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州縣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今山西中部的北漢的所有州縣。北漢的存在年代,由後周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後漢劉知遠之弟劉崇太原稱帝開始,[1]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攻破太原劉繼元出降為止,[2]前後約二十八年。劉崇稱帝時,北漢號稱轄有十二州之地,[1]但事實上,蔚州屬於石敬瑭獻與契丹幽雲十六州之中,並不在劉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建於宋開寶三年(975年),僅是一城;[3]麟州則一再叛附於後周。[4][5]因此諸書對北漢州數記載,各不相同,《通鑑》作十二州,《十國春秋·地理表》與《新五代史·職方考》作十州,[6]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與《山西省歷史地圖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九州,共四十七縣。

951年時的北漢,共轄一府、九州、四十七縣。

列表

編輯

下表中,以 藍色背景代表北漢各府、州,所領各縣則分別列於其下。府、州、縣名均以979年為準。

州/縣名 治所 備註
太原府 在今太原市晉源區
古城營村[7]
開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8][9]府城在汾水西岸。[10]宋滅北漢,毀太原城(或稱晉陽城),降太原府為并州,並將州治遷往榆次。[11][12]
太原縣 太原市晉源區
古城營村東[13]
附郭縣[14]開皇十年(590年)改原晉陽縣置。[15]縣治在汾水東岸。[10]宋滅北漢後,廢太原縣為平晉縣。[16]
晉陽縣 太原市晉源區
古城營村[17]
附郭縣。[18]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置,[19]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齊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東,武平六年(575年)於其故址置龍山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龍山置晉陽縣,改原晉陽置太原縣,晉陽縣遂重回汾水西岸。[10][20]宋滅北漢後,廢晉陽縣為平晉縣。[16]
文水縣 文水縣東舊城莊[21]
置大陵縣,[22]北魏廢之,另置受陽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改受陽縣為文水縣。[23][24]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縣因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復名文水。[25]
陽曲縣 太原市尖草坪區
陽曲鎮[26]
西漢置陽曲縣,實在今定襄縣。東漢末始移往太原縣北。隋開皇六年(586年)改陽曲縣為陽直縣,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陽縣。隋煬帝時,復又改陽直縣。唐武德七年(624年),復改名陽曲縣。[27]
樂平縣 昔陽縣[28]
西晉時置,[29]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孝昌二年(526年)復置。[30]
清源縣 清徐縣[31]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大業二年(606年)省入晉陽縣,[32]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33]
太谷縣 太谷縣[34]
西漢置陽邑縣,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廢,景明二年(501年)復置。[35]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陽邑縣為太谷縣。[36]
祁 縣 祁縣[37]
西漢時置,[38]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隋開皇十年(590年)復置。[39][40]
榆次縣 晉中市榆次區[41]
西漢時置,[42]新莽時改名大原亭縣,東漢復舊。[43]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入晉陽縣,景明元年(500年)復置,北齊時又省,移中都縣治此,隋開皇十年(590年)復改名榆次縣。[44]宋滅北漢,廢太原城,將并州治移往榆次縣。[11][12][45]
盂 縣 盂縣[46]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大業二年(606年)改原仇縣為盂縣。[47][48]
壽陽縣 壽陽縣[49]
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置,永嘉後省。[50][51]隋開皇十年(590年)復置,改名受陽,[52]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復名壽陽。[53]
廣陽縣 平定縣張莊鎮
新城村[54]
西漢置上艾縣,[55]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廢,孝昌末年復置,改名石艾縣。[56]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石艾縣為廣陽縣。[57]宋滅北漢時,因廣陽縣首先歸附,因此改為平定縣。[58]
交城縣 今交城縣[59]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60]
汾州 汾陽市[61]
西河縣 汾陽市[62]
附郭縣。[63]秦置茲氏縣,[64]晉改茲氏縣為隰城縣,[65]上元元年(760年)改為西河縣。[66]
平遙縣 平遙縣[67]
漢置平陶縣,北魏避拓跋燾諱,改為平遙縣。[68]
介休縣 介休縣[69]
秦置界休縣,晉改介休縣。北齊省入永安縣,北周武帝時復置。[70]北周宣帝改介休為平昌縣,隋開皇末年又改為介休縣。[71]
孝義縣 孝義市東南[72]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置,唐貞觀元年(627年)改名孝義縣。[73]
靈石縣 靈石縣[74]
隋開皇十年(590年)置。[75]
嵐州 嵐縣嵐城鎮[76]
宜芳縣 嵐縣嵐城鎮[77]
附郭縣。[78]隋大業八年(612年)析靜樂縣置嵐城縣,[79]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宜芳縣。[80]
合河縣 興縣高家村鎮
碧村[81]
北齊析汾陽縣置蔚汾縣,隋大業四年(608年)改名臨泉縣。[82][83]唐武德七年(624年),改為臨津縣,唐貞觀元年(627年)改為合河縣。[84]
嵐谷縣 岢嵐縣[85]
長安三年(703年)析宜芳縣置,神龍二年(706年)廢,開元十二年(724年)重置。[86][87]一說,北漢時曾將嵐谷縣改為岢嵐軍。[88]
靜樂縣 靜樂縣[89]
