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綏號淺水炮艦

利綏號淺水炮艦,原名祖國號[註 2](德語:SMS Vaterland),是一艘淺水炮艦,原為德國青島級淺水炮艦德語Tsingtau-Klasse的2號艦。本艦命運坎坷,屢易其主:建成後隸屬於德意志帝國海軍德國東亞分艦隊,在中國內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中國所俘獲,以「利綏」之名加入中國海軍,曾一度被蘇軍空襲擊沉,復打撈修復繼續使用。日本建立滿洲國後,捕獲了本艦,後又轉交給滿洲國,最終被蘇軍捕獲。

SMS Vaterland
利綏 Li Sui
利綏 Risui
利綏號淺水炮艦
概觀
艦種巡邏艦
艦級青島級淺水炮艦德語Tsingtau-Klasse
製造廠 德意志帝國埃爾賓希肖造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
下訂1902年
動工1903年
下水1903年8月26日[1]
服役祖國:1904年5月28日建成服役
結局祖國:1917年由中國軍隊捕獲
利綏(中華民國):1932年由日軍捕獲
利綏(滿洲國):1945年8月22日由蘇軍捕獲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祖國:168噸[1]
利綏:170噸[2]
滿載排水量祖國:280噸
全長158英尺(48.2米)[3]
全寬26.3英尺(8.0米)[3]
吃水2英尺(0.6米)[3]
燃料85噸
鍋爐燃煤鍋爐2座
動力蒸汽機2台
2軸推進
功率1,300匹指示馬力(969千瓦特)
最高速度理論:13(24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2,500海里(4,630公里)/15(28公里每小時)
乘員45人[3]
武器裝備祖國
88毫米30倍徑艦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1門
50毫米40倍徑艦炮英語5 cm SK L/40 gun1門
機槍2門[4][註 1]
利綏(1929年):
4英寸(102毫米)4磅艦炮英語QF 4-inch naval gun Mk XIX1門
3英寸(76毫米)3磅艦炮英語QF 3-inch 20 cwt1門
機槍2門[2]
裝甲司令塔12毫米
水線8毫米[1]

本艦德國艦名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選擇,用以提醒在華德國人勿忘祖國。中華民國捕獲後,中文名「利綏」的拉丁轉寫在西方資料中有不同的寫法:民國時期從中文而拼寫為Li Sui,滿洲國時期從日文而拼寫為Risui[4]

設計和概述 編輯

本艦和姊妹艦青島號德語SMS Tsingtau類似,都是為了適應內河航行而設計,干舷極低。

本艦艦體及上層建築共分為9段進行建造,各艙段依靠螺旋槳傳動軸連接起來。動力裝置為兩台直立三段膨脹式蒸汽機。艦上還配備了一台額定67伏、5千瓦的發電機組。[4]

本艦1903年8月26日建成下水[1]。1904年2月由漢堡-美洲航運公司的汽輪比斯格拉維亞號(Bisgravia)運往中國,在上海重新組裝好,1904年5月28日投入使用。

艦歷 編輯

 
祖國號的模型

德國海軍時期 編輯

祖國號在中國多次在長江及洞庭湖鄱陽湖等地執行任務。1905年12月18日上海一帶發生暴動,德軍派出祖國號、虎號德語SMS Tiger (1899)[註 3]兩艘炮艦運載陸戰隊登陸進行行動。

1907年4月,祖國號前往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5月4日與英國雲雀號(HMS Woodlark)、丘鷸號(HMS Woodcock),以及法國炮艦奧利號(Orly)會合。其後祖國號與雲雀號一起到達正在發生騷亂的萬縣,期間祖國號救出了一名德國傳教士。由於中國的局勢日益動盪,德國海軍部認為德國海軍有必要在中國內陸長期保持存在,因此從1907年7月起祖國號一直在重慶一帶逗留,時間長達22個月。1908年祖國號一度經岷江前往成都

1910年宜昌發生暴亂,5月祖國號一度前往當地,後返回上海進行維修。1911年動亂持續,祖國號、美洲虎號德語SMS Jaguar[註 3]大沽號德語SMS Taku[註 4]、魚雷艇S-90號德語SMS S 90前往漢口,直到5月為止。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祖國號再度來到漢口進行監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8月18日,祖國號在南京系留[6]。艦員們經陸路抵達青島,加入輔助巡洋艦鸕鶿號德語SMS Cormoran (1909)[註 5],祖國號上僅留下少量人員作為警衛。其後德國海軍將祖國號出售給一家私人空殼公司以試圖保存艦艇,並將其改名為國父號(Landesvater[6]。本來德方想保留艦上武器,但英國駐華公使態度強硬,表示將會以英國軍艦進行攻擊,德方被迫拆除全部武裝丟入長江[7]

中國海軍時期 編輯

1917年中華民國對德宣戰,隨後捕獲了國父號,並將其改名為「利綏」加入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中國海軍為利綏號重新配備了武器[7]

