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數連通度(algebraic connectivity)是拉普拉斯矩陣的第二小的特徵值(重特徵值要重複計算)。[1]這個特徵值大於0若且唯若連通圖。這是一個簡單的推論,因為拉普拉斯矩陣的特徵值0的重數就是圖的連通分支的個數。這個值的大小反映了整個圖的連通程度。它可以用於分析網絡的穩定性與可同步性。

一個例圖,6頂點,直徑3,連通度1,代數連通度0.722。

性質 編輯

 的代數連通度大於0若且唯若 是連通圖。而且,圖的代數連通度的值不大於(頂點)連通度。[2]設一個連通圖有 頂點且直徑為 ,則代數連通度的一個下界是 [3]而且根據Brendan McKay的一個結果這個下界可以改進為 [4]對於上圖中的例子, 

不像傳統的連通度,代數連通度除了與頂點的連接方式有關以外,還與頂點的個數有關。對隨機圖,代數連通度隨頂點數增大而減小,隨平均度的增大而增大。[5]

代數連通度的具體定義依賴於所使用的拉普拉斯矩陣的類型。金芳蓉使用一種重新標度的拉普拉斯矩陣,消除了對頂點數的依賴,所以上下界有所不同。[6]

拉普拉斯矩陣自然地出現在網絡上的同步模型中,例如藏本模型,因而代數連通度標誌了網絡達到同步的容易程度。[7]也可以使用其他度量,例如平均距離(特徵路徑長度),[8]實際上代數連通度與平均距離(的倒數)密切相關。[4]

Fiedler向量 編輯

代數連通度的相關理論最早由Miroslav Fiedler提出。[9][10]為了紀念他,與代數連通度對應的特徵向量命名為Fiedler向量。Fieldler向量可用於圖的劃分。

用Fiedler向量對圖進行劃分 編輯

以首段中的圖為例,Fiedler向量為(0.415, 0.309, 0.069, -0.221, 0.221, -0.794)。負值對應連通程度很差的點6,及其相鄰的節點4;而正值對應其他頂點。因此可以根據Fiedler向量中的符號把圖分成兩部分:{1, 2, 3, 5}與{4, 6}。另外,值0.069非常接近0,可以單獨成為一類,這樣就把圖分成三部分:{1, 2, 5}, {3}, {4, 6}。

另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Weisstein, Eric W. "Algebraic Connectivity." From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2. ^ J.L. Gross and J. Yellen. Handbook of Graph Theory, CRC Press, 2004, page 314.
  3. ^ J.L. Gross and J. Yellen. Handbook of Graph Theory, CRC Press, 2004, page 571.
  4. ^ 4.0 4.1 Bojan Mohar, The Laplacian Spectrum of Graphs, in Graph Theory, Combinatorics, and Applications, Vol. 2, Ed. Y. Alavi, G. Chartrand, O. R. Oellermann, A. J. Schwenk, Wiley, 1991, pp. 871–898.
  5. ^ Synchronization and Connectivity of Discrete Complex Systems, Michael Holroy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Systems, 2006.
  6. ^ F. Chung. Spectral Graph Theory, Providence, RI: Amer. Math. Soc., 1997.[1]
  7. ^ Tiago Pereira, Stability of Synchronized Mo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arXiv:1112.2297v1, 2011.
  8. ^ D. Watts,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Vintage, 2003.
  9. ^ M. Fiedler.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98) (1973), 298–305.
  10. ^ M. Fiedler. "Laplacian of graphs and algebraic connectivity",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Warsaw, 1987), Banach Center Publications 25(1) (1989), 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