隋開皇三年(583年),由靜樂縣移岢嵐縣來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縣。[90]大業四年(608年),改汾源縣為靜樂縣。[91]
憲州 婁煩縣東北
汾河水庫[92]
樓煩縣 今婁煩縣東北
汾河水庫[93]
龍紀元年(889年)置。[94]
玄池縣 今靜樂縣赤泥窪鄉
下馬城村[95]
龍紀元年(889年)置。[96][97]
天池縣 今婁煩縣天池店鄉[98]
龍紀元年(889年)置。[99]
忻州 忻州市[100]
秀容縣 忻州市[101]
附郭縣。[10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置。[103][104]
定襄縣 定襄縣[105]
西漢置陽曲縣,實在今定襄縣。東漢末陽曲縣移往太原縣北,遂在原陽曲縣置定襄縣。[106]北齊省,武成帝時移平寇縣來治。隋開皇十年(590年),又移平寇縣於崞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定襄縣。[107]
代州 代縣[108]
雁門縣 代縣[109]
附郭縣。[110]西漢置廣武縣,新莽改稱信桓縣,東漢復舊。[111][112]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避皇太子楊廣諱,改為雁門縣。[113]
唐林縣 原平市新原鄉
唐林崗村[114]
武周證聖元年(695年)析五台、崞縣地置武延縣,唐隆元年改為唐林縣。[115]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名白鹿縣,後唐同光(923-925年)初年復名唐林縣。後晉又一度改名為廣武縣,後復舊。[116]
五台縣 五台縣[117]
西漢置慮虒縣,[118]晉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復置驢夷縣,[119]隋大業二年(606年)改名五台縣。[120]
繁畤縣 繁峙縣杏園鄉[121]
西漢初置繁峙縣,其地在今應縣東。[122]後廢,晉復置,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僑置繁畤縣,徙於今原平市南板寺,[123][124]北周又廢,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於今繁峙縣東。[125]後屢有遷治。[126][127]
崞 縣 原平市崞陽鎮[128]
北魏永興二年置石城縣,[129]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平寇縣,[130]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崞縣。[131]
遼州 左權縣[132]
遼山縣 左權縣[133]
附郭縣。[134]東漢末置轑河縣,[135]晉改為轑陽縣,[136]北魏孝昌二年(526)改轑陽為遼陽縣,[137][138]北齊省,隋開皇十年(590年)復置,改名遼山縣。[139][140]
榆社縣 榆社縣[141]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鄉縣置,大業二年(606年)省,義寧二年(618年)復置。[142][143]
和順縣 和順縣[144]
北齊置梁榆縣,[145]隋開皇十年(590年)改為和順縣。[146][147]
平城縣 和順縣橫嶺鎮
儀城村[148]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149][150]
沁州 沁源縣[151]
沁源縣 沁源縣[152]
附郭縣。[153]西漢置谷遠縣,新莽時改名谷近,東漢復舊。[154]西晉廢,北魏建義元年(528年)又置沁源縣。[155][156]
綿上縣 沁源縣西北[157]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158][159]
和川縣 安澤縣和川鎮[160]
北魏建義元年(528年)置義寧縣,[161]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和川縣,大業三年(607年)省入沁源縣。[162]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163]
石州 離石市[164]
離石縣 離石市[165]
附郭縣。[166]西漢置離石縣,東漢末廢。三國黃初三年復置,[167]永興初年為劉淵所據。[168][169]北齊天保三年(552年)改為昌化縣,北周建德三年(577年)復名離石縣。[170]
臨泉縣 臨縣白文鎮
故縣村[171]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烏突縣,隋開皇元年(581年)改太和縣。[172]唐武德二年(620年)改為臨泉縣。[173]
平夷縣 中陽縣[174]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離石縣置。[175]
方山縣 方山縣圪洞鎮
古賢村[176]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縣,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名方山縣。[177][178]
定胡縣 柳林縣孟門鎮[179]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180]唐貞觀二年(628年)廢,改置孟門縣,七年(633年)廢為孟門鎮,八年復為定胡縣。[181]
麟州 神木縣[182]
新秦縣 神木縣,數移治[183]
附郭縣。[184]唐天寶元年(742年),析連谷、銀城兩縣地置。[185]
連谷縣 今神木縣店塔鎮
黃羊城村[186]
唐貞觀八年(634年)置。[187]
銀城縣 今神木縣南[188]
北魏置石城縣,後改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移置廢石龜鎮,為銀城縣。[189]
隆州 祁縣團柏村[190]
北漢廣運二年(975年)築,[3]轄境在今祁縣、平遙一帶。北宋初廢。[19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廣順元年》:「戊寅,殺湘陽公於宋州。是日,劉崇即皇帝位於晉陽,仍用乾祐年號,所有者並、汾、忻、代、嵐、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
  2. ^ 續資治通鑑·卷十一·太平興國四年》:「甲申,遲明,劉繼元率其平章事李惲等素服紗帽待罪台下,詔釋之,召升台勞問。……北漢平,凡得州十,軍一,縣四十一,戶三萬五千二百二十,兵三萬。」
  3. ^ 3.0 3.1 十國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紀》:「廣運二年……築隆州城於祁縣東三十里,備宋師。」
  4. ^ 《十國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紀》:「乾佑五年……麟州刺史楊崇訓歸款於周。初,崇訓父信受命於周為刺史,及信卒,崇訓以州來降,至是為群羌所圍,叛去。後復歸與我。」
  5. ^ 《十國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紀》:「天會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楊崇訓舉城降周,周以為麟州防禦使。」
