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

2003年動作冒險電子遊戲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英語: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中國大陸譯作「古墓麗影:黑暗天使」,臺灣譯作「古墓奇兵:暗黑天使」)是由Core Design開發,由Eidos Interactive發行的動作冒險遊戲,為《盜墓者羅拉》系列的第六套作品,遊戲於2003年6月20日發佈於PS2平台,同年6月30日發佈於PC平台,本作是第一套發佈於PS2平台的盜墓者羅拉系列作[3]。也是最後一套由Core Design開發的盜墓者羅拉系列作。遊戲描述了系列主角羅拉·卡芙特在調查遠古暗黑宗教活動時,捲入了一場涉及羅拉導師威爾納‧馮‧克洛伊的謀殺案中,玩家必須一邊閃避巴黎警方的追捕,一邊調查導師謀殺事件的真相。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註 1]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的封面
類型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遊戲
平台PlayStation 2, PC, Mac
開發商Core Design
Beenox (Mac)
發行商
總監Jeremy Heath-Smith[1]
Adrian Smith
製作人Andrew Watt
設計師Richard Morton
編劇Murti Schofield
程式Richard Flower
美術Andrea Gordella[2]
音樂Peter Connelly
系列盜墓者羅拉系列
模式單人遊戲
發行日2003年6月20日

遊戲的開發耗時約三年。開發組Core Design為了對應全新PS2平台,企圖打造與以往作品不同的遊戲,以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動作冒險遊戲的競爭,並充分利用第六代遊戲平台的性能來表現遊戲畫面與特色。遊戲本預計於2003年聖誕檔期推出,但Core Design接到了來自Eidos高層的巨大壓力,要求遊戲必須提早一年,在2002年聖誕檔期推出,這個要求導致了開發上的緊迫,使開發過程充滿困難,Core Design最終難以達成上層給出的目標,遊戲的發佈最終被延遲了兩次,無法趕上2002年聖誕檔期,只能於2003年6月推出,但已經比原本開發團隊的預期提早了半年,遊戲發行時在全球售出250萬套,但由於其優化不佳的控制操作,和多個遊戲潛在錯誤而受到負面評價。

遊戲原本被設計為一個全新系列三部曲的首作,但由於遊戲表現不符期待,三部曲計劃遭到取消,Core Design工作室最終被Eidos放棄,並且遊戲系列開發權被轉移給了晶體動力

遊戲玩法

編輯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的主要玩法與以往的系列作相同。玩家操作主角羅拉·卡芙特(Lara Croft)及在部份的時間操作第二主角柯蒂斯·特倫特(Kurtis Trent)來通關並驅動劇情線,關卡中會出現各種需要突破的地形、門鎖、機關與敵人,玩家必須善用走路、跑步、跳躍、翻滾、攀附、爬行、擺盪、懸掛、游泳、隱蔽、搏鬥、操作槍枝等各種一系列豐富動作,來處理關卡中的各種障礙並取得關鍵寶物[4][5]。與以往的系列作相比,遊戲中還加入了全新的對話系統與RPG元素,讓玩家可以透過與NPC角色的對話選擇,決定遊戲的劇情走向與攻關路線[6]

劇情

編輯

時間來到羅拉被認定在埃及事故之後的數年,羅拉前導師維爾納‧馮‧克洛伊(Werner Von Croy)在巴黎聯繫並求助於羅拉,指稱其受到名叫埃卡德特(Eckhardt)的客戶委託,要求尋找稱為《奧布斯丘拉古畫(Obscura Paintings)》的文物,同時巴黎的媒體上充斥着連環殺手(Monstrum)的新聞,讓維爾納十分害怕,維爾納希望羅拉能前往羅浮宮的同事瑪格特‧卡維爾(Mlle. Margot Carvier)的住處拿取他的筆記,筆記中有更多訊息,但在埃及事故之後羅拉一直對維爾納無法諒解,兩人發生爭執,突然槍聲大作,羅拉遭擊暈在地,當羅拉神智恢復時,維爾納已死在身旁,緊接着巴黎警車聲響起,羅拉開始逃避巴黎警方的追緝。

