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Arxlex/風暴突擊營

風暴突擊營是德國陸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發現常規的步兵戰術在日常作戰中(尤其是塹壕戰)已收效甚微的情況下,組建的特殊部隊。德軍在整個一戰中組建了17支突擊營及2個獨立的突擊連

這類特殊的步兵分隊主要被用於教學和培訓其他陸軍單位,以及執行高難度有挑戰性的作戰任務,在執行這類任務時,他們通常不以統一的建制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風暴突擊營德語原文Sturmbataillon中的Sturm一詞,除「風暴、狂風」之意思外,還自有作為軍事專業術語用的「猛攻、衝擊」之意。沒有證據證明該部隊最開始建立時要求部隊在執行上有「風暴、狂風一般的'風馳電掣'精神」,而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的「猛烈而集中地衝擊敵軍防線」部隊來使用。因此,後世不論是中文世界抑或是英文世界中(storm troops),翻譯成風暴突擊隊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種修辭。

陣地戰的戰術難題 編輯

1915年時,西線德軍的指揮層認識到,當下的步兵戰術不足以將部隊從陣地戰狀態及時轉換到機動戰鬥狀態。同時,包括機槍火焰噴射器, 擲雷器 及步兵炮在內的新式武器更青睞讓防禦者主導戰場,而非進攻者。高得不成比例的傷亡到頭來可能只換得區區幾百米的陣線推進。

德軍步兵戰術的演進 編輯

當英法相繼在1915年將坦克投入戰場之時,另一邊的德軍決定進一步開發與發展步兵戰術,而步兵戰術的修改與適應直接導致了德軍新式指揮和作戰原則的出現。 第五突擊營(Rohr)是之後出現的第一支成建制的突擊部隊,其也用作培訓和教學使用,是其他所有突擊部隊的祖師爺。

突擊營之形成、編制及戰術 編輯

 
1917年5月,色當附近一處訓練場中的突擊戰術演習

與常規步兵營不同,突擊營自打一開始就是作為——擁有各類不同武器配置及各種不同作戰能力的——混成單位來組建的(隨着戰事不斷發展,迫擊炮、擲雷器、步兵炮、MG 08/15輕機槍及火焰噴射器其都可使用)。

1915年3月,德軍在孚日附近的戰場中率先將Calsow突擊部隊(命名自其指揮官Calsow少校)投入戰鬥,該單位由兩個先遣連及一個37mm炮大隊組成。但直至威利·羅爾接過指揮權後,這支部隊才開始發揮出巨大優勢。 在他的指揮下,該部隊擴充為編制,並進一步發展及完善了突擊部隊戰術。 此外,該單位還檢驗和測試了各式新武器和裝備,包括火焰噴射器, 防彈背心鋼盔,這些裝備隨後才開始裝備全軍。

有了第五突擊營(原下西里西亞第五先遣營)的榜樣,德軍幾乎全軍都組建了隸屬各軍的突擊營或突擊連,主要用作戰鬥教學和培訓,而僅以有限的程度投入實際作戰,目的主要是為了儘可能降低損失,避免他們的戰鬥能力因為長時間用於扛線而下降,並保證他們對其他部隊的教學能力以較高水平保持。

一戰後期時,突擊營已建制化地被規定在步兵中,1916年12月之後,一支突擊營建制為:[1]

  • 2-3個突擊連,
  • 1個擲雷連,
  • 1個機槍連
  • 1個步兵炮小隊/排
  • 1個火焰噴射器小隊/排

突擊隊士兵 編輯

 
Ludwig Dettmann 筆下的一名突擊先遣兵畫像

突擊營的士兵均由自願報名而來,最年長不超過25歲,。與其他部隊相比,他們接受的培訓更特殊,裝備更現代化,飲食質量和薪資也更優。 此外,他們在任務期間的空閒時更多地在後方修養,而非像其他前線士兵一樣在前線戰壕里據守。 但是相應的,他們(多以摩托化運輸)的作戰任務也是更加危險,損失更大。

在進攻時,突擊營多派出小股平常都彼此熟識、內部關係密切的小分隊來對敵陣線進行突擊。每名士兵各攜帶一支K98a卡賓槍士官軍官則攜帶自動手槍;武器的彈藥一般不裝在彈藥包中,而是直接放在褲子口袋裏或者手榴彈袋裏;近戰時他們的武器主要是匕首、工兵鏟 ,或者自製的戰壕狼牙棒。突擊兵廣泛裝備鋼盔和特殊的作戰褲,後者在膝蓋和臀部有用皮革補強;除此外他們還裝備有鋼絲鉗和帆布袋,藉此突破鐵絲網對他們的阻擋。 在戰爭後期臨近結束之時,他們也裝備上了世界上第一種衝鋒鎗Bergmann MP18

