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哲熙(1894年—1981年1月10日),字仲芝,男,直隸大城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鄧哲熙是直隸省大城縣西白洋村人。1912年,鄧哲熙考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法律。1917年畢業之後,鄧哲熙被保送赴日本明治大學法律研究班學習。1918年學成歸國,投馮玉祥,歷任第十六混成旅二團一營少尉書記官、河南督軍署軍法科長、陸軍檢閱使署軍法處處長、西北邊防督辦署軍法處長等職務。[1]

1926年11月,鄧哲熙赴蘇聯莫斯科,任馮玉祥部駐蘇聯的代表。1927年6月,鄧哲熙歸國,任河南省司法廳廳長,後來調任河南高等法院院長。1927年冬,鄧哲熙任河南省民政廳廳長,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中原大戰期間,鄧哲熙作為馮玉祥的代表,參加了汪精衛主持召開的擴大會議。1930年9月中原大戰結束,馮玉祥部瓦解,鄧哲熙赴北平隱居。[1]

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鄧哲熙赴張家口,在同盟軍總部任軍法處處長。1933年,經馮玉祥介紹,鄧哲熙任南京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1936年,調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河北高等法院院長。[1]

抗日戰爭期間, 鄧哲熙隨河北省政府流亡至河南洛陽重慶等地。抗日戰爭勝利後, 鄧哲熙繼續任河北高等法院院長,任內依法處決了漢奸齊燮元殷汝耕金壁輝(川島芳子)等人。[1]

平津戰役結束前夕,鄧哲熙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員的身份作為掩護,實則協助中國共產黨,聯絡各界人士,對中共投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鄧哲熙歷任中央民族學院辦公室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總務處長,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團結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北京市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務。[1]

1981年1月10日,鄧哲熙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同年1月20日,全國政協為其舉行追悼會,鄧小平薄一波黨和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廊坊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