  6. ^ 新五代史·卷六十·職方考》:「郭氏代漢,十州入於劉旻。」
  7. ^ 劉緯毅編.《山西歷史地名詞典》.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太原府……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宋以後在今太原市。」
  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開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州,以王業所興,又建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
  9.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開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業所興,又建北都,仍改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
  10. ^ 10.0 10.1 10.2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晉陽縣在西城,太原縣在東城,汾水貫中城南流。」
  11. ^ 11.0 11.1 《續資治通鑑·卷十·太平興國四年》:「毀太原舊城,改為平晉縣;以榆次縣為并州。徙僧道及民高資者於西京。」
  12. ^ 12.0 12.1 《十國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紀》:「太原前臨台駘澤,後倚懸壅山,堅而難拔,太宗隨命毀舊城,以杜尾大之患。又以榆次縣為并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縱火焚太原廬舍,老幼趨城門不及,焚死者甚眾。」注引陸游《筆記》:「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降為并州。廢舊城,徙州於榆次。」
  13.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太原縣……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東1公里,隋末在今古城營村,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仍遷原址,明以後在今晉源鎮。
  14.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太原縣,赤,郭下。」
  15.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太原縣……隋文帝開皇十年,移晉陽縣於州城中,仍於其處置太原縣,屬并州……隋末移入州城,貞觀十二年還於舊理,在州東二百六十步。」
  16. ^ 16.0 16.1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平晉縣……皇朝平偽漢,其太原城中晉陽、太原二縣廢為平晉縣。」
  17.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晉陽縣……故治在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
  1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晉陽縣,赤,郭下。」
  19. ^ 水經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晉陽縣城,秦莊襄王三年立。」
  2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晉陽縣……按此前晉陽縣理州城中,高齊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晉陽縣於汾水東,今太原縣理是也。」
  2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文水縣……故治初在今文水縣東5公里舊城莊,宋以後在今文水縣。」
  22.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文水縣……本漢大陵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
  23.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文水,舊曰受陽,開皇十年改焉。」
  24.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文水縣……本漢大陵縣地,屬太原郡。後魏省大陵,仍於今處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縣為文水,因縣西文水為名。」
  25.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文水縣……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為武興縣。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
  26.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陽曲縣……故治初在今陽曲縣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於今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鎮南2公里。隋開皇十年(590年)移於今陽曲縣東北6.5公里故縣村,大業年間移於今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鎮。」
  27.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陽曲縣,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按此前陽曲縣,今忻州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於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於今縣西南四里陽直故城。隋開皇三年改為陽直縣,十年又移於今縣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陽直縣為汾陽縣,因漢舊名也。煬帝又改為陽直縣,移理木井城,即今縣理是也。武德三年,又於今縣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陽縣,屬并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因漢舊縣也。」
  28.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樂平縣……故治初在今昔陽縣西南15公里,北魏孝昌年後在今和順縣,北齊以後在今昔陽縣。」
  29.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樂平縣……本漢沾縣,屬上黨郡。晉於此置樂平郡,沾縣屬焉,又別置樂平縣。」
