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語族
波羅的語族是印歐語系下的一族語言,使用地區處於北歐波羅的海沿岸。
波羅的語族 | |
---|---|
使用族群 | 波羅的人 |
地理分佈 | 北歐 |
譜系學分類 | 印歐語系
|
分支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2 / 5 | bat |
– |
分類
編輯共分兩支:「西波羅的語支」(其下語言已全部滅亡)和「東波羅的語支」(目前仍在使用的此族語言都在其中)。雖同屬一族,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和普魯士語的區別很大,相互之間無法理解。普魯士語現已滅亡,是此族中最古老的語言。
分支
編輯地理分佈
編輯雖然波羅的海國家通常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但從語言上來講,愛沙尼亞語及立窩尼亞語隸屬於烏拉爾語系,和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及所有其他印歐語系語言都沒有迄今已知的聯繫。
現代波羅的語使用者普遍聚居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邊境處,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前蘇聯國家等地的移民群體也在使用。歷史上此語族使用範圍很廣:西至今日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口;東至今日白俄羅斯境內的第聶伯河,甚至可能延伸到莫斯科;南方可能延伸至基輔。此語族曾存在於這些地方的關鍵證據是,這些地區的「水文名稱」(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名字)都明顯帶有波羅的語族的特徵。一般可以根據水文名稱來判斷文化的傳播影響範圍,但不能測量岀具體時間。後來斯拉夫民族向南方和西方擴張、日耳曼民族向東方擴張,致使波羅的領土逐漸縮減至原來的一小部分。
歷史
編輯公元前13世紀左右,使用波羅的語前身語言的遠古印歐語系民族,在波羅的海海岸的南方地區定居。後來逐漸往海岸移居,與當地使用烏拉爾語的原住民(漁民和農民等)融和,這些原住民在不同程度上被波羅的民族同化。於是不同的方言之間漸行漸遠,轉化為不同的語言,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公元後第一個千年內。
古代歷史學家早在公元前98年就提到了各種波羅的部落,但第一次證實波羅的語的存在卻在1350年左右,證據是一本日耳曼語-普魯士語字典,名為「Elbing普魯士辭彙表」。1545年從一首讚美詩的翻譯證實了立陶宛語的存在;第一本立陶宛語印刷書出現在1547年,為Martynas Mažvydas編著的基督教教義問答手冊。1530年一首讚美詩中證實了拉脫維亞語;1585年出現了此語印刷版手冊。證實如此之晚的原因之一,在於波羅的民族比其他所有歐洲民族抵抗基督教化的時間都要久,所以書面文獻出現很晚,他們的語言也基本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
13世紀時,日耳曼國家在當時的普魯士地區成立,很多波羅的語族之普魯士人遷徙,普魯士人也慢慢被同化,到17世紀末時,普魯士語已經滅亡。
1569-1795年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期間,官方文獻由波蘭語、羅塞尼亞語和拉丁語書寫,而立陶宛語通常是平民日常口頭使用。
同其他印歐語系語言的關係
編輯語言學者對波羅的語言有很濃厚的興趣,因為此族語言保留了很多古語特徵。學術界相信這些特徵在原始印歐語的早期就已經存在。
一些已經滅亡的波羅的語言幾乎沒有書面文獻存在,只能從古代歷史學者或人名地名中推斷;此族下所有語言(包括現存的)的書面形式都相對出現得很晚,這兩個主要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一起阻礙了對波羅的語族歷史的研究,使學術界對此族語言在印歐語系中的地位爭論不休。
一些語言學家相信波羅的語言從印歐語系中單獨分裂岀來;而另一些人認為它和斯拉夫語族或日耳曼語族有共同的祖先,應該稱作波羅的-斯拉夫語或波羅的-日耳曼語。也有一些人將波羅的語和地理距離較遠的阿爾巴尼亞語、達契安語和色雷斯語等聯繫起來。
後來也有人認為,波羅的語族這個分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東西波羅的語有不同的祖先,後來才匯合到了一起。
參見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約瑟夫·帕什卡,原始波羅的語和波羅的語言(1994)
- 立陶宛語言學(1955-2004)有關現代和古代波羅的語言的文章
- 英文維基條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Ernst Fraenkel (linguist), Die baltischen Sprachen, Carl Winter, Heidelberg, 1950;
- Joseph Pashka, Proto Baltic and Baltic languag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94)
- Lituanus Linguistics Index (1955–2004) provides a number of articles on modern and archaic Baltic languages.
- Mallory, J.P. (1991). In Search of the Indo-Europeans: Language, Archaeology and Myth.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Ltd. ISBN 0-500-27616-1
- Algirdas Girininkas. The monuments of the stone Age in the Historical Baltic region. In Baltų archeologija, N.1, 1994 (English summary, p. 22). ISSN 1392-0189
- Algirdas Girininkas (1994). Origin of the Baltic culture. Summary. In Baltų kultūros ištakos, Vilnius, "Savastis", p. 259. ISBN 9986-420-00-8
- Edmund Remys, General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various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ithuanian. Berlin, New York: Indogermanische Forschungen, Vol. 11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