羅拉成了巴黎警方的重點嫌疑犯,因此羅拉逃到卡維爾住處,順利說服卡維爾後取得維爾納的筆記,筆記顯示羅浮宮地底還有關於古畫的訊息,羅拉便前往羅浮宮地底探查,在羅浮宮地底的四季大殿(遊戲虛構建)中,羅拉找到了奧布斯丘拉古畫,原來古畫是數百年前由煉金術士所造,據說古畫擁有者可藉由古畫喚醒沉睡的巨人拿非力族(Nephilim),而拿非力族擁有超凡的力量,無法被擊敗,這可能就是埃卡德特致力尋找古畫的原因,羅拉沿着原路離開四季大殿回到羅浮宮,卻發現埃卡德特的雇傭兵已經攻佔羅浮宮,在一陣混亂之下,古畫被神秘男子柯蒂斯‧特倫特(Kurtis Trent)奪去。

羅拉窺聽到雇傭兵的無線電,得知古畫被帶去了布拉格,埃卡德特以及他的基地也都在布拉格,因此羅拉前往布拉格,在該地再次遇上柯蒂斯,交談中得知柯蒂斯為了報殺父之仇,誓死與埃卡德特為敵,於是利害關係一致之下羅拉同意與柯蒂斯合作並與羅拉分頭行動。當找到埃卡德特的實驗室時,埃卡德特已在利用古畫咒術復活巨大裝置中的拿非力族,羅拉拔槍準備制止他,卻被突然衝出的卡瑞爾(Karel)搶先一步,擊殺了埃卡德特,原來埃卡德特只是卡瑞爾的棋子,一切的幕後主使其實皆是卡瑞爾,擁有幻變成他人樣貌的能力的卡瑞爾,其實就是媒體報導的連環殺手,在羅浮宮時也是他幻變成柯蒂斯搶奪了古畫,維爾納由於藏起了筆記,也遭到卡瑞爾所殺,卡瑞爾假裝為埃卡德特做事,實際上是卡瑞爾利用了埃卡德特的無知為他做事,等待時機成熟時卡瑞爾即除掉埃卡德特,卡瑞爾也邀請羅拉加入復興巨人拿非力計劃,屆時羅拉將可獲得無窮之力,羅拉拒絕,與卡瑞爾展開最終決戰,最終羅拉擊敗卡瑞爾,並將拿非力裝置摧毀,巨人拿非力一族的復興之路徹底遭羅拉切斷。

事件結束之後,失蹤的柯蒂斯的武器寬刃刀指引了一個新方向,羅拉認為這把武器似乎想述說着什麼,於是隨着寬刃刀指引的方向追去,消失於黑暗之中。

遊戲角色

編輯

可控制角色

編輯
 
羅拉·卡芙特和柯蒂斯·特倫特

登場角色

編輯
  • 維爾納·馮·克羅伊(Werner Von Croy)
  • 彼爾特·凡·埃卡德特(Pieter Van Eckhardt)
  • 巫師(The Shaman)
  • 馬丁·岡德森(Marten Gunderson)
  • 瑪格特·卡維爾(Mlle. Margot Carvier)
  • 卡瑞爾(Joachim Karel)
  • 路易斯·彼查德(Louis Bouchard)
  • 克里斯蒂娜·波阿斯(Kristina Boaz)
  • 丹尼爾·雷恩(Daniel Rennes)
  • 格蘭特·馬勒(Dr. Grant Muller)
  • 安東·格瑞(Anton Gris)
  • 盧瑟·羅茲克(Luther Rouzic)
  • 托馬斯·拉迪克(Thomas Luddick)