  30. ^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河東道十一》:「後魏太武帝省樂平郡及縣,孝明帝於今儀州和順縣重置樂平郡及縣。高齊移理沾城,即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遼州,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遼州,以樂平屬并州。唐武德六年屬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縣改屬并州。」
  31. ^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清源縣……治所即今山西清徐縣。」
  32.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清源縣……隋開皇十六年,於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因縣西清源水為名。大業二年省,又為晉陽縣地。武德元年重置。」
  33. ^ 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三》:「清源,畿。武德元年置。」
  3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太谷縣……故治即今太谷縣城。」
  35.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太谷縣……本漢陽邑縣,屬太原郡,今縣東十五里陽邑故城是也。……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復置陽邑縣。」
  36.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太谷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并州,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
  37.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祁縣……故治初在今祁縣東南7.5公里古縣鎮,漢武帝后在今祁縣東南2.5公里祁城村,北魏太和中年以後在今祁縣城。」
  3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祁縣,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大夫祁奚之邑也。……按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漢迄後魏並不改。」
  39.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祁,後齊廢,開皇中復。」
  40.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年重置,屬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屬太州,六年省太州,還屬并州。」
  4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榆次縣……故治在今晉中市榆次區。」
  42.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榆次縣……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魏榆地也。」
  43. ^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榆次,塗水鄉,晉大夫知徐吾邑。梗陽鄉,魏戊邑。莽曰大原亭。」
  44.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榆次縣……後魏太武帝併入晉陽縣,宣武帝復置榆次縣。高齊文宣省,自今縣東十里移中都縣理之,屬太原郡;十年改中都縣又為榆次縣。」
  45. ^ 宋史·卷三十九·地理二》:「太原府……太平興國四年,平劉繼元,降為緊州,軍事,毀其城,移治於榆次縣。」
  46.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盂縣……故治在今盂縣。」
  47.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開皇十六年置,曰原仇,大業初改焉。」
  4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盂縣……本漢舊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不改。按此前盂縣,在今縣西南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地屬石艾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屬遼州,因原仇故縣為名,即今縣是也。大業二年,改元仇為盂縣,因漢書名,屬并州。」
  49.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壽陽縣……故治在今壽陽縣。」
  5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壽陽縣……本漢榆次縣地,西晉於此置受陽縣,屬樂平郡,永嘉後省。晉末山戎內侵,後魏太武帝遷戎外出,徙受陽之戶於太陵城南,置受陽縣,屬太原郡。受陽縣,即今文水縣是也。」
  51.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河東道一》:「壽陽縣……晉末省。」注引《後魏風土記》:「晉末山戎內侵,太原之戶來向山東,戎即居之。」
  52.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壽陽,開皇十年改州南受陽縣為文水,分州東故壽陽置壽陽。」
  53. ^ 《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三》:「壽陽,畿。本受陽。武德六年徙受州來治,又以遼州之石艾、樂平隸之。貞觀八年州廢,縣皆來屬,十一年更名。」
  5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廣陽縣……故治初在今平定縣東南15公里新城村,宋太平興國四年徙治今平定縣城。」
  55.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南道二》:「廣陽縣……本漢上艾縣地,屬太原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樂平郡。」
  56. ^ 魏書·地形二》:「石艾,前漢屬太原,後罷,晉屬。真君九年罷,孝昌六年復故名上艾,後改。」
  57. ^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河東道十一》:「平定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遼州。大業二年省遼州後屬并州。唐武德三年又屬遼州,今太原府樂平縣理是也;六年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後屬并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
