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網(英語:Mist net),又稱粘網張網[1],是用於捕捉野生鳥類蝙蝠的網。獵人和偷獵者會使用霧網捕捉並殺死獵物,但鳥類學家蝙蝠學家也用來完成繫放或其他科研項目。霧網通常由尼龍聚酯纖維製成,懸掛在兩個柱子之間,與排球球網類似;顏色一般為黑色,因為黑色反光較少;而在沼澤、森林、田野、泥潭和積雪地區也會選擇綠色、深褐色和白色的線[2]。若正確佈置在合適的棲息地,霧網即難以目視。水平拉伸的繩線(trammel)會將霧網分成上下多層(shelf),形成鬆散的口袋。一旦有鳥類或蝙蝠撞到網,就會掉進口袋中並被纏住。有一種霧網被稱為「dho-gazza」,常用於捕捉各種猛禽,這種網並不分層[3]

研究者正將鳥從霧網上取下。

網孔的大小會根據捕捉目標的體型調整,具體大小是沿着單個網孔邊緣的一側或沿該網格的對角線測量(後文提供的數據均沿對角線測量)。小型雀形目鳥類通常使用16—30毫米的網孔,對於較大的雞形目雁形目鳥類,可能需要使用60—80毫米的網孔,而像大型猛禽及天鵝等大型鳥類則使用約127毫米的網孔[1][4]。網的尺寸根據其用途有很大差異。用於捕捉鳥類的霧網高度通常為1.2—2.6米,寬可能從3米到18米不等,有時可能更寬。架網時需要將網兩端支起,使網繃緊,有時網可以拖地[5];架網時一般需要考慮地點(如選擇水邊、田間或林間空地等)、時間(選擇鳥類活動較多的清晨和傍晚,大風大雨天不宜架網[2])、網面朝向(宜迎風架網)和數量等方面[1]。霧網的保存需要注意保持乾燥,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並且遠離齧齒動物可能出現的位置[4]

依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的野生動物法規,霧網的購買和使用或許需要許可。正確處理霧網需要一定的技術,要避免網纏繞在植被中,並進行妥善放置。處理鳥類和蝙蝠需要大量培訓,以免對捕獲的動物造成傷害。蝙蝠的處理可能尤其困難,因為常在夜間捕捉,並且可能會咬人。2011年的一項研究調查發現,霧網法導致的傷害率較低,同時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6]

捕獵

編輯

霧網在近300年前,便被日本獵人用來捕捉鳥類果腹,彼時的霧網一般使用棉線絲線[7][2]。在以販運為目的(常為食用、寵物鷹獵)的鳥類捕捉中,經常使用霧網捕鳥,常用黑色尼龍絲;由於鳥類的應激反應,會導致很高的死亡率[8]。同時由於生態環境改善,野生鳥類數量增加,通常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部分農戶為保護收成,降低防護成本,會在果園周邊或水產養殖中違規使用霧網,造成大量野生鳥類和蝙蝠等因纏網而死亡;這種行為在中國大陸、香港東南亞日本澳大利亞均有存在[9]。為解決野生鳥類保護和農業生產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教育增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培訓正規使用網具的方法,並給予一定的農業保險和財政補助。[10]

在中國大陸,2023年5月新修訂出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生效,其中明確將捕鳥網(主要是霧網)列為禁用工具。霧網曾經在中國大陸的電商平台上廣泛存在,但經過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指示,要求加強對捕鳥網生產、銷售和使用環節的監督,目前搜索相關內容便會收到警告[11];然而如果使用「防鳥」、「野鳥」等信息搜索,依然能夠搜索到類似商品,部分商家會通過客服將潛在買家引流至微信平台交易;此外還有商家商品名寫作「防鳥網」,而配圖則是明顯的捕鳥網配圖。防鳥網網線粗、網格大、顏色鮮艷,且為單面,沒有網兜,鳥類不太可能撞上,即使撞上也不會被糾纏。[12]

科學研究

編輯
 
被霧網捆住的小型雀鳥

1947年,奧利弗·盧瑟·奧斯汀英語Oliver L. Austin初次在美國將霧網應用於鳥類研究[7][2];而中國使用霧網法研究鳥類則可追溯至1990年代的鄒發生等人[13]

霧網法是監測物種多樣性相對物種豐度英語Relative species abundance種群大小英語Population size、性別差異、年齡結構的重要方式,也十分流行[5];尤其針對林下鳥類的研究十分有效,這是由於多種林下鳥類少鳴唱、無領域且隱蔽性強,採用霧網法進行調查比樣線法樣點法的效果更好[13][5]

