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病(British disease)是指20世紀60年代後英國經濟停滯,充實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基幹行業的國有化,人人享受穩固的生活導致社會保障負擔增加,國民工作積極性下降[1],既得利益滋生[2]等經濟、社會問題頻出的現象。該術語用於描述此類現象。

1960~1970年代英國由於勞資糾紛頻發、經濟增長不振,被歐洲諸國稱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3]

英式社會主義

編輯

從搖籃到墳墓

編輯

1946年工黨艾德禮內閣根據貝弗里奇報告制定了《國民保健署法》和《國民保險法》,前者使國民原則上可以免費享受醫療服務,後者使國民可以獲得失業保險和養老保險。此外,1948年英國政府制定了救助生活貧困者的《國民救助法》和保護青少年的《兒童法》。經由這些政策,英國國內確立了被稱為「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

國有化政策

編輯

艾德禮內閣在1945年至1951年間對煤炭、電力、天然氣、鋼鐵、鐵路、運輸等行業進行了國有化。1951年保守黨邱吉爾內閣奪回政權,與艾德禮內閣反其道而行,於1953年將鋼鐵和運輸行業私有化。然而,1964年工黨重新執政,韋爾遜內閣1967年再度將鋼鐵和運輸業國有化。此外,再次當選的韋爾遜內閣1975年將汽車行業國有化,卡拉漢內閣1977年將航空航天業國有化。

經濟停滯

編輯
英國經濟惡化[4]
內容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GDP增長率 3.2% 2.4%
通貨膨脹率 3.5% 12.5%
經常賬戶餘額(佔GDP比例) 0.2% ▲0.2%
財政收支(佔GDP比例) ▲2.5% ▲5.0%
失業率 1.5% 3.3%

國際競爭力低下

編輯

1960年代 ,國有化等產業保護政策使英國的資本對國內製造業的設備投資減少,資本流向海外,技術發展趨於滯後。此外,國有企業不再盡力改善經營管理,產品的品質逐漸惡化。這些問題導致英國失去國際競爭力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國際收支惡化[5][6]

特別是僱傭眾多工人的汽車產業,長期罷工與日本汽車出口活躍的時期(1970年代)重疊,以致於瀕臨崩潰。到2000年代汽車廠商的品牌已是徒有其名。

石油衝擊來臨

編輯

1973~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出現,英國陷入經濟停滯和價格上漲並存的滯脹[7]失業率上升,原材料成本與工資高企造成生產力下降,英鎊匯率下跌。另一方面,儘管貨幣貶值國際收支卻並未改善。

財政狀況惡化

編輯

石油危機衝擊以後,英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稅收收入持續減少,財政赤字增加,國債累積餘額不斷上升。1976年財政破產,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融資。從此以後,政府被迫削減財政支出,控制公務員工資成為一項任務。此外,為了維持社會保障制度開始嘗試增加財政收入。

英國病的症狀

編輯

工作積極性下降

編輯

1970年代的所得稅最高稅率為83%[8],非勞動收入最高稅率為15%,加算的附加​​稅達到98%。累進稅已高至如此地步。這些稅收制度和充分的失業保險導致了勞動積極性下降,社會活力減退。

工會的勝利

編輯

1970年代,英國各種罷工運動此起彼伏。第一次石油衝擊以後,保守黨的希思內閣為了克服滯脹試圖與工會就工資限制問題交涉,未能成功。1974年2月,全國煤礦開始無限期罷工。希望緩和局勢的希思首相參加選舉,當時工黨是議會多數黨,希思內閣選舉失敗下台。二度執政的韋爾遜內閣接受接近工會要求的工資增長。由此罷工結束。

不滿之冬

編輯

1978年末至1979年初,由於基幹行業工會提高工資的要求被批准,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人業開始持續罷工。醫生護士罷工醫院無力運作,供餐人員罷工學校停課,垃圾回收人員罷工垃圾無法回收,掘墓人罷工死者不能埋葬,卡車司機罷工供暖用煤油難以送達。對於此類公共服務惡化現象,卡拉漢內閣由於工黨內鬥而無法拿出有效措施。這些現象導致社會不滿叢生,這一時期的冬天被稱為「 不滿之冬」。

英國病的治療與克服

編輯

「鐵娘子」登場

編輯

1979年大選保守黨獲勝,5月戴卓爾夫人上台執政。戴卓爾內閣採用國有企業私有化、貨幣緊縮等手段抑制通貨膨脹,推行削減政府支出、稅制改革、放鬆管制、削弱工會等政策。

藉助這些政策英國病的症狀有所緩解,但戴卓爾任職期間的經濟衰退並未得到改善,失業人數反而增加[9],財政支出也未能減少,再加上態度強硬的排除反對派,導致戴卓爾無論是任內還是之後在英國國內毀譽參半。

新工黨

編輯

其後經過馬卓安內閣,1997年接替保守黨執政的工黨貝理雅內閣承襲戴卓爾內閣的基本路線,實行整頓政策。 (詳細信息參見第三條道路

另外貝理雅內閣推進具有青春活潑印象的「酷不列顛尼亞(Cool Britannia)」品牌戰略,試圖使英國擺脫陳舊不佳的印象成為具有良好年輕印象的國家。

21世紀的現狀

編輯

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92年到2008年持續正增長,戴卓爾內閣都未能削減的財政赤字在1998年出現盈餘,經濟趨於改善。

2001年,貝理雅內閣宣佈「英國病已被克服」,目前英國普遍認為英國病已被治癒。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英國病('7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月刊基礎知識 自由國民社 2002年4月號(2009年9月13日閲覧)
  2. ^ 英國病('8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月刊基礎知識 自由國民社 2002年4月號(2009年9月13日閲覧)
  3. ^ "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Economist, May 19, 2005.
  4. ^ 平田潤 2006,第11頁.
  5. ^ 平田潤 2006,第10頁.
  6. ^ 昭和44年 年次世界経済報告 第17表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12-26.內閣府ホームページより(2009年9月13日閲覧)
  7. ^ 平田潤 2006,第2頁.
  8. ^ 日・米・英の所得稅(國稅)の稅率の推移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3-23.財務省ホームページより(2009年9月13日閲覧)
  9. ^ 神樹兵輔 『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世界経済-日本を取り巻く世界経済の現狀とその問題點(學校で教えない教科書)』 日本文芸社、2010年、1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