  58. ^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河東道十一》:「平定軍,治平定縣。本并州廣陽縣,皇朝平晉陽,以此縣先歸,乃立平定軍,仍改廣陽縣為平定縣,並樂平縣以屬焉。」
  59.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交城縣……故治初在今古交市,唐天授二年後在今交城縣。」
  6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交城縣……本漢晉陽縣地,開皇十六年分晉陽縣置交城縣,取古交城為名,屬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長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縣移就卻波村置。」
  6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汾州……故治在今汾陽市。」
  62.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西河縣……故治在今汾陽市。」
  6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西河縣,望,郭下。」
  64. ^ 《水經注·卷六·原公水》:「茲氏縣,故秦置也。」
  65.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西河縣……本漢茲氏縣也,曹魏於此置西河郡,晉改為國,仍改茲氏縣為隰城縣。」
  66.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一·河東道二》:「唐上元元年改隰城為西河縣。今城內有西河王斌碑,文字殘闕。」
  67. ^ 魏嵩山主編.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5:「平遙縣……治所即今山西平遙縣。」
  6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平遙縣……本漢平陶縣地,屬太原郡,後漢隸西河郡。魏以太武帝名燾,改平陶為平遙。」
  69.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介休縣……故治初在今介休市東南7.5公里,北魏以後在今介休市。」
  70.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一·河東道二》:「介休縣……本秦漢之舊縣,在介山西北,因以名之。後魏明帝時為胡賊所破,至孝靜帝更修築,遷朔州軍人鎮之,因立為南朔州,仍屬汾州。高齊省介休入永安縣。周武帝省南朔州,復置介休縣。」
  71.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介休縣……宣帝改介休為平昌縣,隋開皇末又改平昌縣為介休縣。」
  72.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孝義縣……故治初在今孝義市東南1.8公里城關鎮,1971年遷今址。」
  7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孝義縣……本漢茲氏縣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陽縣於今理,永嘉後省入隰城。後魏又分隰城於今靈石縣東三十里置永安縣,貞觀元年以縣名與涪州縣名同,改為孝義,因縣人郭興有孝義,故以名焉。」
  74.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靈石縣……治所即今靈石縣。」
  75.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一·河東道二》:「靈石縣……本漢介休縣地,隋開皇十年因巡幸,傍汾開道,取其平直,得石文曰『大道好吉』,因分置靈石縣,以今縣西獲瑞石為名。」
  76.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嵐州……故治在今嵐縣北12.5公里嵐城鎮北。」
  77.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宜芳縣……故治在今嵐縣北12.5公里嵐城鎮北。」
  7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宜芳縣,上,郭下。」
  79.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宜芳縣……(大業)八年,分靜樂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80.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一·河東道二》:「唐武德四年改為宜芳縣,屬東會州;六年省會州,改屬嵐州。」
  8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合河縣……故治初在今興縣西20公里碧村,宋元豐後在今興縣。」
  82.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臨泉,後齊置,曰蔚汾。大業四年改焉。」
  8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合河縣……本漢汾陽縣地,後魏於蔚汾谷置蔚汾縣,屬神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石州。大業二年,改為臨泉縣,四年屬樓煩郡。」
  84.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一·河東道二》:「唐武德四年改為臨津縣,屬嵐州。貞觀元年改為合河縣,以城下又蔚汾水西與黃河合,故曰合河。」
  85.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嵐谷縣……故治在今岢嵐縣。」
  86. ^ 《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三》:「嵐谷,中。長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龍二年省,開元十二年復置。」
  87. ^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河東道十一》:「嵐谷縣……舊岢嵐軍也,在宜芳縣北界。隋大業中置岢嵐鎮,押草城川賊路。唐長安三年分宜芳於此置嵐谷縣。神龍二年廢縣置軍。開元十一年復置縣,今於縣復置岢嵐軍。」
  88. ^ 《十國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國地理表下》:「岢嵐軍,北漢以嵐谷縣建為軍。按宋太宗自府州會兵攻北漢,先克岢嵐軍,則岢嵐軍不自宋始也。馬端臨謂太平興國五年置,非。」
  89.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靜樂縣……治所即今山西靜樂縣。」
