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大學堂,為清廷光緒年間設立的新式陸軍最高學堂。

歷史

編輯

1904年採用外國學制,清政府練兵處(1903年11月至1906年11月設立)頒佈了新定《陸軍學堂辦法》二十條,規定陸軍學堂分為三類:

其中,陸軍小學堂、中學堂提供軍官生長基礎教育,兵官學堂培養初級指揮軍官,陸軍大學堂擔任在職軍官的深造培養和參謀人員培養。各省設立講武堂為各省現役軍官「研究武學」之所。

按照《陸軍學堂辦法》,陸軍大學堂必須設立於京師。但袁世凱藉口「陸軍大學堂須待兵官學堂次第設立,緩不濟急,故照練兵處辦法,略事變通,先於北洋軍中設此軍官學堂,不具大學堂之名,而著大學堂之實,一俟京師設立陸軍大學堂,此學堂即行停辦。」1906年6月在保定北洋行營將弁學堂舊址創辦相當於陸軍大學級別的北洋軍官學堂(又稱陸軍行營軍官學堂)。一般把它作為陸軍大學的前身。學堂督辦段祺瑞,總辦趙理泰

北洋軍官學堂從1906年到1909年共招生三期,畢業學員約240名。[2]學生選擇自各鎮軍官中服役2年以上,「品學超卓,才識優異者」。即不是新軍官養成教育,而是在職軍官深造教育。其課程「不外統匯各科,淹通融貫,務其指揮調度悉協機宜,蔚為將才,用備於城之寄」。

所有課程分設3個學期。第一學期:各國歷史、各國地理、衛生學、馬學、教育軍隊法、各隊戰法、軍制學、軍器學、築壘學、交通學、語學、混成協標圖戰法、就地講演戰法、野外戰術實施、指揮各種隊伍、馬術。第二學期:陸軍經理、地形偵察、兵要地理、要塞戰法、海戰要塞、戰略學、國法學。第三學期:野操計畫、秋操計畫、出師計畫、作戰計畫、創設軍隊計畫、戰略學、戰史、一鎮及一軍圖上戰法、教授兵期法、參謀旅行、要塞戰法、各隊新戰法、指揮各隊伍法、國際法、馬術。

1908年學校收歸軍咨府,被稱為軍咨府軍官學堂。因考慮到「軍官學堂」名稱與本意不符,1910年7月更名為"陸軍預備大學堂"。1910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學員回各部參戰。1912年冬,第三期返校複課。

1912年陸軍預備大學堂由保定遷北京,改隸參謀本部。第一任校長為參謀本部第三局局長胡龍驤兼任。1913年10月該校正式更名為"陸軍大學校"。民初共招生五期,共畢業學員510餘名:

  • 第四期
  • 第五期
  • 第六期
  • 1924年第七期
  • 第八期:入學時正值奉系入關,所以這一期學員基本上是東北講武堂的畢業生。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克北京,1928年8月返校複課
  • 第九期:1928年9月開始招生。

1931年10月學校由北平遷往南京。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赫治清. 第八章 太平天国与晚清军事教育训练制度. 《中国军事制度史·军事教育训练制度卷》. 大象出版社. 1997. 
  2. ^ 朱建新. 清末陸軍學堂[J]. 歷史檔案, 1997(3):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