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法国作家小仲马小说

茶花女》(法語:La Dame aux camélias),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小說之一,於1848年出版。小說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淒婉的愛情故事。

《茶花女》
原名La Dame aux camélias
作者小仲馬
類型小說
語言法文
故事背景地點巴黎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出版時間1848年
出版地點布魯塞爾
媒介Print
規範控制
ISBNNA

小說背景 編輯

 
瑪麗·杜普萊西

小仲馬早年想躋身文壇,但是總是差強人意,因此他想打名妓瑪麗·杜普萊西(Marie Duplessis)的主意,便開始蒐集寫作的素材。在瑪麗患肺病咳血期間,他就開始醞釀小說《茶花女》,小仲馬一生中都不斷地為此懺悔。

1842年小仲馬在「綜藝劇院」(Theatre des Varietes)遇見一位美女瑪麗·杜普萊西,「個子高高的,身材苗條,有烏黑的頭髮,臉色白裏透紅。她的頭型生得小巧玲瓏,一雙細長的、像日本女人似的眼睛又黑又亮,顧盼自如,衍生出無限風情。」即後來《茶花女》中瑪格麗特的原型,瑪麗·杜普萊西生於1824年,一個諾曼地的鄉村,原名是若絲‧阿爾豐西娜‧普勒絲(Rose Aphonsine Plessis),其父母離異,瑪麗15歲時便前往巴黎學做裁縫,十六歲當起交際花,改名瑪麗·杜普蕾絲。她喜愛華服珠寶,也偏愛茶花,逸樂淫亂的的環境讓瑪麗染上了肺結核。阿爾芒絲·布拉特是瑪麗在瑪德蘭路15號住所的鄰居,第一次相會便是由阿爾芒絲帶小仲馬去見的瑪麗。

小仲馬對瑪麗一見鍾情。一日,小仲馬在她的房間裏,發現她正在咳血,不斷地勸說瑪麗要保重身體。不久以後,瑪麗便成了小仲馬的情人。小仲馬的父親曾問他說:「你同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同情她?」但是他對瑪麗不肯退出上流聲妓事業的行為表示憤怒。有一天,小仲馬發現了瑪麗與一位名叫愛德華的年輕人來往的書信。1845年8月30日深夜,他與瑪麗寫了絕交書,書上稱:「且讓我們一起遺忘,你忘掉一個你應該不會關心的名字,而我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從此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不久,小仲馬隨大仲馬去西班牙旅行。後來瑪麗肺病沉重,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1847年2月3日,瑪麗病逝於巴黎,死時年僅二十三歲,後葬於蒙馬特公墓裏第15墓區。小仲馬得知此事後悲痛萬分。1847年6月,小仲馬開始閉門寫作,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使他一舉成名。

1852年小仲馬的話劇《茶花女》初演時,大仲馬正在布魯塞爾過着短期的流亡生涯,小仲馬給他的電報上說:「第一天上演時的盛況,足以令人誤以為是您的作品。」大仲馬回電說:「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小說情節梗概 編輯

全書是由作者對故事中男主角阿爾芒・杜瓦爾的回憶記敘而成。以倒敘的手法開頭,從女主角瑪格麗特・戈蒂埃去世後開始,因緣際會下作者認識了阿爾芒,日後阿爾芒將回憶口述給作者,使他能夠寫出這篇故事。

貧苦的鄉下姑娘瑪格麗特・戈蒂埃來到法國巴黎開始了風塵生涯,花容月貌的她被巴黎的貴族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交際花」,因為她隨身的妝扮總是綴飾着她最喜愛的茶花,被世人稱作「茶花女」。瑪格麗特因為罹患肺病巴涅爾治療療養院裏遇到一位貴族小姐,後者的身材相貌和瑪格麗特相似,因肺結核第三期不久便過世了,貴族小姐的父親摩里阿龍公爵偶然發現酷似他女兒的瑪格麗特,便收其為義女。公爵答應負擔瑪格麗特的全部生活費用,只要她能放棄繼續賣笑。但瑪格麗特身不由己,公爵便將資助減少了一半,瑪格麗特入不敷出,欠下幾萬法郎的債務。

在一天晚上的歡場中,鄰居勃呂當斯帶來的兩個青年其中之一阿爾芒・杜瓦爾 瘋狂地愛上了瑪格瘋麗特。瑪格麗特生病的一年間,阿爾芒每天來探問病情,卻不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呂當斯向瑪格麗特轉述了阿芒對她的一片痴情,她極感動。一天,瑪格麗特吃飯時病情突然發作,阿爾芒關切地勸她不要這樣戕害自己,並向她表白愛情,他暗戀了她三年。瑪格麗特原已淡漠的心靈動了真情,她送給阿爾芒一朵茶花,表示以身相許。

