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吞併的波蘭領土

1939年納粹德國發動波蘭戰役,標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7天後,蘇聯軍隊入侵波蘭東部領土。而後,總面積達201,015平方公里,有着1329.9萬人口的波蘭東部領土被蘇聯佔領。蘇聯佔領區內的人口除波蘭人外,還有白俄羅斯人烏克蘭族等民族,此外還有捷克人立陶宛人猶太人等少數民族。

波蘭戰役期間雙方軍隊推進時所創建的臨時邊境。在蘇聯和德國達成外交協議後,臨時邊境很快被重新劃分

蘇聯佔領東波蘭領土後,很快將其分割併入到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領土內。1943年德黑蘭會議期間再劃分了歐洲領土,也令這種邊界分配在1945年後成為既成事實。蘇聯用德國東部領土補償這一領土劃分而對波蘭造成的損失,而代價是波蘭東部領土被蘇聯正式吞併。新成立的波蘭人民共和國政權將波蘭新接收到的德國東部領土稱為「收復的領土」。

1939年東波蘭波蘭人數量約為527.4萬,但經過1939-1945年納粹德國蘇聯和烏克蘭民族主義勢力的對其進行的種族清洗後,東波蘭波蘭人口僅剩180萬。二戰後波蘭領土小於戰間期的領土面積,減少約7.7萬平方公里,大致相當於比利時荷蘭領土面積總和。

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 編輯

 
秘密協定附加書

1939年8月24日清晨,蘇聯和納粹德國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稱為《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值得注意的是其條約內的「秘密議定」內容,而這是在1945年德國戰敗後才被披露的。[1]根據秘密議定書,劃分了雙方的勢力範圍,其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以及比薩拉比亞等被劃分給蘇聯。[1]

波蘭在其秘密議定書中被分割—納雷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以東的地區歸蘇聯所有,而西部則歸德國所有。[2][3]東波蘭的這些領土最初是在1918年至1921年的一系列戰爭(主要是波蘇戰爭)中被波蘭吞併的,城市中民族人口混雜,波蘭人和烏克蘭人是當地佔比最多民族,白俄羅斯人猶太人也是重要的少數民族。[4]而在農村地區的許多地方都有非波蘭人的民族人口,如南部是烏克蘭人為主,北部以白俄羅斯人為主。[5]

秘密協定也規定,毗鄰東普魯士的立陶宛劃分為德國勢力範圍,儘管1939年9月達成的第二份秘密協議將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區劃歸蘇聯。[6]根據新的秘密協定,立陶宛得以收回其在戰時被波蘭佔領的歷史首都維爾紐斯[1]

蘇聯吞併東波蘭(1939-1941) 編輯

 
一張蘇德瓜分波蘭的領土劃分地圖,可見其後蘇聯吞併的東波蘭領土被分配到立陶宛、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等蘇維埃共和國

截至1939年,波蘭和蘇聯的邊界是在1921年波蘇戰爭後的《里加和約》中確定的。[7]但之後,根據《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協定》的條款,在德國入侵波蘭西部兩周後,蘇聯也應對條約中劃定的分配給蘇聯的東波蘭領土發起進攻以協調入侵波蘭西部的德國軍隊。[1]

蘇聯入侵波蘭東部領土(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藉口是保護當地的佔多數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民族人口,而蘇聯對東波蘭的入侵又是在華沙已被圍困以及波蘭政府及其內閣正打算撤離之時所進行的。[8]

包括給予立陶宛領土的面積在內,蘇聯吞併的東波蘭領土總面積為201,015平方公里,其中有人口1329.9萬,波蘭人527.4萬,猶太人110.9萬。另有13.8萬波蘭人和19.8萬猶太人逃離德佔區,成為蘇占區的難民。[9]雙方瓜分波蘭的邊界在9月28日的《德蘇邊界條約》中最終確定,而其條約大部分內容是保密的。

