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以及东南亚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构件

,上古稱ngang2[1]cim1[2],是東亞傳統建築斗栱結構的一種木質構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構件,起槓桿作用,利用內部屋頂結構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頂的重量。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為多。上昂僅作用於室內、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

平遙文廟的雙昂斗栱及補間獨立昂。
獨立出現的巨枊是越南建築的典型結構(斗栱在現代越南十分罕見)。

唐代佛光寺大殿柱頭鋪作中的批竹昂是現存最早的實例,但下昂可能在南朝甚至曹魏已經出現。上昂始見於宋代建築的內槽鋪作,下端撐在柱頭枋處,上端托在內跳令栱之下。至明清,官式建築的帶下昂的平身科有轉化為鎦金斗栱的做法,原來斜昂的結構作用已喪失殆盡,只起到裝飾作用。

參見

編輯
  1. ^ 讀如「昂」。「枊」僅在表示馬柱等義時讀去聲。漢字後期發展將「枊」的平聲讀音囘歸給了「昂」。
  2. ^ 《李善註》櫼卽枊也。枊與楔義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