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卡拉主義(英語:Sankarism,也作Sankaraism)是一個時常用以表示西非內陸國家布基納法索國內政治英語Politics of Burkina Faso中的左翼意識形態傾向,及托馬斯·桑卡拉上尉領導的軍政府政策的政治術語。[1]1983年,桑卡拉在一場獲民眾廣泛支持的軍事政變成功後在上沃爾特共和國執政,並在1987年布萊斯·孔波雷領導的政變中被暗殺。[2]

桑卡拉政府確定的布基納法索國徽,使用至1991年

自稱繼承桑卡拉政治遺產和理想的政治組織之間往往存在着強烈的政治分歧,與桑卡拉無血緣關係的布基納法索反對派政治家貝內溫德·斯坦尼斯拉斯·桑卡拉英語Bénéwendé Stanislas Sankara在2001年將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描述為「由於缺乏對概念(桑卡拉主義)的定義」。[3]自我描述或被稱作「桑卡拉主義者」的人群之政治取態,從共產主義者、溫和社會主義者到民族主義者、民粹主義者皆有。[4][5]

歷史 編輯

托馬斯·桑卡拉的為政成果 編輯

托馬斯·桑卡拉掌權期間,富有個人魅力的他試圖在上沃爾特(後易名布基納法索)發動其所稱的「人民民主革命」(Révolution démocratique et populaire),即以自給自足英語Self-sustainability為核心的徹底的社會變革。[6]為了實施這場革命,桑卡拉牽頭成立了保衛革命委員會人民革命法庭英語Popular Revolutionary Tribunal革命先鋒英語Pioneers of the Revolution等組織。1983年至1987年間,布基納法索實施了大量改革,包括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7][8][9]造林運動、[10]通過住房建設以開發、消除貧民窟[11]重視鐵路網線等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9]大赦國際等組織也聲稱,其掌權期間存在法外處決英語Extrajudicial killing等行為。[12]在1987年布萊斯·孔波雷政變後,大部分政策都被終止了。[13]

雖然托馬斯·桑卡拉被殺害、其主張的政策被迫中止,但他的四年執政仍留下許多遺產,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具有超凡魅力的個人形象;桑卡拉被稱為「非洲的切·格瓦拉」,因為他與這位阿根廷革命家的風格相似,且他的「人民民主革命」從古巴革命中汲取了不少靈感,桑卡拉以節儉的生活、騎摩托車上班、彈結他和反對個人崇拜而聞名,這與同時期非洲政治家的作派有很大差異;在意識形態上,桑卡拉是一個泛非主義者和反帝國主義者,試圖恢復布基納法索的非洲本土特色並反對新殖民主義;他也是一個研究卡爾·馬克思弗拉基米爾·列寧著作的共產主義者。[14]

「桑卡拉主義」政治團體的出現與興起 編輯

1987年10月15日,托馬斯·桑卡拉被暗殺;不久後,第一批標榜「桑卡拉主義」的團體便開始活動,例如由認同桑卡拉為政舉措、在政變後流亡巴黎的布基納法索人組成的「桑卡拉主義運動」。[15]從那時起,將自己的政治理念稱為「桑卡拉主義」一舉,成為反對1987年政變與布萊斯·孔波雷獨裁統治的政黨或組織的共同特徵;許多桑卡拉主義政治團體的領袖在桑卡拉執政時期擔任政府要職或深受其影響,如桑卡拉主義泛非公約英語Sankarist Pan-African Convention的黨首歐內斯特·農格馬·韋德拉奧果(Ernest Nongma Ouédraogo)是桑卡拉政府的安全部長,而布基納法索音樂家、2014年布基納法索起義領袖之一卡里姆·薩瑪英語Karim Sama正是在桑卡拉時代加入革命先鋒並接受政治教育,其領導的反對派團體公民掃帚英語Le Balai Citoyen的名稱與其定期打掃街區的舉措也與桑卡拉時代類似的公共衛生活動有關。[5][16][17]

桑卡拉主義者及其政黨在布基納法索近年的政治參與中愈發活躍,諸如2011年布基納法索抗議英語2011 Burkina Faso protests2014年布基納法索起義等事件均獲得了桑卡拉主義者的廣泛參與,後者更於2014年10月下旬成功推翻布萊斯·孔波雷政府,迫使其辭職並流亡科特迪瓦;分析認為,推翻孔波雷的過程受到了桑卡拉1983年領導的政變的啟發,[18]一些人士更稱其為「革命(指桑卡拉執政時期的人民民主革命)2.0」。[19]

政黨、組織與個人 編輯

布基納法索 編輯

在布基納法索國內,現存或歷史上以「桑卡拉主義」自居的政治團體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布基納法索外 編輯

