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典範條目/2013年11月26日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是一位18世紀英國作家、哲學家女權主義者。在她短暫的寫作生涯中,她寫就了多篇小說和論文、一本旅行書簡、一本法國大革命史、一本行為手冊以及一本童書。《女權辯護》是沃斯通克拉夫特最知名的作品;在這本書裡,她提出:女性並非天生地低賤於男性,只有當她們缺乏足夠的教育時才會顯露出這一點。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要比她的作品更吸引人們的注意,這主要是由於她另類的生活方式。在與無政府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威廉·戈德溫結婚之前,沃斯通克拉夫特還曾與兩個男人有過兩段不幸的愛情:其一是畫家亨利希·菲斯利,其二是商人吉爾伯特·伊姆利。沃斯通克拉夫特與戈德溫有一個女兒,即是《弗蘭肯斯坦》的作者瑪麗·雪萊。38歲時,沃斯通克拉夫特死於產後併發症,並遺留下幾部未完成的手稿。在沃斯通克拉夫特死後,戈德溫出版了《女權辯護作者傳》,在無意之間將她的名譽破壞長達一個世紀之久。但是,隨着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沃斯通克拉夫特對性別平等的提倡以及對傳統女性特質的批評開始變得日益重要。在現今,沃斯通克拉夫特被視作是女權主義哲學的鼻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