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家

美國的全球自由指數評比機構

自由之家(英語:Freedom House)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非牟利機構,主要進行維護民主、保護人權、推廣政治自由、保護言論自由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倡議。[3] 自由之家的宗旨是「為全世界的民主和自由發出明確聲音與譴責獨裁專制的國家[4] [5][6][7]

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成立時間1941年10月31日,​82年前​(1941-10-31
創始人溫德爾·威爾基埃莉諾·羅斯福多蘿西·湯普森[*]雷克斯·斯托特[*]
類型研究機構 / 智庫
法律地位非牟利機構
總部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西北M街英語M Street (Washington, D.C.)1850號
坐標38°54′19″N 77°02′42″W / 38.9053674°N 77.0450779°W / 38.9053674; -77.0450779座標38°54′19″N 77°02′42″W / 38.9053674°N 77.0450779°W / 38.9053674; -77.0450779
官方語言
英語
主席
簡·哈曼英語Jane Harman[1]
總裁
米高·J·阿布拉莫維茲[1]
收入2021年
64,626,506美元[2]
支出2021年63,440,269美元[2]
員工數大約150人[1]
網站freedomhouse.org

自由之家自1973年開始所發佈的《全球自由度報告》評估了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政治自由公民自由程度,經常大量的被新聞媒體、記者、政治學家及政策制定者所引用與參考;《華盛頓郵報》報導,自由之家被認為是最具權威性的,常常在各種外交政策討論中被引用[8]。而自由之家的《新聞自由度報告英語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和《網絡自由度報告》則監督對記者的審查、恐嚇和暴力,以及公眾獲取信息的機會;這是自由之家其他報告中的典範。

機構歷史 編輯

自由之家成立於1941年10月31日。[9]:293 其創始人包括埃莉諾·羅斯福溫德爾·威爾基菲奧雷洛·亨利·拉瓜迪亞市長伊利沙伯·卡特·莫羅英語Elizabeth Cutter Morrow多蘿西·湯普森英語Dorothy Thompson[10] 喬治·菲爾德(George Field)、赫伯特·阿加爾英語Herbert Agar赫伯特·斯沃普拉爾夫·本奇喬治·巴里·福特英語George Barry Ford神父、羅斯科·德拉蒙德英語Roscoe Drummond雷克斯·斯托特英語Rex Stout。直至1967年宣佈退休之前,喬治·菲爾德一直擔任自由之家的執行董事。[11][12]

根據自由之家網站的描述,「自由之家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致力於支持和捍衛世界各地民主的組織。它於1941年在紐約正式成立,旨在推動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13] 事實上,當時美國已經有好幾個團體在積極支持美國參戰;而等到1941年初秋,這些組織的活動開始重疊,因此爭取自由委員會(Fight for Freedom Committee)開始尋求大規模合併的可能。喬治·菲爾德隨後構想了讓所有團體在一個屋檐下——自由之家——卻保持各自獨立身份的想法,以促進自由原則的具體應用。[9]:292

自由之家在紐約市的一棟建築內得以實體的形式出現,這也代表了該組織的最初目標。1942年1月22日,位於東51街32號的一處改建住宅作為中心開放,「所有熱愛自由的人都可以在這裏聚會、策劃他們的專案並互相鼓勵」。[9]:293 作為盟軍的禮物,這座擁有19個房間的建築還包括一套廣播設施。[10] 1944年1月,自由之家搬遷至西54街5號英語5 West 54th Street;這裏原本是羅伯特·雷曼英語Robert Lehman的舊居,後被他借給自由之家。[14][15]

自由之家贊助了當時一些有影響力的廣播節目,例如《自由之聲(The Voice of Freedom)》[16][17] 和《我們的秘密武器英語Our Secret Weapon》等。後者是一檔CBS電台系列節目,其內容旨在對抗軸心國短波廣播政治宣傳。時任作家戰爭委員會主席兼自由之家代表的雷克斯·斯托特英語Rex Stout會在該節目上反駁每周最有趣的謊言;而該節目由CBS新聞創始人保羅·懷特英語Paul White (journalist)擔任製作人。[9]:305[18]:529

到1944年11月的時候,自由之家計劃募集資金購買下一棟建築物,以當時剛剛離世的溫德爾·威爾基名字命名。[19][20] 1945年,自由之家買下了一棟位於西40街20號的雅致建築作為該組織的總部所在地;該棟大樓被命名為威爾基紀念大樓。[21][22][23]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正如其網站所述,「自由之家開始與20世紀的另一個極權主義威脅——共產主義作鬥爭……該組織的領導層堅信民主的傳播將是對抗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最佳武器。」[13] 自由之家支持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13] 同時它也支持約翰遜政府英語Presidency of Lyndon B. Johnson越南戰爭政策。[24]

自由之家強烈批評麥卡錫主義[13][25]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自由之家支持當時的美國民權運動,其領導層包括幾位知名的民權活動家;但同時它也批評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領袖們的反戰英語Opposition to United States involvement in the Vietnam War倡議。[26] 它支持安德烈·薩哈羅夫及其他的蘇聯不同政見者,同時它也支持波蘭團結工會運動。[27] 自由之家協助後共產主義社會建立獨立媒體、非政府智庫及選舉政治核心機構。[13]