1918年5月,北京政府海軍部視察[註 6]王崇文前往黑龍江、松花江進行勘察,並着手準備在哈爾濱成立江防司令部。海軍內同意從第二艦隊中選調炮艦江亨號、利捷號(原德國海軍水獺號德語SMS Otter (1909))和利綏號,以及武裝拖輪利川號北上[8]。利捷號、利綏號是平底船,吃水又淺,而路途遙遠,恐遭風浪,於是兩艦在江南造船所進行改裝,用木板和水泥加高船舷,再在艙面用木板箍成半圓筒形;另外選派1,000多噸的運輸艦靖安號進行拖帶[9]

出發日期選定為風浪較小的夏末秋初,從上海前往東北,穿過俄羅斯駛回中國境內。1919年7月21日,艦隊從吳淞口出發,以靖安號艦長甘聯璈為隊長,歷10餘天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舊稱海參崴)。8月24日艦隊出港,抵達庫頁島的一個小港灣。白俄事前拆除了航標,又禁止當地領港員進行引導,艦隊被迫困在當地10多天。當地華僑集資購買食品、補給送往艦隊處,並協助聘請領港員,艦隊9月中旬方才抵達尼古拉耶夫斯克(中文舊稱廟街)。此後靖安號自行返航回國,艦隊指揮改為江亨號艦長陳世英海軍中校繼續前進[9]。但艦隊在前往哈巴羅夫斯克(中文舊稱伯力)時,遭到白俄高梅科夫少將的炮兵襲擊,被迫退回尼古拉耶夫斯克。中國政府與白俄當局進行交涉無果,艦隊只能滯留當地過冬[10]

1920年初,紅軍游擊隊攻入尼古拉耶夫斯克,旋即與當地留守的日本干涉軍發生戰鬥。日軍拼死抵抗,裝備不足的游擊隊轉而求助於滯留的中國艦隊,借用艦炮及炮彈若干,此即廟街事件(日方稱尼港事件)[10]。此事震動日本國內,日本方面指責利綏號直接參與了戰鬥,對日本兵營進行炮擊[11],北京政府否認這一指控[註 7]。4月解凍後日本海軍軍艦包圍了中國艦隊,而中國軍艦一邊戒備,一邊也做好了自沉的準備[12]。雙方僵持不下時,10月紅軍在遠東取得重大進展,日軍只能撤退至哈爾濱,中國艦隊總算得以繼續前進[13]。江防艦隊到達後對各艦負責的航段進行了分配,其中利綏號巡防佳木斯至三姓的河道[14]

1922年,奉系與北洋中央政府的關係日趨緊張,而此時江防艦隊已欠餉10個月、靠典當庫存衣物勉強維持運作。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前,東北軍總參謀楊宇霆遊說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少將司令王崇文,後者只好歸順奉系,成為了奉系的東北海軍的一部分。[15]

1925年冬,原江防司令公署參謀長、兼利綏號艦長尹祖蔭出任江防艦隊司令。[16]

1927年,奉系趁着控制了北京政府之利,將原東北海防艦隊、東北江防艦隊以及原渤海艦隊組建為海軍聯合艦隊。利綏號在名義上重歸北京政府中央海軍。[17]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易幟。利綏號名義上成為南京政府海軍的一部分。[18]

1929年中東路事件爆發,10月12日05:30蘇聯阿穆爾河區艦隊9艘軍艦(旗艦雪兒諾夫號、列寧號、杜洛斯基號、克拉士諾芝納錦號、別得諾達號以及另外4艘武裝艦艇。另一說為紅色東方號、孫中山號、列寧號、紅旗號等數艦[7])對駐紮在同江的利綏號、利捷號等中國軍艦發動攻擊。9時蘇聯空軍發起了空襲。蘇聯軍艦迅速命中利綏號,摧毀了艦艏火炮,6人當場戰死。利綏號奮力還擊,但並未對蘇軍艦艇造成太大損傷。交戰中蘇軍擊沉中國海軍4艘艦艇、捕獲1艘,利綏號在付出慘重人員傷亡後脫離戰鬥撤至富錦。10月下旬蘇軍再次進行空襲,將利綏號擊沉。[7][19]

1930-1931年期間,東北軍陸續打撈起江防艦隊損失的各艦,並在哈爾濱進行修理[20]。利綏號可能就是在這段時間被打撈出水,並進行修復。

結局 編輯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策劃成立了滿洲國[7]。1932年2月3日,日軍進攻哈爾濱,江防艦隊派出炮隊上岸支援,但哈爾濱還是在2月5日失守。江防艦隊因江面封凍,無法退避,因此在2月15日集體向日軍投降。利綏號也在此列[註 8]。3月1日滿洲國成立,5月28日江防艦隊改名為滿洲國海軍江防艦隊[21]

利綏號在江防艦隊投降時所有武器都已經被拆除,懷疑可能是江防艦隊官兵在投降前就拆走了武器交給了抗日武裝。日本將利綏號拖到哈爾濱進行修理並重新武裝,配備77毫米炮1門、76毫米高射炮1門、7.7毫米機槍1挺,作為江防艦隊成立之初火力最強的軍艦,擔任江防艦隊旗艦。同時日方又在主甲板中部舷側安裝裝甲舷牆,以防範陸地上的射擊[21]