佔領東烏克蘭後,蘇聯當局立即對佔領區展開蘇維埃化運動;體現在:對東波蘭的人口進行登記和居住在東烏克蘭的人口都於1939年11月被強加蘇聯公民身份,他們還必須上交波蘭第二共和國時期所獲得的證件以成為新的蘇維埃公民。那些沒有獲得蘇聯公民身份或拒絕接受公民身份的人都會被逮捕或驅逐出境。[10]1940年3月,蘇聯將自1939年9月開始就從西烏克蘭逃亡至東烏克蘭的難民進行驅逐。[10]1940年6月29日,蘇聯當局對這批約7-8萬人(其中猶太人約佔之中的84%)的難民驅逐出境,而這持續了一個多月。[10]

蘇聯在其佔領區組織表演性選舉,以令其吞併東波蘭合法化。[11][12][13]蘇聯佔領當局試圖抹去波蘭歷史與文化,收回波蘭貨幣,農業集體化,並將波蘭私人和國有財產國有化並重新分配。蘇聯當局為戰前為波蘭服務的人視為「反革命罪」,其活動視為「反革命活動」,並隨後大量逮捕波蘭公民。並對被關集中營中的囚犯展開長時間的審訊。蘇聯入侵波蘭初期,有23萬到45萬波蘭人被俘,其中一些後來被處決。[11][12][13]

1940年3月5日,根據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給斯大林的照會,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簽署一項命令,命令要求處決關押在被佔領的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的集中營與監獄的戰俘,[14]這些戰俘被稱為「民族主義者和反革命分子」,總共有大約22000人被處決,史稱「卡廷大屠殺」。[15][16][17][10]

1939-1941年間,居住在東波蘭的145萬人被蘇維埃政權驅逐,其中63.1%波蘭人,7.4%猶太人。[18]以前人們廣泛認為約有100萬波蘭公民被蘇聯當局驅逐或處決[19]但最近波蘭歷史學家根據對蘇聯檔案的調查,得出估計1939-1945年被蘇聯驅逐的人數約為35萬。[20] 安傑伊·帕茨科夫斯基(Andrzej Paczkowski)認為,在蘇聯被驅逐的100萬人中,波蘭人的死亡人數為9-10萬人,被蘇聯人處決的人數為3萬人。[21]

1920年波蘭吞併的維爾紐斯地區根據蘇聯-立陶宛互助條約歸還給立陶宛。[22]其他北部領土被劃歸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別拉斯托克州格羅德諾州新格魯多克州 (後更名為巴拉諾維奇州)、平斯克州維列伊卡州。而南部則被劃歸給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德羅戈貝奇州利沃夫州羅夫諾州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捷爾諾波爾州沃倫州

德國佔領東波蘭(1941-194)4 編輯

蘇佔東波蘭於1941年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中被納粹德國所奪取與佔領後,將其劃分如下:

1943-1944年期間,納粹德國當局對烏克蘭實施種族滅絕(被稱為伏爾加尼亞波蘭人大屠殺),估計有10萬人因此遇害,許多波蘭人被迫離開。1939年時,東波蘭地區的波蘭語和猶太語人口總數約為670萬。在戰爭期間,估計有200萬人喪生(其中120萬猶太人)。這些傷亡數據也被計算在波蘭戰爭損失數據中。而有200萬(其中25萬猶太人)成為難民前往波蘭或西方國家避難。戰後,有150萬人先前前往蘇聯的波蘭人在1945年後返回波蘭,而有120萬人則留在蘇聯。[23]俄國歷史學家Rostislav Evdokimov也將該地區的波蘭人和猶太人的戰爭損失計入蘇聯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24]

戰後 編輯

戰後,蘇聯再次吞併1939年入侵東波蘭時吞併的領土,但將納粹德國於二戰中併入到幾個總督轄區比亞韋斯托克普熱梅希爾歸還給波蘭。[25]而此時,西方盟國尚未知道1939年蘇德早以寇松線瓜分了波蘭。[26]