自由之家將自己描述為「為全球民主和自由發出明確聲音」,它聲稱自己:

1967年,自由之家吸收了幾年前由愛德華·默羅所創建的美國圖書(Books USA),[29] 並將其作為與和平隊美國新聞署的合資企業。[30]

自2001年以來,自由之家一直支持參與挑戰塞爾維亞烏克蘭吉爾吉斯埃及突尼西亞和其他地方現有政權的公民。該組織指出,「從南非約旦,從吉爾吉斯印度尼西亞,自由之家與區域活動家們合作以支持公民社會;並致力於支持婦女權利、為酷刑受害者伸張正義、為記者和言論自由倡導者辯護,及協助那些在充滿挑戰的政治環境中努力促進人權的人們。」[13] 然而,對於拉丁美洲國家,其替代分類產生的結果與自由之家的其他結果截然不同。[31]

2001年,自由之家的收入還只有1,100萬美元,但卻在2006年激增至超2,600萬美元。[32] 增長資金的大部分來源是由於美國聯邦政府所提供資金的增加,這部分資金從1,200萬美元增加至2,000萬美元。[32] 美國聯邦政府資金在2007年降至1,000萬美元,但仍占自由之家總收入的80%左右。[32] 截至2010年,美國政府的撥款佔據了自由之家的大部分;[32] 不過這些撥款並非由政府指定用途,而是通過競爭程序進行分配。

機構組織 編輯

 
自由之家總部所在大樓
美國華盛頓特區杜邦圓環

自由之家是個非牟利機構,在全球擁有大約150名員工。[1] 其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但它在烏克蘭匈牙利塞爾維亞約旦墨西哥中亞地區等十幾個國家設有駐地辦事處。

根據自由之家的說明,其「董事會由傑出的商界和勞工領袖、前外交官、高級政府官員、學者和記者組成」;[1] 並且所有董事會成員都是美國公民。現任董事會成員包括高麗·亞美莉英語Goli Ameri(前外交官)、陳富洋英語Sewell Chan(記者)、米高·切爾托夫(前國土安全部長)、瑪西婭·法爾科英語Mathea Falco(藥物濫用預防與治療專家)、弗朗西斯·福山(經濟學家)、妮娜·雅格布森英語Nina Jacobson(影視公司高管)等。[1] 而曾擔任過該組織的前任董事還有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珍妮·柯克帕特里克P·J·歐魯克塞繆爾·P·亨廷頓當勞·拉姆斯菲爾德保羅·沃爾福威茨史提夫·福布斯等人。

機構資金 編輯

根據自由之家2016年財務報表顯示,美國政府撥款約佔自由之家總收入的86%。[7] 下表顯示了2016年度資助了自由之家的組織和實體。[7]

資助組織或實體 資助金額
(單位:美元
資助佔比
美國政府 24,813,164 85.5%
國際公共機構 2,266,949 7.8%
公司或基金會 1,113,262 3.8%
個人捐助 1,113,262 2.8%

而在其後披露的2017年度財務報表中,該組織從美國政府獲得了29,502,776美元,占當年總收入的90%。[33] 2018年,美國政府向自由之家提供了35,206,355美元,占其年收入的88%。[34]

主要報告 編輯

全球自由度報告 編輯

 
依據自由之家《2021年全球自由報告》製作的2020年度全球各國的自由狀況分類圖。[35]
  自由   部分自由   不自由

自1972年以來,自由之家每年都會發佈《全球自由度報告》的調查研究,內容涉及全世界各國的民主自由程度。通過該報告,它評估當前狀況下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的分數,從1分(最自由)到7分(最不自由)。[36] 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的平均值在1.0到2.5之間的國家被認為是「自由」;值在3.0到5.5之間的狀態被認為是「部分自由」;值在5.5到7.0之間的狀態被認為是「不自由」。這些報告經常被新聞媒體、記者和政治學家在做研究時引用,而該份報告中涉及的排名與政治學家們所使用的其他幾份民主評級數據高度重合。[36]

