅柏托·索里亞等人以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在NGC 7424內發現了兩個超亮X射線源(Ultraluminous X-ray source,ULX)。超亮X射線源即為輻射極大量X射線(超過1032瓦特或1039 erg/s)的天體,並假設這些天體全向輻射(在各方向輻射強度相同)。這些天體輻射的X射線量大於目前所知的恆星現象(包含超新星),但是卻小於活動星系核的X射線輻射量,因此有時候這類天體也被稱為中等亮度X射線天體(Intermediate-luminosity X-ray Object,IXO)。編號 ULX1 的天體是位於相對較少天體的螺旋臂之間空間,並且距離任何明亮的星團或恆星形成區域,而且X射線的光杜可以在20日內增加75%。編號 ULX2 的天體則是在特別明亮的年輕恆星複合體發現的,並且也會在20日內增加X射線光度[2]。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NASA/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Results for NGC 7424. [26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 ^ 2.0 2.1 Soria, R.; et al, Multi-band study of NGC 7424 and its two newly-discovered ULX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August 2006, 370 (4): 1666–1676, Bibcode:2006MNRAS.370.1666S, arXiv:astro-ph/0606080 , doi:10.1111/j.1365-2966.2006.10629.x
- ^ Explosions in majestic spiral galaxy beauties. Spaceflight Now. 5 December 2004 [27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Yahil, A., Vidal, N. V.,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in Clusters, Astrophysical Journal, June 1977, 214: 348 (last note), Bibcode:1977ApJ...214..347Y, doi:10.1086/155257
- ^ Daniel W. E. Green. IAU Circular 7772. 13 December 2001 [14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8).
- ^ Ryder, S.; et al, Modulations in the radio light curve of the Type IIb supernova 2001ig: evidence for a Wolf-Rayet binary progenitor?,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April 2004, 349 (3): 1093–1100, Bibcode:2004MNRAS.349.1093R, arXiv:astro-ph/0401135 , doi:10.1111/j.1365-2966.2004.07589.x
- ^ Ryder, S.; et al, A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 of the Type IIb supernova 2001ig,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June 2006, 369 (1): L32–L36, Bibcode:2006MNRAS.369L..32R, arXiv:astro-ph/0603336 , doi:10.1111/j.1745-3933.2006.00168.x
- ^ Soderberg, A.; et al, The Radio and X-Ray Luminous SN 2003bg and the Circumstellar Density Variations around Radio Supernovae, Astrophysical Journal, October 2006, 651 (2): 1005–1018, Bibcode:2006ApJ...651.1005S, arXiv:astro-ph/0512413 , doi:10.1086/50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