  9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二》:「靜樂縣……本漢汾陽地。城內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開皇三年,自今宜芳縣北移岢嵐縣於三堆城,十八年改為汾源縣。」
  91.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靜樂,舊曰岢嵐。開皇十八年改為汾源,大業四年改焉。」
  92.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憲州……故治初在今婁煩縣東北5公里汾河水庫淹沒區,宋咸平五年(1002年)移治今靜樂縣。」
  93.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樓煩縣……故治初在今婁煩縣東北5公里汾河水庫淹沒區。」
  94.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憲州……龍紀元年,太原李克用為晉王時,奏置憲州於樓煩監。其樓煩,開元四年王毛仲所築。」又,「樓煩縣,唐龍紀元年於監西一里置。」
  95.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玄池縣……故治在今靜樂縣東南30公里下馬城村。」
  96. ^ 舊唐書·卷四十三·地理二》:「玄池,州東六十里置。」
  97.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玄池縣,置在州東六十里,北臨大川。」
  98.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玄池縣……故治初在今婁煩縣東南20公里孔河溝村,後移今婁煩縣東南17.5公里天池店鄉。」
  99.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天池縣,置在州西南五十里。本理於孔河館,乾元後移於安明谷口道人堡下。」
  100.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忻州市……治所在秀容縣(今山西忻州市)。」
  10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秀容縣……故治初在今嵐縣南1公里古城村,隋開皇十年(590年)移治今忻州市忻府區西北25公里奇村與辛莊之間,十八年後在今忻州市。」
  102.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秀容縣,上,郭下。本漢陽曲縣地。後漢末於此置九原縣,屬新興郡。」
  103. ^ 《魏書·地形二上》:「秀容,永興二年置。」
  104.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隋開皇十八年,於此置忻州,由於今縣西北五十里秀容故城移後魏明元所置秀容縣於今理,屬忻州。國朝因之。」
  105.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定襄縣……故治在今定襄縣。」
  106.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定襄縣……本漢陽曲縣,屬太原郡。在河曲之陽,故曰陽曲。後漢末移陽曲縣於并州太原縣界,仍於此置定襄縣,屬新興郡。」
  107.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定襄縣……隋開皇十年移平寇於崞城,今代州崞縣是也。武德四年,分秀容縣於漢陽曲城重置定襄縣。」
  108.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代州……治廣武縣(後改為雁門縣,今代縣)。」
  109.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雁門縣……故治初在今代縣西南7.5公里古城村,北魏明帝(516—528年)後在今代縣。」
  11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雁門縣,上,郭下。」
  111. ^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廣武,句注、賈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
  112.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九·河東道十》:「廣武故城,漢故廣武縣城,今在郡西南。」
  11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雁門縣……本漢廣武縣地,屬太原郡。後魏改屬雁門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肆州。後改肆州為代州,縣屬不改。十八年改廣武縣為雁門縣,蓋避太子之諱也。國朝因之。」
  11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唐林縣……故治在今原平市南9公里唐林崗村。」
  115.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唐林縣……本漢廣武縣地,證聖元年分五台、崞二縣置武延縣,唐隆元年改為唐林縣。」
  116.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九·河東道十》:「唐林縣……梁開平二年改為白鹿縣,後唐同光初復舊。晉改為廣武,後復舊。」
  117.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五台縣……治所即今山西五台縣。」
  118. ^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慮虒,陽邑,莽曰繁穰。」
  119. ^ 《魏書·地形二》:「驢夷,二漢屬太原,曰慮虒。晉罷,太和十年復改。永安中屬。」
  12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五台縣……本漢慮虒縣,屬太原郡,因慮虒水為名也。晉省,後魏孝文帝復置,即今縣理是也,屬新興郡。高齊改屬雁門軍。隋大業二年改名五台縣,因山為名也。」
  12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繁畤縣……故治初在今原平市南8.5公里板寺村,隋開皇十八年後在今繁峙縣東30公里代堡村,大業十二年(616年)後在今原平市北35公里官地鄉,唐聖歷二年(699年)後在今繁峙縣南1.5公里杏園村東。」
  122. ^ 《水經注·卷十三·漯水》:「(崞川水)又西出山,謂之崞口。北流經繁畤縣故城東,王莽之當要也。」
  123. ^ 《魏書·地形二》:「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領縣二。崞山,二漢、晉曰崞,屬雁門,後改屬。繁畤,二漢、晉屬雁門,後改屬。」
  12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注引光緒《繁峙縣誌》:「崞縣南四十里故唐林縣南有繁峙村,今訛為板寺,為後魏僑置之縣。」
  125.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繁畤,後魏置,並置繁畤郡,後周郡縣並廢,開皇十八年復置縣。」