1944年7月蘇聯為追擊德軍重新進入波蘭後不久,流亡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波蘭總理與英國首相丘吉爾一齊飛往莫斯科,試圖以蘇聯所簽署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阻止蘇聯吞併波蘭。[27]而流亡波蘭政府提出願意割讓一些波蘭領土,但斯大林卻拒絕了,斯大林告訴他,他允許流亡政府戰後加入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28]不久,同盟國之間在雅爾塔會議上勉強達成一項協議,蘇聯將被准許吞併他們在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中吞併的波蘭部分,但必須割讓德國東部領土以補償給波蘭。在雅爾塔上達成的協議隨後在波茨坦會議上得到進一步的確認。[28] 此後,東波蘭就被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28]

1945年8月16日,當時共產黨主導的波蘭政府與蘇聯簽署邊界條約,正式割讓這些領土。根據1931年波蘭人口普查英語Polish census of 1931數據,被蘇聯吞併的領土的總人口(不包括1945年歸還波蘭的部分)估計有10,653,000人。1939年,增加到約1160萬。若按語言組成統計,則說烏克蘭語的人佔37.1%,波蘭語36.5%,白俄羅斯語15.1%,意第緒語8.3%,其他3%。若按宗教信仰來統計,則信仰東正教的人佔31.6%,羅馬天主教30.1%,烏克蘭希臘天主教26.7%,猶太教9.9%,其他1.7%。[29][30]1944年到1952年,烏克蘭起義軍(UIA)一直在進行反共產主義的武裝鬥爭,因為烏克蘭起義軍與蘇聯駐軍的低烈度衝突,蘇聯政府便從這些領土上驅逐了近60萬人,驅逐過程中,有17萬當地居民在戰鬥中被殺害。[31]

1951年,根據蘇聯-波蘭領土交換協定,雙方在邊界交換了約480 km2(185 sq mi)的領土。[32]

