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末靺鞨是居住在最南端的靺鞨,以粟末水(今松花江)得名。粟末靺鞨原為高句麗的附屬。688年,唐和新羅的聯軍滅了高句麗後,粟末靺鞨建立起渤海國。 (有人說他們來自扶餘地,始終與高句麗敵對。由於粟末靺鞨地是扶餘故地,而扶餘人與勿吉屢與高句麗人戰)。他們有另一名稱浮渝靺鞨,是因為他們是進入夫余故地的靺鞨,也在吉林市一帶經常與高句麗人大戰。

6世紀末粟末靺鞨與高句麗

史書中的粟末部 編輯

肅慎(挹婁)人曾與高句麗發生衝突而高句麗將肅慎六百餘家遷往夫余南烏川。《晉書·肅慎傳》說:「肅慎一名挹婁,在不咸山(今長白山)北。」晉朝時挹婁人已到達今延邊地區。又據考古界提供的資料看,高句麗於東晉時期在今延邊地區的東南部修築了為防備挹婁人南侵的「邊牆」、「長城」,其中一段位於琿春平原北部山丘上,東自哈達門鄉太平村西山始,向西延伸橫跨琿春北部山區,直到英安鄉關門咀子西山,總長約25公里;另一段位於和龍延吉市北部山區,西自和龍八家子鎮豐產始,東至龍井長安鎮雞林北,總長100餘公里。挹婁人晉朝時已經控制今延吉琿春以北地區。

挹婁發展到南北朝的勿吉時期。據《魏書·勿吉傳》載,在公元475年(北魏延興五年、高句麗長壽王六十三年)勿吉就已奪取了「高句麗十落」,並密謀與百濟「從水道併力取高句麗」。「高句麗十落」今琿春延吉市地區。勿吉人已對高句麗在圖們江流域的統治區發起了進攻。勿吉與百濟密謀:勿吉從圖們江日本海攻打朝鮮半島的沃沮地,而百濟從半島的西海岸攻擊高句麗地區。後來勿吉人取得了今延邊東部及朝鮮半島東北部地區,而這一地區則成為勿吉及後來靺鞨粟末部白山部的控制區。白山靺鞨的分佈區是今朝鮮東北部,粟末部最初的中心地區是今敦化一帶,後來移至吉林市一帶。

他們後為成來渤海國人。

參考文獻 編輯

《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六《族俗考》 編輯

「渤海部族本為粟末靺鞨,其先居於太白山之北,依粟末水以居,隋開皇中,其酋帥突地稽與高麗戰,不勝,乃率八部勝兵千餘人,自扶餘城西北,舉部內附,時煬帝已即位,授突地稽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處於營州。遼東之役,突地稽率部以從,每有戰功,帝優賚之。唐武德初間,譴使朝貢,唐祖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為總管。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譴使詣太宗,請受節度,以戰功封蓍國公,又徙其部落於幽州昌平城,會高開道引突厥來攻幽州,突地稽邀擊大破之,貞觀初,拜右衛將軍賜姓李氏,尋卒,子謹行,武力絕人,麟德中,歷遷營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其後屢有戰功,累官鎮軍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燕國公,永淳元年卒,贈幽州都督。」

來源 編輯

  • 孫進己:《東北民族源流》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