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子屋
寺子屋(てらこや)是日本江戶時代讓平民百姓子弟接受教育的民間設施(私塾)。也稱為手習所或手習塾。「寺子屋」的稱謂主要在京都,大坂和伊勢近畿地區使用,在江戶稱為「手習指南所」或「手跡指南」。
沿革
編輯寺子屋起源於日本中世紀的寺院的教育。當時武士階層的子弟往往被送到領地內的寺廟接受教育,日語中寺子屋的「子」和「小」發音相同,意思相近。寺子屋也因此而得名。
到了江戶時代,隨着社會安定,工商業發展,社會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才,初等教育的需求進一步增長,寺子屋逐漸脫離寺院在全國各地推廣。寺子屋首先在江戶,京都的中心城區得到普及。寬政年間(1690年代)農村也開始出現寺子屋,寺子屋在江戶中後期(18世紀)的天保年間(1830年代)數量增長尤為迅速。明治維新之前江戶約有1,500間,全國約有15,000間寺子屋。
明治維新以後導入西方國家的學制,1872年寺子屋完成其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台。當時日本的識字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寺子屋功不可沒。
教育內容
編輯寺子屋在教習學生讀寫算能力的基礎上還教授地理,人名,書信寫作,以及和實際生活相關的技能技巧。教材有『庭訓往來』,『商賣往來』,『百姓往來』(書信禮儀),『千字文』(識字),『名頭』,『苗字盡』(人名),『國盡』,『町村盡』(地名),『四書五經』,『六諭衍義』(儒學),『國史略』『十八史略』(歷史),『唐詩選』,『百人一首』,『徒然草』(古典詩詞)。其中往來書信頻繁被作為教材,因此往來物也是教科書的代名詞。
教師和學生
編輯寺子屋教師的身份各式各樣,初期主要是僧侶,神官,醫生,武士,浪人,書法家。隨着寺子屋需求的增加平民也加入到教師的隊伍。同時出現了專門培養教師的寺子屋(例如足利學校)。不光男性,女性也能成為寺子屋的教師,一般教師是終生職業。
寺子屋的學生稱為筆子。寺子屋對學生的入學和畢業年齡沒有限制,一般5-6歲入學,13-18歲畢業,一間寺子屋通常有10至100名學生。有只招收男學生和女學生的寺子屋。但多數寺子屋既招男學生也招女學生。老師如果去世,學生會湊錢為老師修建墳墓,稱為筆子冢,據調查光千葉縣房總半島就有3,350個筆子冢。
入學率
編輯江戶時代嘉永年間(1850年)日本江戶的入學率在70~86%之間,相比英國主要工業都市20~25%(1837年),法國1.4%(1793年),沙俄的莫斯科20%(1850年)要高出許多。這樣高的識字率也是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能快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