阿爾芒真摯的愛情,激發了瑪格麗特對純樸生活的熱望,她決心擺脫沉淪的巴黎交際花生活,和阿爾芒到鄉下隱居。她計劃獨自籌一筆錢,支開阿爾芒。然而阿爾芒出門時恰巧碰上瑪格麗特過去的情人,頓時起疑。他激憤地給瑪格麗特寫了封信,說他不願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他將離開巴黎。然而對阿爾芒來說,瑪格麗特是他整個的希望和生命,因此,他沒有離開巴黎,他跪着請求愛人原諒他,瑪格麗特對阿爾芒也真情表白:「你是我在煩亂孤寂的生活中所呼喚的人」。經過周折,兩人在巴黎郊外租了一間房子。然而公爵知道後,把瑪格麗特的經濟來源都斷絕了。她背着愛人典當了自己的首飾、車馬來換取生活費用。阿爾芒知道後,打算變賣一筆母親留給他的遺產,以還清愛人的債務。

阿爾芒收到經紀人要他去巴黎簽字的信,為此離別愛人,但其實那封信是阿爾芒的父親、稅務局長杜瓦爾先生寫的,他騙阿爾芒離開,然後找到瑪格麗特,告訴她:他的女兒、阿爾芒的妹妹要與一個體面家庭的公子訂婚,然而對方家庭聽到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關係後表示:如果阿爾芒不和這種風塵女子斷絕關係,就要退婚。瑪格麗特痛苦地哀求杜瓦爾先生:讓她與愛人阿爾芒斷絕關係,就等於要她的命。可杜瓦爾先生毫不退讓,瑪格麗特只好做出選擇,向杜瓦爾先生起誓與阿爾芒絕交。

瑪格麗特非常悲傷地給愛人寫了絕交信,返回巴黎恢復昔日的糜亂生活。她接受了瓦爾維勒男爵的追求,男爵幫她還清了所有債務。阿爾芒收到絕交信後懷着痛苦的心情隨父親回到家鄉,但是阿爾芒仍深深地思戀着瑪格麗特,又失魂落魄地來到巴黎。為了報復愛人的「背叛」,阿爾芒找到了瑪格麗特並處處讓她難堪。瑪格麗特面對愛人的誤會,傷心地勸他忘了自己,永不再見。阿爾芒卻要她一同私奔緊緊守着他們的愛情。瑪格麗特說她已經起過誓,她不能那樣做;而阿爾芒則誤以為這是她和男爵的海誓山盟,便氣憤地離去。瑪格麗特深受刺激,昏倒在地。她身心俱疲,一病不起。阿爾芒離開了法國。臨死前,瑪格麗特的債主們紛紛上門,催逼還債。債務法庭執行官奉命查封了她的全部財產,只等她死後就拍賣還債。彌留之際,瑪格麗特不斷地呼喊着愛人的名字,「眼裏淌下無聲的眼淚」,她最終也沒能再見愛人一面。

瑪格麗特死後,只有一個好心的鄰居米利協助她入殮。阿爾芒重回巴黎後,米利將茶花女的一本日記交給了他。至此,阿爾芒才知道了她真摯的心靈。日記中寫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就會顯得越加崇高。」阿爾芒閱畢瑪格麗特生前的日記本,懷着無限的悔恨與惆悵,偕同作者拜訪瑪格麗特的債主和朋友,為愛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茶花。作者陪同阿爾芒拜訪杜瓦爾先生和阿爾芒的妹妹布朗什,和阿爾芒離別返回巴黎,帶着對瑪格麗特的敬意將這段故事撰寫成書以告誡世人。

其他相關作品 編輯

 
《茶花女》,阿爾豐斯·慕夏,1896年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林紓王壽昌合譯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光緒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廬刊行。是中國介紹西洋小說的第一部,一時風行全國。各版本譯文比較如下:

歌劇《茶花女》 編輯

著名作曲家威爾第根據小仲馬的這部小說改編的歌劇《茶花女》(La traviata)。

荷里活電影 編輯

荷里活多度根據該小說改編成電影,其中較著名的有《茶花女英語Camille (1936 film)》(Camille)。其他改編版本包括了波蘭的版本茶花女 (1994年電影)

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 2001)中的愛情情節取材於小仲馬的這部小說。

註釋 編輯

  1. ^ 林紓:《巴黎茶花女遺事》第5頁,商務印書館1981年出版。
  2. ^ 王振孫譯《茶花女》第10頁,外國文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