新聞自由度報告 編輯

網絡自由度報告 編輯

其他年度報告 編輯

特別報告 編輯

其他活動 編輯

系統評估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Board & Leadership. 自由之家.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2. ^ 2.0 2.1 Freedom House Inc.. ProPublica.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3. ^ Cuba After Fidel - What Next?. 美國之音. 2009-10-31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4. ^ Freedom House Report: Asia Sees Some Significant Progress. 美國之音. 2010-01-11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5. ^ 2006 Freedom House Annual Report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1-16). 
  6. ^ Financial Statements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26). 
  7. ^ 7.0 7.1 7.2 Financial Statements Year Ended June 30, 2016 and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26). During the year ended June 30, 2016, the Organization was substantially funded by grants from the U.S. Government. Reduction of funding from the U.S. Government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pera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8. ^ 自由國家2019調查:敘利亞0分、西藏1分,美國過去8年「嚴重削弱」. 關鍵評論網. 2019-02-04 [202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華盛頓郵報》原文 
  9. ^ 9.0 9.1 9.2 9.3 John J. McAleer. Rex Stout: A Biography. Little, Brown. 1977 [2022-11-27]. ISBN 9780316553407. 
  10. ^ 10.0 10.1 Freedom House Will Open Soon. Waterloo Sunday Courier. 合眾國際社. 1942-01-11. 
  11. ^ George Field Collection of Freedom House Files, 1933-1990 (bulk 1941-1969): Finding Aid.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12. ^ Freedom House Statement on the Passing of George Field. 自由之家. 2006-06-01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3).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Our History. 自由之家.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14. ^ Freedom House Moves. 紐約先驅論壇報. 1944-01-07: 15A. ProQuest 1282804564. 
  15. ^ Freedom House Moves (PDF). 紐約時報. 1944-01-07: 20 [2021-05-22].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 
  16. ^ Voice of Freedom 1942 WMCA. 告示牌. 1942-04-11, 54 (15): 8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17. ^ Freedom House Records, 1933-2017.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18. ^ John Dunning英語John Dunning (detective fiction author). On the Air: The Encyclopedia of Old-Time Radi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22-11-27]. ISBN 9780195076783. 
  19. ^ A Willkie Memorial Building Is Planned by Freedom House: Midtown Structure Will House Groups Working for Causes He Served; Dedication Is Planned Oct. 8, 1945, First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紐約先驅論壇報. 1944-11-21: 18A. ProQuest 1283121658. 
  20. ^ Memorial Building for Willkie Planned (PDF). 紐約時報. 1944-11-21: 25 [2022-11-28]. ISSN 0362-4331. 
  21. ^ Field, George, 1904--.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2. ^ Series 3: Willkie Memorial Building, 1940-1987.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23. ^ Former Site of the Willkie Memorial Building. Starts and Fits.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24. ^ Johnson Is Backed By Freedom House On Vietnam Policy. 紐約時報. 1965-07-21: 3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The 'silent center,' mos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should be heard from on Vietnam, Freedom House said yesterday in a 'Credo of Support' for the Johnson Administration's policies in Southeast Asia. 
  25. ^ CURB BY CONGRESS URGED; Freedom House Seeks to Protect Citizens From Unfair Attack. 紐約時報. 1952-01-02: 18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The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 of Freedom House proposed yesterday that Congress revise its rules to 'protect citizens from unfair and unwarranted attack' by Sen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who shield themselves behind Congressional immunity. Asserting that the methods of political and personal attack exemplified in Senator Joseph R. McCarthy, Republican from Wisconsin, injured citizens both within and out of Government without just cause, the Freedom House statement said ... 
  26. ^ Edith Evans Asbury. FREEDOM HOUSE SCORES DR. KING; Says He Lends Mantle of Respectability to War Foes. 紐約時報. 1967-05-21: 26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Freedom House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Rev.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yesterday for lending his 'mantle of respectability' to an anti-Vietnam war coalition that includes 'well-known Communist allies and luminaries of the hate-America Left.' 
  27. ^ Solzhenitsyn and Sakharov Honored by Freedom House. 紐約時報. 1973-12-05: 6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Fifteen 'courageous dissenters' in the Soviet Union were chosen here yesterday as winners of the 1973 Freedom Award by the nonprofit private organization known as Freedom House. The organization, which describes itself as dedicate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free societies, cited the novelist Aleksandr I. Solzhenitsyn and the nuclear physicist Andrei Sakharov, 13 others and their 'unnamed colleagues.' 
  28. ^ Freedom House Annual Report 2002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4). 
  29. ^ Greg Barnhisel; Catherine Turner (編). Pressing the Fight: Print, Propaganda, and the Cold Wa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10: 135 [2022-11-28]. ISBN 97815584973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30. ^ Allen Kent英語Allen Kent. International Book Donation Programs.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olume 38 - Supplement 3. CRC Press. 1985-02-27: 239 [2022-11-28]. ISBN 9780824720384. 
  31. ^ Scott Mainwaring; Daniel Brinks; Aníbal Pérez-Liñán. Classificando Regimes Políticos na América Latina, 1945-1999. Dados. 2001, 44 (4): 645–687. ISSN 1678-4588. S2CID 15063406. doi:10.1590/S0011-52582001000400001. 
  32. ^ 32.0 32.1 32.2 32.3 Diego Giannon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aspec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democracy: the Freedom House case. Democratization. 2010, 17 (1): 68–97. doi:10.1080/13510340903453716. 
  33. ^ Freedom House Financial Statement 2017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3-06). 
  34. ^ Freedom House Financial Statement 2018 (PDF). 自由之家. [2022-11-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06). 
  35. ^ Freedom in the World Countries | Freedom House. 自由之家. [2020-06-26]. 
  36. ^ 36.0 36.1 Gretchen Casper; Claudiu Tufis. Correlation versus Interchangeability: The Limited Robustness of Empirical Findings on Democracy using Highly Correlated Datasetsi (PDF). 普林斯頓大學. 2003-05-21 [2022-11-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3-05-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