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大 (明朝)

張可大(?—1632年),字觀甫南直隸應天(今南京)人。明朝南京羽林衛軍籍。

生平 編輯

世襲南京羽林左衛千戶,以世胄中武舉第一人,官至淮徐漕運參將。可大幼警敏,善騎射,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武進士,授建昌守備,升遷為浙江都司僉書,鎮守瓜洲、儀真。官至右都督,登州(今山東蓬萊)總兵官。勤王解都城之圍,領專敕平島帥劉興治之亂,又建功於鐵山內升左軍都督府已得代。

崇禎五年(1632年),爆發吳橋兵變孔有德倒戈,還兵大掠。由於登萊巡撫孫元化惑於叛軍奸細之說主撫,導致叛軍先後攻陷陵縣(今陵縣)、臨邑(今臨邑)、商河(今商河),直趨登州。南門由張可大將軍帥五百士兵防守,西門由張燾以五百士兵防守。張燾進兵稍勝,卻下令退兵,張可大被孔有德殺得大敗。自斬其妾陳氏後,題壁曰某年月日山東總兵張可大盡節於此,遂投繯。事聞贈太子少傅予祭葬,特賜祠額曰旌忠,諡壯節。[1]

家族 編輯

張九嵕[2](一說張如蘭之子)[3]

有子張怡,以諸生授錦衣衛千戶。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皇明四朝成仁錄·屈大均·卷一·登萊死事傳
  2. ^ 屠本畯《海味索隱》載:「張將軍九嵕先生者,元戎觀甫之尊公也。」
  3. ^ 列朝詩集丁集第十載:「如蘭,字德馨。南京羽林衛,世襲指揮使,中武舉第一人,官至淮徐漕運參將。以子可大功贈特進榮祿大夫右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