另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Text of the Nazi-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xecuted August 23, 1939
  2. ^ Wilson Center, Secret Texts of the Molotov-Ribbentrop Non-Aggression Pact, 193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Internet History Sourcebooks. sourcebooks.fordham.edu.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4. ^ Trela-Mazur, Elżbieta. Sowietyzacja oświaty w Małopolsce Wschodniej pod radziecką okupacją 1939-1941. Sowietyzacja oświaty w Małopolsce Wschodniej pod radziecką okupacją 1939-1941. Wyższa Szkoła Pedagogiczna im. Jana Kochanowskiego. 1998 [2022-03-04]. ISBN 978-83-7133-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波蘭語). 
  5. ^ Jan Tomasz Gross, Revolution from Abroad, pp. 4, 5, Princeton, 2005, ISBN 0-691-09603-1 (Google books lin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Christie, Kenneth, Historical Injustice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Eastern Asia and Northern Europe: Ghosts at the Table of Democracy, RoutledgeCurzon, 2002, ISBN 0-7007-1599-1
  7. ^ K. Marek.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of States i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Librairie Droz 1968. pp. 419-420.
  8. ^ The Avalon Project : Nazi-Soviet Relations 1939-1941. web.archive.org. 2007-04-30 [2022-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30). 
  9. ^ Gross, Jan Tomasz. Revolution from abroad : the Soviet conquest of Poland's western Ukraine and western Belorussia Expande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p17 [2022-03-04]. ISBN 0-691-09603-1. OCLC 48500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10. ^ 10.0 10.1 10.2 10.3 Remembranc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cision to commence investigation into Katyn Massacre.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 [2022-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波蘭語). 
  11. ^ 11.0 11.1 Contributing writers. Stosunki polsko-białoruskie pod okupacją sowiecką [Polish-Byelorussian relations under the Soviet occupation]. Internet Archive. Bialorus.pl. 2010 [26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May 2010. 
  12. ^ 12.0 12.1 Marek Wierzbicki. Polacy i białorusini w zaborze sowieckim: stosunki polsko-białoruskie na ziemach północno-wschodnich II Rzeczypospolitej pod okupacją sowiecką 1939–1941. Volumen. 2000 [2022-03-04]. ISBN 978-83-7233-1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13. ^ 13.0 13.1 Bernd Wegner. From Peace to War: Germany, Soviet Russia, and the World, 1939–1941. Berghahn Books. 1997: 74 [26 December 2014]. ISBN 1-57181-8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5). 
  14. ^ Brown, Archie.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Harper Collins. 2009-06-09: p140 [2022-03-04]. ISBN 978-0-06-18854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英語). 
  15. ^ Marek Jan Chodakiewicz (15 January 2011). "Nieopłakane ludobójstwo (Genocide Not Mourned)". Rzeczpospolita. Retrieved 28 April 2011.
  16. ^ Goldman, Wendy Z. (2011). Inventing the Enemy: Denunciation and Terror in Stalin's Russi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19196-8. p. 217.
  17. ^ Snyder, Timothy (27 January 2011). "Hitler vs. Stalin: Who Was Wors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p. 1, paragraph #7. Retrieved 12 June 2012.
  18. ^ Mazal Holocaust Collection, Tadeusz. Poland's holocaust : ethnic strife, collaboration with occupying forces and genocide in the Second Republic, 1918-1947.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8 [2022-03-04]. ISBN 0-7864-0371-3. OCLC 371952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19. ^ Franciszek Proch, Poland's Way of the Cross, New York 1987. P.146
  20. ^ Project In Posterum: European WWII Casualties. www.projectinposterum.org.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21. ^ )., Paczkowski, Andrzej (1938-. Pół wieku dziejów Polski. Wydawnictwo Naukowe PWN. 2007. ISBN 83-01-14487-4. OCLC 749485346. 
  22. ^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Ed. Edvardas Tuskenis , 編.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9: 168–176. ISBN 0-312-22458-3. 
  23. ^ Krystyna Kersten, Szacunek strat osobowych w Polsce Wschodniej. Dzieje Najnowsze Rocznik XXI– 1994, p. 46 & 47
  24. ^ Evdokimov, Rostislav; Rossiĭskai︠a︡ akademii︠a︡ nauk. Otdelenie istorii; Nauchnai︠a︡ konferent︠s︡ii︠a︡ "Li︠u︡dskie poteri SSSR v Velikoĭ Otechestvennoĭ voĭne". Li︠u︡dskie poteri SSSR v period vtoroĭ mirovoĭ voĭny : sbornik stateĭ. Sankt-Peterburg: Izd-vo "Russko-Baltiĭskiĭ informat︠s︡ionnyĭ t︠s︡entr BLIT︠S︡". 1995: p.84. ISBN 5-86789-023-6. OCLC 34747855. 
  25. ^ "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The Population of Poland Ed. W. Parker Mauldin, Washington, 1954 p. 140
  26. ^ Nick Shepley. Hitler, Chamberlain and Munich: The End Of The Twenty Year Truce. Andrews UK Limited. 2015: 69 [2022-03-05]. ISBN 978-17833310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8). 
  27. ^ Wettig 2008,第47頁
  28. ^ 28.0 28.1 28.2 Wettig 2008,第47–8頁
  29. ^ "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The Population of Poland Ed. W. Parker Mauldin, Washington, 1954 pp. 148–149
  30. ^ Marcus, Joseph.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Jews in Poland, 1919-1939. Walter de Gruyter. 1983 [2022-03-05]. ISBN 978-90-279-323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 (英語). 
  31. ^ Vadim Erlikman. Poteri narodonaseleniia v XX veke : spravochnik. Moscow 2004. ISBN 5-93165-107-1 pp. 22 & 34
  32. ^ Grenville, John Ashley Soames.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1914-1973: A History and Guide with Texts. Methuen. 1974: p572 [2022-03-05]. ISBN 978-0-416-0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英語). 

書籍 編輯

  • Nekrich, Aleksandr Moiseevich; Ulam, Adam Bruno; Freeze, Gregory L., Pariahs, Partners, Predators: German–Soviet Relations, 1922–1941,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231-10676-9 
  • Piotrowski, Tadeusz, Poland's Holocaust: Ethnic Strife, Collaboration with Occupying Forces and Genocide in the Second Republic, 1918-1947, McFarland, 2007, ISBN 978-0-7864-2913-4 
  • Roberts, Geoffrey, Stalin's Wars: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 1939–1953,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300-11204-1 
  • Wettig, Gerhard, Stalin and the Cold War in Europe, Rowman & Littlefield, 2008, ISBN 978-0-7425-5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