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禿鸛
禿鸛(學名:Leptoptilos crumenifer),又稱非洲禿鸛,為鸛科禿鸛屬的鳥類,是最大型的鸛之一,分佈於大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通常棲息在稀樹草原或潮濕的內陸環境,有時也包含人類密集活動的區域。
禿鸛 | |
---|---|
成鳥,攝於博茨瓦納喬貝國家公園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
科: | 鸛科 Ciconiidae |
屬: | 禿鸛屬 Leptoptilos |
種: | 禿鸛 L. crumenifer
|
二名法 | |
Leptoptilos crumenifer (Lesson, 1831)
| |
異名 | |
|
特徵
編輯禿鸛是大型的鳥類,最大的標本高達1.5米,重超過9公斤,翼展闊3.2米。一般而言,牠們長1.1-1.4米,翼展闊2.25-2.87米,重4.5-8公斤。牠們飛行時的頸部會縮起,彷彿鷺科。
禿鸛的頭部及頸部沒有毛,背部黑色,腹部白色。牠們的喙也很大,喉嚨附近有粉紅色的囊。雙腳及翼都是黑色的。雄鳥及雌鳥很像,但雛鳥較為褐色,喙較細小。雛鳥要達4歲才達至完全成熟。
行為
編輯禿鸛是群居及有地盤的。在旱季,牠們會在樹上築巢,每胎產2-3隻蛋。
禿鸛很少出聲,示愛時其喙會發出咔嗒咔嗒聲。喉嚨上的囊亦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禿鸛是食腐動物。牠們的頭部及頸部沒有羽毛,就是一種適應性,因為若有羽毛的話,羽毛會黏上屍體的血及其他物質,很難保持清潔。
牠們也會吃其他細小的哺乳動物及爬行動物,包括白蟻、魚類、蝗蟲、草蜢、毛蟲、青蛙、蛇、齧齒目、鱷魚蛋及幼鱷、紅嘴奎利亞雀雛鳥、鴿、火烈鳥、鸕鶿雛鳥及鵜鶘雛鳥。在繁殖季節,成年禿鸛會減少腐肉的消耗,並捕食大部分活的小獵物,因為雛鳥需要這種食物才能生存。
當以腐肉為食時,禿鸛會經常跟隨兀鷹,因為禿鸛的喙不適合撕肉,所以選擇等待禿鷹將其扔掉,或直接從禿鷹中偷一塊肉。
用途
編輯圖片
編輯-
骨架
-
以大象屍體為食
參考
編輯-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Leptoptilos crumenifer.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 ^ The Oxford Pocket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外部連結
編輯- Marabou Stork Fact Sheet, from Smithsonian National Zoological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