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都會區 (BMR)(泰語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และปริมณฑล; 皇家轉寫krung thep maha nakhon lae parimonthon ; 字面意思: '曼谷和周邊地區' ),即泰國政府所定義的"政治上的"曼谷市區和曼谷周圍地區。

曼谷都會區地圖

在政治上,曼谷都會區包括曼谷市區和五個相鄰的府。即佛統府, 巴吞他尼府, 暖武里府, 北欖府(沙沒巴干府)色軍府(沙沒沙空府)

區域和人口 編輯

曼谷都會區 (世界)

曼谷都會區佔地約7762平方千米。

因為曼谷成功發展了體量龐大的服務業和旅遊業,所以該區域吸引了許多來自臨近農村地區以及來自各個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勞動力前來工作。 在過去20至30年,已經有大量印度人 (特別是 旁遮普人, 古吉拉特人, 泰米爾人普什圖人)、波斯人葡萄牙人下高棉人孟族人中國人以及其他移民到曼谷工作。 大量的工人合法居住在曼谷都會區的郊區和周邊地區,他們會在早晨進入曼谷市區工作。 而曼谷都會區(即所謂"曼谷市")的人口也會從夜間的八百萬人增加到日間的九百萬人。話雖如此,但人口在日間湧入曼谷大都市地區的趨勢相對來說不是很明顯。在某種意義上,人口的湧入更多來說是季節性的,這一季節性趨勢更多取決於泰國其它的農村地區是處於農耕季節還是農閒季節。

建構過程 編輯

曼谷自1960年代人口達到200萬人後便開始迅速的城市化。自1980年代以來,大曼谷地區的城市地區自曼谷城區逐步擴散到曼谷相鄰各府,最初是擴展到曼谷北部和南部地區。 由於郊區化趨勢,曼谷的城市核心區仍然是極其擁擠,直到2000年代初期這一地區的交通擁堵情況以及十分嚴重。 以前相互孤立的鄉村地區之間也因住滿了工薪階層而變得更加擁擠。這一向外擴展的郊區化趨勢也使得靠近地鐵站的 停車換乘 大量出現。

類似於洛杉磯,曼谷正在轉變為一個交通四通八達的地區,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車流僅僅簡單地流向中心地區。 郊區化吞沒了越來越多的田野和沼澤,儘管曼谷本身還有一部分並未建成。 首先被郊區化的地區是巴吞他尼府暖武里府北欖府。 其他地區則被整合進沙沒沙空府(Samut Sakhon)和佛統府(Nakhon Pathom)。而北欖府,暖武里府,巴吞他尼府和沙沒沙空府都有自己歷史悠久的市中心。

由於缺乏嚴格的土地使用分區法律,曼谷都會區的增長顯得雜亂無章。 像耀華力,暹羅,素坤逸,沙吞這樣的中央地區也因外國投機者被允許購買公寓而地價瘋漲,從而引發曼哈頓化 。同時,因為城市周邊地區逐漸被開發,進而導致了府與府之間的邊界不再像以前那樣明顯。而且,因為在過去二十年間,曼谷的城市蔓延速度明顯加快,所以曼谷都市管理局也試圖解決通勤時間,污染和空氣質素惡化等問題。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曼谷都會區的空氣質素逐年下降[1] [2] [3] [4] 、在曼谷市區以外仍然缺乏高效的公交網絡以及缺乏透明且高效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等問題也亟需解決。

人口 編輯

行政區 面積



</br> 平方公里
人口



(2000年數據)
人口



(2010年數據)

人口



(2011年 DPA註冊
人口



(2016年12月DPA註冊**
人口



(2012年7月泰國國家統計局統計 )
人口密度



居民/公里2 (2017 NSO)

曼谷都會區 1,568.737 6,355,144 8,249,117 5,674,843 5,686,646 8,750,600 5,578
暖武里府 622.30 816,614 1,333,623 1,122,627 1,211,924 1,549,000 2,489
北欖府(沙沒巴干府) 1,004.50 1,028,401 1,828,044 1,223,302 1,293,553 2,089,200 2,080
巴吞他尼府 1,525.90 677,649 1,326,617 1,010,898 1,111,376 1,495,100 979
色軍府(沙沒沙空府) 872.30 466,281 885,559 499,098 556,719 971,200 1114
佛統府 2,168.30 815,122 942,560 866,064 905,008 1,079,400 497
BMR 7,762 [5] 10,159,211 14,565,520 10,396,832 10,765,226 15,931,300 2,053


交通 編輯

截至2012年10月31日,曼谷大都會區圈有已註冊車輛約7,384,934輛,大約每兩人一輛。 [6] 為了緩解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曼谷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軌道交通的開發,但其建設對主幹道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干擾。

破壞綠色空間 編輯

位於北欖府帕普拉丹 ( Phra Pradaeng)的 邦卡超 ( Bang Kachao)(這一地區也被稱為「綠肺」,或因為其形狀被稱為「豬肚(泰語:กระเพาะหมู)」)是曼谷都會區域內最後一個未被破壞的林區。但這一區域也日益受到城市擴張的威脅,特別是因為當北欖府政府當局實施了新的城市規劃方案之後,該地區的存續問題也逐漸白熱化。該計劃將原本的純綠色林區更改為「綠和白」區域,這就意味着居民可以在這一區域種植農作物。邦卡超(Bang Kachao)地區的面積共11,818萊,相當於帕丹(Phra Pradaeng)地區六個鄉的大小。 [7]

請參看 編輯

  • 曼谷都市管理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ir in Bangkok least polluted among world's global cities. Coconuts Bangkok. 24 November 2015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2. ^ Sattar, Maher. Bangkok cleans up its act. Al Jazeera. 11 December 2016 [3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2). 
  3. ^ Sawitta Lefevre, Amy. Bangkok air pollution warning, children asked to stay indoors. Reuters. 8 February 2018 [3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4. ^ Smog blankets Bangkok as experts warn of serious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Straits Times. 14 January 2019 [3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5. ^ Nantasenamat, Pranee. Bangkok Metropolitan area, Thailand. Intern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NTA). [3 June 2019]. (原始內容 (Interview)存檔於2019-06-03). 
  6. ^ Jitsomboon, Vipaporn. Traffic in Bangkok set to worsen in 2014, official warns. The Nation. 2012-12-17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5). 
  7. ^ Saengpassa, Chularat; Sarnsamak, Pongphon. New city plan 'could ravage' the verdant Bang Krachao. The Nation. 2014-04-08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友情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