霧網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目標網捕(target netting)特定物種或個體;廣泛網捕(broadcast netting)特定區域的所有鳥類。目標網捕常用與對特定物種的科學研究;以此為目的佈置的霧網通常會輔以某物種的鳴聲,定點投食[14],活體誘餌[2]或在附近放置能夠引誘目標個體的模型[15]

由於廣泛網捕會無差別地捕捉所有鳥類,這種方式更適合用來調查特定棲息地的物種分佈情況。美國各地的鳥類繫放站都會使用這種方法。通常,這些站點會從每隻個體收集一系列標準測量數據,包括體重、翼長、繁殖狀態、體脂指數、性別、年齡和換羽狀態等[5]

儘管設置霧網耗時較長,且需要認證,但相比於視覺或聽覺檢測方法依然擁有許多優勢,例如可以採樣那些其他方法難以檢測到的物種。此外這種方法便於標準化,能夠實際上手檢查,減少物種的誤判率[5]。由於霧網使得科學家可以近距離觀察物種,因此常用於長期的標誌重捕研究,以檢測種群指數的趨勢。[16]

使用霧網採樣收集的數據還有以下幾種用途:

  • 標誌重捕法進行種群取樣
  • 人道地捕獲和遷移小型鳥類或蝙蝠
  • 標記與追蹤
  • 檢測鳥類或蝙蝠物種的健康狀況,以及進行體外寄生蟲研究
  • 鳥類物候學中研究對氣候和其他變量的反應
  • 研究換羽模式

霧網法是一種十分獨特的方法,能夠在一年四季均提供種群統計估計,並為某些鳥類和蝙蝠物種的相對物種豐度提供寶貴的參考。[16]由於目前對於這種方法是否能提供精準數據還有爭議,霧網捕捉法最好只用於聽覺和視覺方法觀察的補充[5]

劣勢

編輯
 
從霧網上取下的雌性褐頭牛鸝
 
正在佈置的霧網

霧網也存在一些缺點。霧網捕捉十分耗時;霧網佈置時不容出錯;霧網捕捉的動物會被纏住,必須經常檢查霧網,約2—3小時檢查一次[5],保證能將被捕捉的動物及時取下;將動物從霧網上取下十分困難,即使是受過訓練的人員也需要十分小心。如果動物被纏繞得很嚴重,就必須剪開霧網,以免傷到動物[1],這導致了素材損耗。如果霧網架設時間過長,也容易出現「網羞(net shame)」現象,導致捕捉率下降,從而產生誤差[13]

霧網的最大劣勢是捕捉到數量只佔真實種群大小的很小一部分,捕獲鳥類的比例不會與鳥類在該區域的實際存在比例直接成正比[17][18],如果某種鳥類活躍在不同的植被層,例如高層樹冠中,由於高度限制,霧網可能完全無法捕獲到該物種,不過霧網捕獲仍可以作為種群大小的一個指標[5]

霧網的捕獲過程可能會對鳥類造成傷害,動物在霧網中掙扎不僅會被細線割傷,還會逐漸失去體力而死;被霧網困住的動物對於天敵束手無策,可能導致額外的死亡[1];若相關人員對解網流程不了解,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傷害[1][6]。但一項研究發現,霧網捕獲鳥類的平均受傷率低於任何其他研究脊椎動物的方法,低於0.59%,而平均死亡率則低於0.23%,相比較使用蚌形捕鷹網(bow net)和巴爾查特里英語Bal-chatri捕捉猛禽時,傷亡率可達9%。體重越重的鳥類越容易在霧網捕捉過程中受傷,較大的鳥類可能更容易遭受腿傷、割傷、骨折內出血,而較小的鳥類通常更容易被糾纏、翅膀被拉傷或發生應激反應。[6]

繫放員

編輯
 
一位研究者正將剛剛繫放的黃眉灶鶯英語northern waterthrush放飛。

霧網是目前最為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繫放捕鳥工具[1]。在美國,繫放員(Bander)負責為被網捕的野生動物繫放,這樣一來就能夠追蹤該動物的行蹤。繫放員需要對被捕獲的動物負責,他們會運用培訓所得,細心觀察表現出壓力的信號(對鳥類而言,這些信號包括喘息、疲憊、閉眼和羽毛豎起[6])。如果不謹慎行事,動物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

