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MADELINECRONE/因紐特神話

Carving of Sedna, depicted with her legs turned into the tail of a fish, and her fingers cut off.
賽德娜,因紐特人的神靈

因紐特神話因紐特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實踐,因紐特人是來自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和格陵蘭島的原住民。他們的宗教與一些阿拉斯加土著宗教有許多相似之處。傳統的因紐特人宗教習俗包括萬物有靈論薩滿教,其中精神治療師與靈魂調解。 [1]今天,許多因紐特人信奉基督教,但傳統的因紐特人靈性仍然是活生生的口頭傳統的一部分,也是當代因紐特人社會的一部分。平衡土著神學和基督教神學的因紐特人實行宗教融合[2]

因紐特人宇宙學提供了關於世界和人們在其中的位置的敘述。Rachel Qitsualik Tinsley寫道:

因紐特人的宇宙不受任何人的支配。沒有神聖的母親和父親形象。沒有風神和太陽的創造者。來世沒有永恆的懲罰,因為此時此地沒有對兒童或成人的懲罰。[3]

因紐特人的傳統故事、儀式和禁忌往往是對其嚴酷的北極環境所帶來的危險的預防措施。克努德-拉斯穆森向他的嚮導和朋友Aua,一位Angakkuq(精神治療師),詢問伊格盧林米特人(Igloolik)的因紐特宗教信仰,他被告知: "我們不相信。我們害怕"。

因紐特人的文化信仰

編輯

伊格盧利克

編輯

Anirniit, 呼吸

編輯

因紐特人相信萬物都有精神靈魂的形式(在因紐特語中:anirniq意思是「呼吸」;複數anirniit)就像人類一樣。這些精神被認為在死後仍然存在——這是大多數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信仰。然而,相信精神無處不在——因紐特人世界觀的根源——會產生影響。根據因紐特人的一句俗語,「我們存在的最大危險在於我們的飲食完全由靈魂組成。」由於所有眾生都像人類一樣擁有靈魂,因此殺死動物與殺死人沒有什麼區別。一旦死去的動物或人類的靈魂被解放,它就可以自由報復。死者的靈魂只能通過遵守習俗、避免禁忌和舉行正確的儀式來安撫。

北極生活的嚴酷和隨機性確保因紐特人一直生活在對看不見的力量的恐懼中。一連串的壞運氣可能會終結整個社區,乞求潛在的憤怒和報復但看不見的力量來滿足日常生存的必需品是不穩定生存的常見結果。對於因紐特人來說,冒犯anirniq就是冒着滅絕的危險。 angakkuq 在因紐特人的文化和社會中的主要作用是建議和提醒人們他們需要遵守的儀式和禁忌來安撫靈魂,因為他被認為能夠看到和接觸他們。

Anirniit被視為sila的一部分——他們周圍的天空或空氣——並且僅僅是從中借來的。雖然每個人的 anirniq 都是獨立的,由他所居住的生活和身體塑造,但同時它也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這使因紐特人能夠通過取名來借用anirniq的力量或特徵。此外,同一類事物的靈魂——無論是海洋哺乳動物北極熊還是植物——在某種意義上都被認為是相同的,並且可以通過與該類事物相關的飼養員或主人來召喚。在某些情況下,它是一個人或動物的 anirniq,通過一些行動成為對動物事物的尊重或影響的人物,在傳統故事中敘述。在其他情況下,它是tuurngaq,如下所述。

自從基督教來到因紐特人中間,anirniq就成為基督教意義上的靈魂的公認詞彙。這是其他基督教術語的詞根:anirnisiaq意為天使,而上帝則被譯為anirnialuk,即偉大的精神。

人類是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的複合體:兩個靈魂(iñuusiq和iḷitqusiq:也許是生命力和個人精神)和一個名稱靈魂(atiq)。死後,iñuusiq去了東方,但其他靈魂成分可以重生。[4]

Tuurngait, 幫助精神

編輯

有些精神從未與肉體相連。這些被稱為tuurngait,"通常被描述為薩滿的幫助精神,其性質取決於各自的angakkuq"。因紐特人長老維克多-Victor Tungilik解釋說:"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召喚幫助的神靈,而且是為了幫助人們。有些tuurngait是邪惡的,畸形的,對糟糕的狩獵和破碎的工具負責。他們可以附身於人類,正如阿塔納朱特的故事中所敘述的那樣。一個有良好願望的Angakkuq可以利用它們來治療疾病,尋找動物來狩獵和餵養社區。他們可以與壞的tuurngait戰鬥或驅趕它們,也可以通過儀式將它們控制住;然而,具有有害意圖的angakkuq也可以利用tuurngait為自己謀取私利,或攻擊其他人及其tuurngait。

雖然Tuurngaq曾經簡單地表示「殺靈」,但隨着基督教化,它在基督教信仰體系中具有惡魔的含義。

神靈

編輯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因紐特神靈列表,據信這些神靈掌管着因紐特人世界的某些特定部分:

生物和靈魂

編輯
  • 瓜魯帕利克(Qallupilluit)是因紐特人的父母和長輩講述的一個神話/傳說,目的是防止孩子遊蕩到岸邊。瓜魯帕利克是生活在海中的長髮、綠色皮膚和長指甲的類人生物。他們穿着amautiit (在加拿大東北部穿的帕克大衣),他們會帶走不聽父母的話或獨自流浪的嬰兒和兒童。他們把孩子帶到水下,在那裡他們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收養。瓜魯帕利克有一種獨特的嗡嗡聲,長老們說當他們靠近時你可以聽到瓜魯帕利克的嗡嗡聲。瓜魯帕利克的故事仍在學校和書籍中講述,還有那些不想讓孩子漂流到危險海岸的父母。這個神話被Ame Papatsie改編為2010年定格動畫短片Qalupalik。[5] 據說它們是追趕行為不端的孩子的「類似巨魔」的生物。[6]
  • 阿基耶尼 (Ahkiyyini) 是一個骷髏精靈,他把自己的臂骨當作鼓槌,把自己的肩胛骨當作鼓。他創造了音樂,並跳起了吉格舞,創造了地震和潮汐波。
  • Saumen Kar也稱為Tornit或Tuniit,是大腳野人雪人神話的因紐特版本。他們可能是多塞特文化中被稱為巨人的人。
  • 提哲魯克 (Tizheruk) 是像蛇一樣的怪物。

Unipkaaqtuat, 傳統故事

編輯
  • 日月:一個神話是關於月亮在天空中追趕他的妹妹太陽。

[[Category:因纽特神话]] [[Category:CS1匈牙利语来源 (hu)]] [[Category:CS1法语来源 (fr)]]

  1. ^ Texts of mythology Sacred text.com. Retrieved 26 January 2013.
  2. ^ Inuit (Eschimo). [200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 
  3. ^ Qitsualik, Rachel Attituq. Mr. Holman dreams: Part One of Two. Nunani. Nunatsiaq Online. 24 September 1999 [26 April 2016]. 
  4. ^ Lowenstein 1992: p. xxxiii
  5. ^ Papatsie, Ame. Nunavut Animation Lab: Qalupalik (Animated short). NFB.ca.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7 November 2011]. 
  6. ^ Qallupilluit - from the Inuit tribes, a "troll-like" creature. Franz Boas (1888) The Central Eskimo. (p.212-213). [18 February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