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渠 (內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的一条灌溉渠

民生渠,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的一條灌溉。最初是中華民國綏遠省1928年開始為開發土默川平原而興建的引灌溉工程,1931年6月舉行竣工典禮。經過多次改擴建後,如今民生渠自包頭市東河區磴口通過揚水站引黃河水,至土默特右旗大城西村分出躍進渠前也稱總幹渠,向東橫穿土右旗後至土默特左旗西部的哈素海,經哈素海退水渠將黃河水重新匯入黃河。

歷史 編輯

民國時期 編輯

 
民生渠平面略圖

綏遠地區氣候乾燥,經常發生旱災。1921年之前,當地士紳便倡議在薩拉齊縣托克托縣開挖灌渠,並參照河套地區引水灌溉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加堅定要開挖灌渠的當地士紳聘請王同春勘測渠道一遍着手施工,但因政局變動和戰事影響,最終事與願違未能開工[1]

1926年開始,土默川平原連續三年大旱[2],因降雨量稀少,大地龜裂,寸草不生,遭遇空前旱災,災民充斥,路有餓殍。因為旱災不見停止,地方人士發起開渠救災的呼籲[1]。1928年綏遠省成立,經首任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倡議,省政府於1928年7月成立救災賑務委員會,決定以工代賑在土默川平原開挖引黃河水灌溉的灌渠。原計劃以土法開渠,以「興修水利,為民謀生」定名為「民生渠」[3][4][5]。救災賑務委員會選派王同春等技術人員前往薩拉齊縣鐙口村一帶勘測渠道工程,經過兩次勘測,決定鐙口村附近黃河上開口,向東開挖97.5公里長幹渠,至高家野場(又稱後野場[1],今屬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境)入大黑河河道,而後折向東南經托克托縣入黃河,共需開挖土方540萬立方米,計劃灌田2.5萬頃。計劃開支工程費75萬元,工款來源包括平綏鐵路附加賑款,綏遠省煙畝罰款附加賑款,以及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閻錫山籌發的急賑等,合計集資20餘萬元,其中四分之一用於工賑(既開支民工工資)[2]。薩拉齊縣地形與河套地區不同,地高河低,引水困難,王同春等人多次實地勘測,選擇合理地形設計渠道,並立下木樁標誌[6]。1928年10月,組織2000餘名災民正式開工[7]。開工一年耗費工程款項六七萬元,因經費困難被迫停工[6][1]

1929年6月,經綏遠省政府、省建設廳派人多次與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商談,雙方簽訂《薩托民生渠合同》。商定由華洋義賑會墊款補助開鑿民生渠,從1929年7月1日起,由義賑會重組民生渠工程處主持民生渠施工;工程處主任由義賑會總幹事艾德敷擔任,總工程師由塔德擔任[8]。華洋義賑會沒有採用王同春原設計的渠道線路,重新設計渠道線路施工[6]。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職的新西蘭教育家路易·艾黎曾在1929年夏天利用假期去薩拉奇幫助華洋義賑會組織修建民生渠的工作[9][10]。1931年4月,因幹渠支渠難以按時完工,地方抽調駐軍4000人協助突擊施工。1931年6月22日,民生渠舉行竣工典禮,此時幹渠已基本建成[11],典禮由義賑會民生渠工程處主持,邀請全國各地賓客參加,因黃河當時的水位低,未能開閘放水[12]。1932年冬,大部分工程完成,自1928年開工以來工花費80餘萬元。共計興修幹渠約120餘里,渠口寬95尺,深12尺,底寬56尺,渠尾寬40尺,深1尺,底寬37尺,並興修橋樑12座[1]。1933年,虞振鏞出任中國華洋義賑會綏遠民生渠水利委員會委員兼總幹事[13]

因原設計欠當及施工質量低劣,加上管理不力,放水後渠道進水不暢,淤積嚴重,僅灌溉5萬餘畝,且經常發生決口[14],如1934年8月,民生渠因黃河漲水和山洪暴發被沖斷6處,周邊大片土地被浸泡兩月之久[15]。至1935年秋,黃河高水位時,民生渠曾灌田2000餘頃。後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續修建工作停頓[11]。1943年7月,侵華日軍調集重兵進攻黃河南岸達拉特旗境內的昭君墳等地,防守昭君墳及黃河南岸的國軍部隊派自衛軍五路司令郭長青率部渡過黃河,在包頭附近黃河北岸炸開決口,漫出的黃河水淹沒了民生渠南至河堤的大片土地,一直淹到托縣一帶[16]