開發

編輯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的開發始於2000年[7][8],開發前期團隊做了市場調查之後,團隊決定要創造不遜色於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動作冒險遊戲,因此為羅拉打造了新的故事及新的設定,新的羅拉設定明顯比以往作品都更加黑暗與深沉[9],開發重點之一也放在了為充分利用PS2新平台的機能,來驅動羅拉更細緻的新形象,最具體的改變是羅拉模型的多邊形數目,從前五部作品的約500個三角形,提升到了5000多個三角形[10][11]。而團隊為了新的開發方式,人員組成也有變動,Core Design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團隊負責之前的作品《盜墓者羅拉:回憶錄英語Tomb Raider Chronicles》,另一支團隊則負責本作,由於本作的開發規模提升,開發中後期越來越多的人員從《盜墓者羅拉:回憶錄》團隊遷移到本作團隊,但由於開發經驗的落差,越來越多的開發問題浮現,有許多的工作成品要不是不可用,要不就是難以整合進遊戲專案,在後來對Core Design的專訪中,Core Design承認他們對於本作的野心過大,低估了在PS2新平台的開發難度,使得很多的開發進程都受到嚴重影響。

開發團隊的工作目標還包含了製作更具挑戰性的關卡,以及更真實的動作運動表現,許多的遊戲中角色的動作是從真人演員錄製,類似於後來出現的動作捕捉技術,而關卡的設計靈感來源則參考盧貝松大衛·芬奇的相關電影元素,穆提‧斯科菲爾德(Murti Schofield)則主導了遊戲的編劇工作,他為本作創造了全新的主角柯蒂斯‧特倫特(Kurtis Trent),並打造了原本預計可製作成三部遊戲內容的劇本,而《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僅是這個故事中的首部曲,但在本作發佈後,整個三部曲劇本被拋棄,玩家已沒有機會知曉本作之後要描述的故事。

為了趕上Eidos要求的遊戲開發截止期限,開發團隊不得不刪除原本已製作好的關卡與故事內容,其中包括描述羅拉如何在埃及事故中倖存的情節,在最終遊戲中並沒有被解釋,另外被刪減的還有包括巫師與語言學家在內的數個角色,以及一些關卡成品,雖然Core Design已經極力的安排讓玩家不要踏入到被刪除及未完工的關卡區域,但專門進行遊戲修改的進階玩家發現,遊戲中無法以常規方式到達的區域確實呈現了很多的破缺與空白,而試圖踏上這些區域甚至會使遊戲角色掉入深淵,更有消息指出,若遊戲按照原本剔除前的設計,光是巴黎的可探索區域,至少是後來發行版本的數倍之多。遊戲的PC版控制功能甚至是在遊戲開發截止前一個月才匆忙製作,但開發團隊已沒有時間慢慢優化它,這使得最終遊戲的控制操作流暢度不甚理想。

音樂

編輯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的音樂由彼得‧康納利(Peter Connelly)和馬丁‧艾維森(Martin Iveson)共同創作,由倫敦交響樂團演奏,與以往系列作相比,本作音樂加入了更多的管弦樂,而音樂是本作開發過程中少數沒有遭遇挫折的部分,可謂是最順利的環節[12][13]。音樂自初期規劃就打算將樂譜交由倫敦交響樂團演奏,因此在編曲時就編寫了順應交響樂團演奏標準的樂章[14],雖然音樂錄製時間並不寬裕,倫敦交響樂團也沒有時間排練,只能在錄音現場直接視譜演奏,但錄音工作還是順利進行。康納利表示,遊戲的主題曲是他認為他最得意的作品[15]

在歐洲獨佔發行的遊戲版本中,包含了8首來自遊戲附贈DVD配樂中的曲目。這些曲目後來被壓製成獨立CD發行[16]

評價

編輯
評價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PS2PC
Eurogamer4/10[17]不適用
Game Informer5.5/10[18]不適用
Game RevolutionC-[19]不適用
GamesRadar+78%[21]不適用
GameSpot6.5/10[6]6.1/10[20]
IGN5.3/10[23]5.3/10[22]
匯總得分
Metacritic52/100[25]49/100[24]