在美國,若要給鳥類或蝙蝠繫放,必須從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獲取繫放許可證。根據物種的不同,許可證的資質要求也各有異同。鳥類繫放許可證有兩種:主許可(Master Permit)和副許可(Sub Permit)。主許可頒發給獨立進行繫放或監督繫放操作的個人;副許可則頒發給在持有主許可者監督下進行繫放操作的個人。要獲得許可證,必須填寫申請並將其提交到最近的繫放站。繫放員必須在申請中請求特別授權,才能夠使用霧網、炮網英語Rocket net、化學品或輔助標誌。[19]而在中國大陸,參與繫放的人員也需要向全國鳥類繫放中心申請鳥類繫放證,並在通過後接受培訓並考試[1];全國鳥類繫放中心每年會向國家林業局(目前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交全國鳥類繫放計劃,經批准後實施鳥類繫放的,無須再另行辦理特許獵捕證和狩獵證[2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鸟类环志技术规程(试行) (PDF). 北京師範大學. 2002-02-25 [2024-07-09]. 
  2. ^ 2.0 2.1 2.2 2.3 2.4 Martin, Stephen G. A Technique for Capturing Nesting Grassland Birds with Mist Nets. Bird-Banding. 1969, 40 (3). ISSN 0006-3630. doi:10.2307/4511583 (英語). 
  3. ^ Clark, William S. A Modified Dho-Gaza Trap for Use at a Raptor Banding Station.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1981-10, 45 (4). ISSN 0022-541X. doi:10.2307/3808126 (英語). 
  4. ^ 4.0 4.1 Mist Net Information. Avinet Research Supplies. [2024-07-09] (英語).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鄒發生; 陳桂珠. 雾网在森林鸟类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應用生態學報. 2023, (9): 1557-1560 [2024-07-09] –透過中國知網. 
  6. ^ 6.0 6.1 6.2 6.3 Spotswood, Erica N.; Goodman, Kari Roesch; Carlisle, Jay; Cormier, Renée L.; Humple, Diana L.; Rousseau, Josée; Guers, Susan L.; Barton, Gina G. How safe is mist netting? evaluating the risk of injury and mortality to birds.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2-08, 3 (1): 29–38. ISSN 2041-210X. doi:10.1111/j.2041-210X.2011.00123.x (英語). 
  7. ^ 7.0 7.1 Low, Seth H. Banding with mist nets (PDF).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1957, 28 (3): 115–128 (英語). 
  8. ^ 野生动植物、森林和渔业产品的非法市场 (PDF).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2024-07-09]. 
  9. ^ 霧網之殤. 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2024-07-09] (中文(香港)). 
  10.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别报道|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检察实践:候鸟有信,守护有责_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www.spp.gov.cn. [2024-07-09]. 
  11. ^ 高琳琳. 欧洲专家亲历中国环境司法进步:世界领先的实践与创新. cn.chinadaily.com.cn. [2024-07-09]. 
  12. ^ 王浩雄. 不法商贩用障眼法 网上卖粘鸟网. 北京青年報. 2023-03-04 [2024-07-10]. 
  13. ^ 13.0 13.1 13.2 羅祖奎; 牛俊英; 王雲; 李性苑; 張文華; 姚銀花; 李東平. 贵州省云台山林下鸟类捕获与雾网放置场所的关系. 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35 (2): 236-241 [2024-07-09] –透過中國知網. 
  14. ^ 董, 哲含; 賀, 鵬; 宋, 剛; 張尚, 明玉; 何, 興成; 吳, 永傑. 野生鸟类研究材料(数字化记录、组织样本)的收集保存和标本制作的方法. BIO-PROTOCOL. 2021. ISSN 2331-8325. doi:10.21769/BioProtoc.1010643 (中文). 
  15. ^ Sogge, Mark; et al. A targeted mist net capture technique for the willow flycatcher (PDF). Western Birds. 2001, 32: 167–172 [2015-04-19] (英語). 
  16. ^ 16.0 16.1 Dunn, Erica H.; C. John Ralph. Use of Mist Nets as a Tool for Bird Population Monitoring. Studies in Avian Biology. 2004, 29: 1–6 (英語). 
  17. ^ Remsen Jr, J. V.; Good, David A. Misuse of data from mist-net captures to assess relative abundance in bird populations. The Auk. 1996, 113 (2): 381–398 (英語). 
  18. ^ C. John Ralph and Erica H. Dunn, 2004 Editors Monitoring bird populations using Mist nets. Studies in Avian Biology No. 29
  19. ^ North American Banders Study Guide. North American Banding Council. 2001: 1–69 (英語). 
  20. ^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鸟类环志管理办法(试行)》和《鸟类环志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www.forestry.gov.cn.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