突擊士兵廣泛接受了各型武器訓練:包括輕型擲雷器、16型擲彈器,火焰噴射器、手榴彈、重型和輕機槍(MG 08和08/15),甚至還包括敵軍的機槍和手榴彈訓練。 一名機槍射手倒下後,他的任何一位戰友都有能力直接接手他的武器,俘虜來的敵方武器,他們也能直接使用。

整個突擊部隊在1917年時被授予"擲彈兵"(Grenadiere)頭銜, 這個頭銜來源於17世紀時被選出的特別優秀士兵的稱號。 第三和第五突擊營仍保留着舊時「獵兵」(Jäger)與「先遣兵」(Pionier)頭銜,因為他們主要執行的還是以這兩類特殊任務為主。 此外,機槍連中仍留有"射手"(Schütze)頭銜,榴彈炮單位則保留「炮兵」(Kanonier)頭銜。[2]

第五突擊營中的火焰噴射單位穿着預備近衛先遣團制服,這套制服的特殊之處在於掛載着骷髏徽章。1916年6月,為再次對其特殊任務進行標識,他們的皮革頭盔上也增添了骷髏標誌(以布倫瑞克第九十二步兵團的標誌為原型)[3]

突擊營戰術 編輯

與普通步兵連以衝鋒與塹壕據守交替進行的戰術不同,突擊營的戰術主要以如下步驟構成:在戰鬥前,首先要對敵哨位進行偵查摸清;其次在戰鬥開始前,會用火炮對這哨位進行一輪短平快的火力覆蓋;然後才派出以班或小組為組織的單位進行突擊。在這一過程中,突擊部隊將竭力避免與敵較大規模的火力巢進行接觸。撕開缺口後,對敵兩翼單位的清繳將交由後續跟進部隊進行,突擊部隊則繼續深入敵陣地腹部,破壞敵陣地部署,襲擾其預備部隊,並阻滯敵援兵的反擊。

突擊營是裝備有壓倒性的火力的單位——下放到排一級的機槍配置,每連均配屬有火焰噴射器和擲雷器,到營一級則有充分的步兵炮支援。 他們成功的秘密不在於他們的無影無蹤的滲透,而在於他們在突擊階段對壓倒性火力的集中運用,在優良的戰術指揮下,這一混合成就了他們的每一次勝利。這樣的戰術使得他們即便在側翼沒有任何友軍協助的情況下,都有能力突破任何強大的防禦工事,並迅速滲透進敵陣地。另一方面,這樣的突擊也意味着其必須帶有猛烈的火力展開,而不是單純的匿蹤滲透。

這樣的戰術在二戰中則被發揚光大。"閃電戰"實際就是這一戰術在經過新型武備(比如坦克斯圖卡俯衝戰鬥機)的強化下,在更大的規模情況下投入使用的結果。一戰中這類戰術經驗的獲得直接為閃電戰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這一戰術的遺輝仍能在德國聯邦國防軍中被找到。部署到營一級的步兵重火力武器不僅是所有聯邦陸軍步兵營的標配(例如第五重獵兵營),在其他聯邦軍隊單位中也頗為常見。

實際投入運用中的突擊營 編輯

1916年:凡爾登 編輯

凡爾登戰役開始時第五突擊營就已經被投入使用,以支援普通步兵作戰。當時該營分配出各個不超過連規模的單位實際參加了凡爾登戰役中各種各樣的戰鬥。1916年8月,黑森的預備役第二十一師在進攻Souville-Nase (Nez de Souville)時,突擊營的火焰噴射單位對其進行了直接支援。除此外,突擊營更多地被用於在後方對各部隊進行教導和培訓。

1917年:里加,伊松佐河,康布雷 編輯

在對大量德軍部隊進行了新的領導和作戰原則的大規模培訓之後,突擊營在1917年獲得了第一個成就。首先是在東線參加佔領了波羅的海群島(阿爾比恩行動),並於1917年9月協助第八軍佔領里加<span typeof="mw:Entity" id="mwZw"> </span>。 自1917年11月始,在西部戰線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突擊群攻擊。藉此德軍得以成功奪回了康布雷之戰中英軍借坦克奪取的陣地。

1918年:德國的春季進攻 編輯

在西線發動的首次春季攻勢(或稱"皇帝會戰"、"米夏耶爾作戰")將戰場局勢扭轉到了同盟國這邊。 此次戰鬥中所有的步兵單位都在1917/18的冬季接收到了來自突擊營的新戰法的培訓。 多個風暴突擊營被部署在難啃的進攻點上。 總攻在剛開始時的確全線突破英國人的防禦,但最終未能達到整體擊潰協約國軍隊的戰略突破。

戰後,僅有最初的第五突擊營得以被保留,用於衛戍卡塞爾的 德軍最高陸軍指揮部

風暴突擊營的擴編 編輯

1916年夏天,由於第五營(Rohr)的成功,最高陸軍司令部(OHL)決定再增設4個營,即勃蘭登堡第三獵兵營庫爾黑森第十一獵兵營以及兩個西里西亞預備獵兵營。從7月到8月,他們的指揮官在法國伯偉耶接受了培訓。訓練尚未結束,後三營就被轉移到了東部戰線。結果,只有勃蘭登堡第三獵兵營最終成為常規突擊營並在之後轉變為一個教導營。