1939年2月,滿洲國江防艦隊不再受日本海軍指導,而改由關東軍進行率領,改名為江上軍編入陸軍[22]。利綏號作為江上軍較大的艦艇編入江防艇隊序列內[23]。這之後數年間利綏號的記載比較模糊而且頗有矛盾之處:根據Weyers手冊的記載,利綏號直到1943-1944年都依然列在滿洲國海軍軍艦籍內;但根據Hildebrand等作者的敘述,利綏號在大概1942年時就已經閒置了。

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關東軍及滿洲國軍隊迅速敗退。8月17日,江上軍殘餘艦艇集中到哈爾濱附近,時任江上軍司令曹秉森下令全部換上民國國旗。20日蘇軍進入哈爾濱。24日蘇軍下令江上軍所有人員集結進行訓話,乘此機會派兵佔領了所有艦隻。25日蘇軍將曹秉森等高級軍官作為戰犯押解至哈巴羅夫斯克,並解散了江上軍[24]。此後利綏號的記錄欠奉。有網絡來源稱蘇聯將利綏號改名為北京號(TS Pekin),但並無此後的敘述[25]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Weyer的《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系列均記載為1門88毫米炮,1門50毫米,及兩門額外的50毫米炮。疑為輕武器記載有誤,此處從《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記載。
  2. ^ 譯名參考自《無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5]
  3. ^ 3.0 3.1 譯名參考自《無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5]
  4. ^ 譯名參考自《無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5]
  5. ^ 譯名參考自《無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5]
  6. ^ 「視察」為北洋政府官職名。
  7. ^ 中國方面一直只承認借出炮彈給紅軍,否認直接參與戰鬥。後雙方和解時,北京政府的官方聲明只承認「借給白俄軍的火炮不小心落入赤黨之手」。詳見廟街事件,及日本干涉西伯利亞#廟街事件
  8. ^ 根據Richard Wright所著《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157頁,日軍實際上捕獲的是利捷號,但錯誤登記成了利綏號。因此說與中文出版物不符,正文內未予採信。

引用

  1. ^ 1.0 1.1 1.2 1.3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1912, p. 12
  2. ^ 2.0 2.1 #近代中國海軍,781頁
  3. ^ 3.0 3.1 3.2 3.3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p. 139
  4. ^ 4.0 4.1 4.2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 Bd. I, p. 171
  5. ^ 5.0 5.1 5.2 5.3 章騫(2013年),第91頁
  6. ^ 6.0 6.1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 Bd. I, p. 172
  7. ^ 7.0 7.1 7.2 7.3 7.4 #薩沙,民國海軍「利綏」號
  8. ^ #近代中國海軍,776頁
  9. ^ 9.0 9.1 #近代中國海軍,777頁
  10. ^ 10.0 10.1 #近代中國海軍,778頁
  11. ^ 『日本外交文書 大正9年』第一冊下巻、pp. 773-774
  12. ^ #近代中國海軍,779頁
  13. ^ #近代中國海軍,780頁
  14. ^ #近代中國海軍,781頁
  15. ^ #近代中國海軍,782頁
  16. ^ #近代中國海軍,783頁
  17. ^ #近代中國海軍,788頁
  18. ^ #近代中國海軍,794頁
  19. ^ #近代中國海軍,883-885頁
  20. ^ #近代中國海軍,885頁
  21. ^ 21.0 21.1 陳悅,北境虛兵,51頁
  22. ^ 陳悅,北境虛兵,58頁
  23. ^ 陳悅,北境虛兵,60頁
  24. ^ 陳悅,北境虛兵,62頁
  25. ^ 存档副本.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參考文獻 編輯

  • 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2000. 
  • Bruno Weyer.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III Jahrgang 1912 - Mit teilweiser Benutzung amtlicher Quellen. München: J.F. Lehmann's V. 1912. 
  • Alexander Bredt (Hg.). Weyers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XXIV. Jahrgang, 1940. München / Berlin 1940, 3. Neuauflage München 1980: J.F. Lehmann's V. 1940. 
  • Alexander Bredt (Hg.). Weyers Taschenbuch der Kriegsflotten, XXXVI. Jahrgang, 1943/44. München 1944, 3. Neuauflage Bonn 1996: J.F. Lehmann's V. 1944. 
  • Albert Röhr, Hans-Otto Steinmetz Hans H. Hildebrand.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d. VI. Koehler Verlagsgesellschaft. 1982. 
  • Erich Gröner, Dieter Jung, Martin Maass.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d. I.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Cord Eberspächer. Die deutsche Yangtse-Patrouille. Deutsche Kanonenbootpolitik in China im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1900-1914. Bochum. 2004. 
  • Meister, Jürg. Die Marine von Mandschukuo 1931-1945. Marine-Rundschau. 1981: 148–156. 
  • 海軍司令部《近代中國海軍》編輯部 (編). 近代中国海军. 海潮出版社. 1994. ISBN 978-7-80054-589-4. 
  • 陳悅. 北境虚兵:伪满洲国江防部队的军舰. 現代艦船. 2013, (1月B刊). 
  • 章騫. 無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