《盜墓者羅拉:黑暗天使》獲得了強勁的初期銷售,主要是由於積極的廣告攻勢所推動。遊戲在英國前20大銷售排行榜中排名第6位,但在一周後跌至第13位。遊戲的PS2版本獲得了娛樂和休閒軟件發行商組織(ELSPA)的「白金」銷售獎,顯示遊戲在英國的銷量至少為30萬份,而最終遊戲銷售了250萬份。

該遊戲收到了評論家的不同評價。在Metacritic上,PS2版本和Windows版本的遊戲平均得分分別為52/100和49/100。評論家稱讚了遊戲的故事情節,圖形,聲音和環境,而同時他們也批評了遊戲的大量錯誤和系統需求,以及不佳的操作控制、戰鬥系統和攝影機運動。遊戲雜誌《Game Informer》和《PlayStation官方雜誌-英國》雜誌分別給出了5.5/10和8/10。

註釋

編輯
  1. ^ 註:這一代的英文標題中,在「Tomb Raider」之上加了一排小字:「Lara Croft」,也就是羅拉的姓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Making Of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2003). Internet Archive. 2003-01-15 [2014-03-13]. 
  2. ^ Core Design.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PlayStation 2, Microsoft Windows. Eidos Interactive. 2003-06-20. Credits. 
  3. ^ Will Payne (director), Will Payne & Mike Benson (writers). Buried Alive. Ten Years of Tomb Raider: A GameTap Retrospective. 第3集. GameTap TV. 
  4. ^ Radclyff, Doug.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Walkthrough. GameSpot. 2003-07-14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8). 
  5. ^ Perry, Douglas C. Tomb Raider: Hands-on. IGN. 2003-01-14 [2014-01-31]. 
  6. ^ 6.0 6.1 Kasavin, Greg.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PS2 Review. GameSpot.com. 2003-06-20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9). 
  7. ^ Hermida, Alfred. No salvation for Angel of Darkness. BBC News. 2003-07-04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8. ^ IGN Staff. Tomb Raider Next Generation. IGN. 2001-02-16 [2013-06-26]. 
  9. ^ Jones, Karen. Spin: Where's Lara.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Ziff Davis). December 2002, (63): 65. 
  10. ^ Staff. 7 Years of PSM. PlayStation Magazine (US Imagine Publishing). September 2004, (88): 37–38. 
  11. ^ Staff. Tomber Raider: Out of the Darkness. PlayStation Magazine (US Imagine Publishing). February 2003, (68): 41–46. 
  12. ^ Edge Staff. Making Of: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Edge Online. 2011-01-17 [2013-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1). 
  13.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PC Manual (PDF). Steam. 2003 [2015-11-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1-28). 
  14. ^ 存档副本. [2020-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15. ^ An Interview With Peter Connelly. Planet Lara. 2007 [2018-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0). 
  16.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 The Official Soundtrack. Game-OST. [201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17. ^ Reed, Kristan.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Review • Reviews • PlayStation 2 •. Eurogamer.net. 2003-06-25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9). 
  18.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Game Informer. August 2003, (124): 90. 
  19. ^ White, A. A.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Review. Game Revolution. 2003-07-01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20.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PC Review. GameSpot. 2003-07-01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7). 
  21. ^ GamesRadar -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review. GamesRadar. 2003-10-23 [2012-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0-23). 
  22. ^ Perry, Douglas C. Tomb Raider: Angel of Darkness Review - PC Review at IGN. IGN. 2003-06-10 [2012-07-06]. 
  23. ^ Perry, Douglas C.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 PlayStation 2 Review at IGN. IGN. 2003-06-24 [2012-07-06]. 
  24.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for PC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at Metacritic. Metacritic.com. [201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25. ^ Tomb Raider: The Angel of Darkness for PlayStation 2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and More at Metacritic. Metacritic.com. [201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