經濟自由鬥士南非的一個黑人民族主義英語Black nationalism左翼政黨,由備受爭議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青年聯盟英語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Youth League前主席朱利葉斯·馬萊馬於2013年創立,目前為南非議會兩院的第三大黨。該黨聲稱其作風和意識形態方面都從桑卡拉處「獲得了重要的靈感」。[5]在2014年5月的專欄中,經濟自由鬥士的著名黨員傑基·尚杜宣稱該黨是「驕傲的桑卡拉主義組織」。[20]被該黨開除的安迪爾·蒙希塔瑪於2015年創立了以黑人意識英語Black Consciousness Movement、泛非主義與「桑卡拉式領導作風」為特色的黑人第一土地第一黨英語Black First Land First[21]

迪迪埃·阿瓦迪英語Didier Awadi塞內加爾的知名嘻哈音樂家,也是西非法語區最傑出的說唱歌手之一,他將托馬斯·桑卡拉描述為對他最大的政治啟迪。[22]他在錄製的一些歌曲中提到了桑卡拉,拜訪過桑卡拉的家人,並在2003年成立以他為名的音樂廠牌錄音室「Studio Sankara」。[23]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evy (編). Building State Capacity in Africa: New Approaches, Emerging Lesson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04: 138. ISBN 082-136-000-0. 
  2. ^ Bonkoungou. Burkina Faso Salutes "Africa's Che" Thomas Sankara. Reuters. 2007-10-17 [2022-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3. ^ Opposition leader advocates "Sankarism. PanaPress (Dakar). 2000-11-05 [201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6). 
  4. ^ Gandaogo. Convention Panafricaine Sankariste, CPS [Sankarist Pan-African Convention, CPS]. thomassankara.net. [2015-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0) (法語). 
  5. ^ 5.0 5.1 5.2 5.3 Duval Smith. 'Africa's Che Guevara': Thomas Sankara's legacy.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ondon). 2014-04-30 [201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6. ^ Zeilig, Leo. A Certain Amount of Madness: The Life, Politics and Legacies of Thomas Sankara. Pluto Press. 2018. ISBN 978-0-7453-3757-9. JSTOR j.ctt21kk235. doi:10.2307/j.ctt21kk235. 
  7. ^ Vaccination commando: Burkina Faso. Salubritas. 1985-10, 8 (4): 1. ISSN 0191-5789. PMID 123405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8. ^ Kessler. Speeding up child immunization (PDF). World Health Foru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7, 8: 216–220 [2022-08-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8-04). 
  9. ^ 9.0 9.1 Murrey Amber, Oloruntoba, Samuel Ojo , 編, Thomas Sankara an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Happines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 Palgrave Handbooks in IP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0: 193–208 [2020-12-31], ISBN 978-3-030-38922-2, doi:10.1007/978-3-030-38922-2_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英語) 
  10. ^ Dodman. Can the 'Great Green Wall' carry out Sankara's ecological, pan-African dream?. 2021-01-17 [2022-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11. ^ Africa's Che Guevara and Burkina Faso - African Agenda – A new perspective on Africa. africanagenda.net. 2020-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12. ^ Amnesty International. Burkina Faso: Political Imprisonment and the Use of Torture from 1983 to 1988. Lond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1988. 
  13. ^ Mason, Katrina and; Knight, James. Burkina Faso, 2nd. The Globe Pequot Press Inc. 2011: 31. ISBN 9781841623528. 
  14. ^ Thomas Sankara. Prairie, Michel , 編. Thomas Sankara Speaks: the Burkina Faso Revolution: 1983-1987. United States: Pathfinders Press. 2007: 20–21. 
  15. ^ 15.0 15.1 15.2 15.3 Hughes, Arnold. Marxism's Retreat from Africa.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1992: 100. ISBN 071-464-502-8. 
  16. ^ With Brooms and Spatulas, a President for Life is Ousted. Inter Press Service (Rome). 2014-11-03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17. ^ Kalinaki, Daniel K. Burkina Faso: End of the 'error' of Africa's strongman rule?. The EastAfrican (Kenya). 2014-11-01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8. ^ Kobo. Burkina Faso: Ghost of 'Africa's Che Guevara. Al Jazeera (Doha). 2014-10-31 [201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19. ^ Cummings. Burkina Faso's revolution 2.0. The Guardian (London). 2014-10-30 [201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1). 
  20. ^ Shandu. The Sankarist makings of the EFF. Daily Maverick (Johannesburg). 2014-05-22 [201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6). 
  21. ^ Black First! – Land First! A revolutionary Call. News24. 2015-08-13 [2016-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22. ^ Didier Awadi avoue sa vénération pour Sankara [Didier Awadi confesses his veneration for Sankara]. www.seneweb.com. Seneweb.com. 2012-10-16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法語). 
  23. ^ Brahm, Laurence J. Fusion Economics: How Pragmatism is Changing the World.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125. ISBN 978-113-744-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