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大學堂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9年4月21日) |
歷史
編輯1904年採用外國學制,清政府練兵處(1903年11月至1906年11月設立)頒佈了新定《陸軍學堂辦法》二十條,規定陸軍學堂分為三類:
- 正課學堂:仿日本軍事教育體系,分為二級四等體制[1]:
- 陸軍速成學堂:在陸軍兵官學堂產生畢業生之前,為各鎮武官補充急需,臨時設立。俟陸軍兵官學堂完備後,即撤銷速成學堂。
- 陸軍速成師範學堂
- 其他專業學堂,例如各省的陸軍測繪學堂、北洋參謀學堂、北洋測繪學堂、北洋陸軍師範學堂、北洋軍醫學堂、北洋馬醫學堂、北洋軍械學堂、北洋經理學堂、北洋憲兵學堂、電信信號學隊等專業培訓機構。除軍醫學堂位於天津、電信信號學隊位於小站外,其餘均設於保定。
其中,陸軍小學堂、中學堂提供軍官生長基礎教育,兵官學堂培養初級指揮軍官,陸軍大學堂擔任在職軍官的深造培養和參謀人員培養。各省設立講武堂為各省現役軍官「研究武學」之所。
按照《陸軍學堂辦法》,陸軍大學堂必須設立於京師。但袁世凱藉口「陸軍大學堂須待兵官學堂次第設立,緩不濟急,故照練兵處辦法,略事變通,先於北洋軍中設此軍官學堂,不具大學堂之名,而著大學堂之實,一俟京師設立陸軍大學堂,此學堂即行停辦。」1906年6月在保定原北洋行營將弁學堂舊址創辦相當於陸軍大學級別的北洋軍官學堂(又稱陸軍行營軍官學堂)。一般把它作為陸軍大學的前身。學堂督辦段祺瑞,總辦趙理泰。
北洋軍官學堂從1906年到1909年共招生三期,畢業學員約240名。[2]學生選擇自各鎮軍官中服役2年以上,「品學超卓,才識優異者」。即不是新軍官養成教育,而是在職軍官深造教育。其課程「不外統匯各科,淹通融貫,務其指揮調度悉協機宜,蔚為將才,用備於城之寄」。
- 1906年第一期從北洋各鎮的下級軍官中招選120人,1908年畢業。很多是北洋陸軍參謀學堂第一期畢業生。著名學生有:陳調元、張敬堯、靳雲鶚、吳新田等。
- 1907年第二期開始招收江蘇、湖北的新軍現役軍官招選120人。1908年畢業。著名學生有:何遂、孫岳等。
- 1909年第三期招收全國的新軍現役軍官招選120人,著名學生有:齊燮元、李濟深、阮肇昌、周鳳岐等。
所有課程分設3個學期。第一學期:各國歷史、各國地理、衛生學、馬學、教育軍隊法、各隊戰法、軍制學、軍器學、築壘學、交通學、語學、混成協標圖戰法、就地講演戰法、野外戰術實施、指揮各種隊伍、馬術。第二學期:陸軍經理、地形偵察、兵要地理、要塞戰法、海戰要塞、戰略學、國法學。第三學期:野操計畫、秋操計畫、出師計畫、作戰計畫、創設軍隊計畫、戰略學、戰史、一鎮及一軍圖上戰法、教授兵期法、參謀旅行、要塞戰法、各隊新戰法、指揮各隊伍法、國際法、馬術。
1908年學校收歸軍咨府,被稱為軍咨府軍官學堂。因考慮到「軍官學堂」名稱與本意不符,1910年7月更名為"陸軍預備大學堂"。1910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學員回各部參戰。1912年冬,第三期返校複課。
1912年陸軍預備大學堂由保定遷北京,改隸參謀本部。第一任校長為參謀本部第三局局長胡龍驤兼任。1913年10月該校正式更名為"陸軍大學校"。民初共招生五期,共畢業學員510餘名:
1931年10月學校由北平遷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