  126.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繁畤縣……隋開皇十八年重置於今縣東六十里大堡戍,大業十二年移於武州城。」
  127.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九·河東道十》:「繁畤縣……唐聖歷二年以縣在平川,難以固守,遂東移於今理。其城三面枕澗,東接峻坂,極為險固。」
  128.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崞縣……故治在今原平市北17.5公里崞陽鎮。」
  129. ^ 《魏書·地形二》:「石城,永興二年置。有大頹石神。」
  130.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崞,後魏置,曰石城縣。東魏置廓州。有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後齊廢郡。改為北顯州。後周廢。開皇十年改縣曰平寇。大業初改為崞縣。又有雲中城,東魏僑置恆州,尋廢。有無京山、崞山。有土城。」
  131.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崞縣……隋開皇十年移平寇縣於此,屬代州,大業二年改為崞縣。」
  132.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遼州……故治初在今昔陽縣,唐武德六年後在今左權縣。」
  133.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遼山縣……故治在今左權縣。」
  134.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遼山縣,中,郭下。」
  135. ^ 《水經注·卷十·清漳水》:「轑水出轑河縣西北轑山,南流經轑河縣故城西南。」
  136.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河東道五》:「遼山縣……晉改為轑陽縣。」
  137. ^ 《魏書·地形二》:「樂平郡……遼陽,晉屬,真君九年並鄉,孝昌二年復。有黃澤嶺、遼陽城。」
  138.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遼山縣……後魏明帝改名遼陽。」
  139.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遼山,後魏曰遼陽,後齊省。開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屬遼州,並置交漳縣。大業初廢州,並罷交漳入焉。」
  14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遼山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遼山縣,因縣西北遼山為名。皇朝因之。」
  14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榆社縣……故治即今榆社縣。」
  142.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榆社縣……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榆社縣,屬韓州,因縣西北榆社故城為名。大業二年省,義寧二年又置。」
  143.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河東道五》:「榆社縣……唐武德三年於縣置榆州,縣仍屬焉;六年廢榆州,以縣屬遼州。」
  14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和順縣……故治在今榆社縣。」
  145. ^ 《水經注·卷十·清漳水》:「(梁榆水)又東北逕梁榆城南,即閼與故城也。 」
  146.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和順,舊曰梁榆,開皇十年改。」
  147.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和順縣,本漢沾縣地……隋開皇十年,於今理置和順縣,屬并州,因縣東北和順故城以為名。」
  148.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平城縣……故治在今和順縣西50公里儀城村。」
  149.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平城,開皇十六年置。」
  150.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晉置武鄉縣,地屬焉。隋開皇十六年,於趙簡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縣,屬遼州。大業三年改屬并州,武德三年改屬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屬遼州,貞觀八年改屬箕州,先天元年改屬儀州。」
  15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沁州……故治在今沁源縣。」
  152.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沁源縣……故治在今沁源縣。」
  15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沁源縣,中,郭下。」
  154. ^ 《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谷遠,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滎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谷近。」
  155. ^ 《魏書·地形二》:「沁源,建義元年置。郡治。」
  156.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沁源縣……本漢谷遠縣地,舊在今縣南百五十里孤遠故城是也,語音訛轉,故以『谷』為『孤』耳。後魏莊帝於今理置沁源縣,因沁水為名也,屬義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十六年置沁州,縣屬焉。」
  157.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綿上縣……故治初在今沁源縣西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後在今沁源縣北35公里綿上村。」
  158.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綿上,開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159.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綿上縣……本漢谷遠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綿上縣,屬沁州,以縣西界有綿上地,因以為名。」