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土默特右旗河流灌渠圖

1956年,修復民生渠臨時灌溉工程,1957年竣工[17]。1957年春、秋兩季便澆地0.94萬公頃[11]。經1956年至1957年的修複利用,民生渠仍為無壩自流引水,灌區用水需要得不到滿足[18]

1958年3月,薩拉齊縣政府決定開挖躍進渠和修建民生渠揚水站。躍進渠由民生渠管理所的雷有德和朱元鵬負責設計、施工,設計灌溉面積為2067萬公頃。自1958年3月10日開工,4月底完工,5月引水灌溉,動員民工1萬餘人,完成土方310萬立方米。躍進渠從民生渠口上游開口至大城西村與民生渠幹渠交叉,入哈素海泄洪渠,全長59.86公里。民生渠臨時電力揚水灌溉及自流灌溉擴建工程則由內蒙古水設院鄭文會、張蔭椿負責規劃設計,由內蒙古水利廳工程總隊負責施工,於1958年10月完工運行。在磴口鄉官地村建揚水站,安裝10台臥式混流水泵,總裝機365千瓦,淨揚程3.9~4.4米,總抽水流量3.2立方米每秒。引水口位於民生渠灌區引水口的東側,引水口進水涵洞下游100米處修建有沉沙渠2條,進水涵洞以南修建防洪堤1道。揚水幹渠佈設在民生渠灌區總幹渠的南側與總幹渠平行,從官地村至小巴拉蓋全長12.7公里,可以為民生渠灌區南一至六支渠北一、二支渠供水。同時,為增加民生渠灌區的流量,自流灌溉區的渠首段被擴寬,全長13公里,挖深0.5米,劈寬1米。進水流量從14.5立方米每秒增加到22立方米每秒,另外還新建2座節制閘和8座支渠進水閘。擴建後,設計自流灌溉面積為1萬公頃。後因黃河河道變遷,不能正常灌溉而被廢棄[18]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部的哈素海是土默川上的低洼地形成的湖泊,原本流經哈素海西南的民生渠在1962年被當地政府貫通到哈素海,為哈素海引入黃河水,形成了黃河水、天然降水、大青山溝水共同補給哈素海的情況,哈素海正式形成[19][20]

民生渠灌區在改擴建後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直管的鐙口揚水灌區[2],鐙口揚水灌區由總幹渠、民生渠、躍進渠和哈素海四個灌域組成[21]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綏遠省民生渠水利公會編. 綏遠省民生渠水利公會第一屆報告·緣起.1934
  2. ^ 2.0 2.1 2.2 土默川民生渠.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1-04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3. ^ 郭文達. 民生渠:今昔巨变见沧桑. 參考網. 2018-05-08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4. ^ 天瑩. 开发中的水利. 新華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5. ^ 李卉青; 邵華. 事与愿违:浅析绥远民生渠工程的结局. 內蒙古師大學報(哲社漢文版). 2007, 36 (5): 12-14. 
  6. ^ 6.0 6.1 6.2 【人物春秋】河神.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7. ^ 内蒙古大事记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8. ^ 内蒙古大事记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9. ^ 鄭庭海. 路易·艾黎红色故事:中国革命图景的缩影. 中國甘肅網. 2021-06-23 [2022-06-26]. 
  10. ^ 陳海. 山丹培黎学校:“为中国的黎明培养新人”. 隴東報. 2021-07-16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11. ^ 11.0 11.1 11.2 内蒙古自治区志·水利志·概述. 內蒙古區情網. 2017-03-24 [2022-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12. ^ 内蒙古大事记 民国20年(公元1931年).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13. ^ 虞振镛. 中國農業大學. 2022-06-06 [2022-06-26]. 
  14. ^ 塔德. 黃河網. [2022-06-17]. [失效連結]
  15. ^ 内蒙古大事记 民国23年(公元1934年). 內蒙古區情網.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16. ^ 【盟市园地】刘启焕巧做地下工作. 內蒙古區情網. 2014-11-04 [2022-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17. ^ 内蒙古水利. 全國水雨情信息網. 2020-04-09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18. ^ 18.0 18.1 民生渠的改造. 內蒙古區情網. 2020-02-16 [2022-06-30]. 
  19. ^ “塞外西湖”哈素海. 中國天氣網-呼和浩特日報. 2019-02-10 [2022-06-30]. 
  20. ^ 哈素海. 內蒙在線. [2022-06-30]. 
  21. ^ 內蒙古自治區鐙口揚水灌區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 包頭市人民政府. 2020-09-21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