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5年4月15日

熱帶氣旋可辛尼是2002年5月西南印度洋第一場強度達到熱帶氣旋標準並實現登陸的風暴,也是活躍程度相當高的2001-2002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期間最後一場獲得命名的風暴,源於5月2日赤道附近的一條低壓槽,該低壓槽經馬登-朱利安振盪增強,已經催生出另外3場風暴。系統起初向東南移動,之後因受逐漸增強的高壓脊影響轉向西南。5月6日,可辛尼強化成熱帶氣旋,之後又出現減弱,氣象部門預計系統不會再度增強。但到了5月9日,可辛尼已發展出風眼並重新增強至熱帶氣旋標準,達到風力時速130公里的最高強度後從安齊拉納納東南方向約60公里吹襲馬達加斯加。可辛尼在穿越馬達加斯加期間逐漸減弱,之後轉向南下再度襲擊該國,然後在5月11日逐漸消散。馬達加斯加普降暴雨,第2大城市圖阿馬西納在3天時間內的總計降雨量達891毫米。該國東部因暴雨引發多場泥石流和洪災,水稻玉米作物受到破壞,約5000人無家可歸。全國至少33座橋樑被毀,許多道路受損,還有33人遇難,1200人受傷。氣旋吹襲之時,馬達加斯加正陷入政治危機,該國2001年總統大選的兩大候選人都宣稱自己獲勝,在選舉中落敗的在任總統宣佈遷都圖阿馬西納,動盪的政治環境對救災工作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