  160.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和川縣……故治在今安澤縣北15公里和川鎮。」
  161. ^ 《魏書·地形二》:「義寧,建義元年分禽昌置。」
  162.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沁源……又義寧縣,十八年改為和川。大業初州廢,又廢和川縣入。」
  16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三·河東道二》:「和川縣……本漢谷遠縣地,後魏莊帝於今縣南九里置義寧縣,屬義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六年置沁州,縣屬焉。十八年改為和川縣。大業三年省,武德元年重置。」
  16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石州……故治在今離石市。」
  165.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離石縣……治所即今山西離石縣。」
  166.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離石縣,中,郭下。」
  167. ^ 《水經注·卷三·河水三》:「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水出離石北山,南流逕離石縣故城西。」
  168. ^ 《晉書·卷一百一·劉元海載記》:「元海至左國城,劉宣等上大單于之號,二旬之間,眾已五萬,都於離石。」
  169.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離石縣……本漢舊縣也,屬西河郡,縣東北有離石水,因取名焉。漢末荒廢,魏黃初復置,後陷劉元海。石勒改為永石郡。」
  170.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離石縣……高齊文宣帝於此置昌化縣,屬懷政郡。後周復為離石,屬石州。隋、唐不改。」
  171.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臨泉縣……故治初在今臨縣北25公里故縣村,有古城遺址。元至元五年(1268)後在今臨縣。」
  172.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太和後周置,曰烏突,及置烏突郡。開皇初郡廢,縣尋改焉。」
  173.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本漢離石縣地,周大象元年,於此置烏突郡烏突縣。隋開皇元年改烏突郡為太和郡,烏突縣為太和縣。三年廢郡,以太和縣屬石州。武德三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
  174.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平夷縣……故治在今中陽縣。」
  175.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平夷縣,本漢離石縣地,屬西河郡。後周大象元年割離石縣西五十一里置平夷縣,屬石州。」
  176.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方山縣……故治初在今方山縣北17公里方山村,唐貞觀十一年(637)在今方山縣南6公里古賢村,金貞祐四年(1216年)後在今方山縣北17公里方山村,民國34年(1945年)後在今方山縣。」
  177.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方山縣……本漢離石縣地,高齊文宣帝於此縣北六十八里置良泉縣,屬離石郡。隋大業三年移就今縣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
  178. ^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二·河東道三》:「方山縣……本漢離石縣地,北齊天保三年於離石縣北六十八里置良泉縣,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廢方山縣城。」
  179.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定胡縣……故治在今柳林縣西北22.5公里孟門鎮。」
  180. ^ 《隋書·卷三十·地理中》:「定胡,後周置,及置定胡郡。開皇初郡廢。」
  181.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四·河東道三》:「定胡縣……本漢離石縣地,周宣帝大象元年於此置定胡縣,隋因之。武德三年於縣置西定州,貞觀二年廢州置孟門縣,七年廢縣為孟門鎮,八年廢鎮復為定胡縣。」
  182. ^ 《陝西百科全書》:「麟州……治所在新秦,故址即今神木縣城。」
  183. ^ 《中國歷史大辭典》:「新秦縣……治今陝西神木縣北十里。為新秦郡治,後為麟州治。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移治小堡(今地待考)。北宋乾德初移治吳兒堡(今神木縣西南),五年(967年)又移治今神木縣北楊家城。」
  184. ^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關內道四》:「新秦縣,中,郭下。」
  185. ^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八·關內道十四》:「新秦縣……初,武帝徙貧人於關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唐天寶元年置以為縣,取漢舊名。」
  186. ^ 《陝西百科全書》:「連谷縣……故址在神木縣北25公里㹀牛山川與窟野河交匯處的黃羊城」
  187. ^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關內道四》:「連谷縣……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於此置連谷鎮,煬帝改為連谷戍,大業十三年廢戍。貞觀八年於廢戍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
  188.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銀城縣……治所在今陝西神木縣境。北周保定二年(562年)遷至石龜鎮(今陝西神木縣南四十里)。」
  189. ^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關內道四》:「銀城縣……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雲中、西河之間,其地遂空,訖於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於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寶元年屬麟州。」
  190. ^ 《山西歷史地名詞典》:「隆州……故治在今祁縣東15公里團柏村。」
  191. ^ 《資治通鑑大辭典》:「隆州……轄境相當今山西祁縣、平遙一帶。北宋初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