到1917年,OHL想再建立14個突擊營。其中首營(也許是因為他們前輩的戰果)被稱呼為第「5」營而不是第「1」營。第14、15、16營分別被分配給陸軍A,B,C師。所有指揮官和大多數軍官都在伯偉耶接受了培訓。 [4]

單位 備註(歸屬、配置及起源)
第1突擊營 第一軍;成立於1916年
第2突擊營 第三軍;成立於1916年
第3突擊營(獵兵) 第七軍;1916年夏天改名為勃蘭登堡第三獵兵營
第4突擊營 第四軍;成立於1916年
第5突擊營(先鋒工兵) 第五軍; 1916年自「Calsow突擊分部」改編;於1917年2月在名稱中添加了「Rohr
第6突擊營 第六軍;1916年12月4日成立;隸屬巴伐利亞軍
第7突擊營 第七軍;成立於1916年
第8突擊營 第十七軍;成立於1916年
第9突擊營 成立於1916年,於1918年5月解散
第10突擊營 東線成立於1916年
第11突擊營 第十九軍;成立於1916年
第12突擊營 第七軍;成立於1916年,於1918年10月解散
第13突擊營 東線在1916年3月併入第12突擊營
第14突擊營 陸軍C集團軍;成立於1917年
第15突擊營 陸軍A集團軍;1916年12月23日成立;隸屬巴伐利亞軍
第16突擊營 陸軍B集團軍;成立於1916年
第17突擊營 第四軍;成立於1917年,於1918年8月解散
第18突擊營 第十八軍;曾是突擊連

德國盟友中的風暴突擊營 編輯

 
奧匈帝國突擊部隊的徽章

德國盟友很快就認識到突擊營的重要性。 1916/17年末,奧地利-匈牙利派出四十名軍官和一百名士官參加了第五突擊營所教授的三門課程。這些人隨後組成了奧匈首支突擊連,其人員隨後被分配予奧匈帝國第2、 8、10、11、12突擊營以及第13突擊連。與德意志帝國相反,奧地利軍隊大規模擴大了衝鋒營的數量,因此各最終都擁有了自己的突擊營或突擊半營。這些人較少被用作教導部隊,而是被用作特種作戰部隊,其部署僅限於戰爭期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階段,這些部隊是奧匈帝國陸軍僅存的仍有戰鬥力的部隊。

保加利亞軍隊也積極建構突擊部隊。為此,德國最高陸軍司令部於1916年9月向保加利亞派出了由兩名軍官,四名士官和二十五名士兵組成的教導司令部。在完成建立專門的訓練區之後,該司令部組建了第一個保加利亞突擊營,該營下轄兩個突擊連,一個擲雷連,以及一個火焰噴射連。此外,該司令部在十四天的訓練教學中還訓練了保加利亞與土耳其軍官以及保加利亞第一和第二軍的士兵。

其他國家的突擊部隊 編輯

文獻參考 編輯

  • Michael H. Clemmesen (dänischer Brigadegeneral): German Army Tactical Adaptation during World War I. 2004.
  • Hermann Cron: Die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Heeres im Weltkriege 1914–1918. Nachdruck der Ausgabe Berlin 1937. Osnabrück 1990.
  • Ian Drury: German Stormtrooper 1914–18. Osprey, 1995.
  • Bruce I. Gudmundsson: Stormtroop Tactics. Innovation in the German Army. 1914–1918. Westport 1995.
  • Steven D. Jackson: Shoulder to Shoulder: Close Control and 'Old Prussian Drill' in German Offensive Infantry Tactics, 1871–1914. In: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Band 68, Nr. 1, Januar 2004, S. 73–104.
  • Werner Lacoste: Deutsche Sturmbataillone 1915–1918. Helios-Verlag, 2. Auflage, Aachen 2010, ISBN 978-3-86933-013-6
  • Timothy T. Lupfer: Die Dynamik der Kriegslehre. Der Wandel der taktischen Grundsätze des deutschen Heeres im Ersten Weltkrieg. Militärgeschichtliches Beiheft, Bonn 1988.
  • Ralf Raths: Vom Massensturm zur Stoßtrupptaktik. Die deutsche Landkriegtaktik im Spiegel von Dienstvorschriften und Publizistik 1906 bis 1918. Freiburg 2009.
  • Infanterie greift an. Voggenreiter, Potsdam 1937.[5]
  • Martin Samuels: Command or Control. Command, Training and Tactics in the German and British Armies. 1888–1918. London 1995.
  • Martin Samuels: Doctrine and Dogma. German and British Infantry Tactic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1992.
  • Graeme Chamley Wynne: If Germany Attacks. 1971.
  • D. S. V. Fosten und R. J. Marrion: The German Army 1914–18. 1986.

引用 編輯

  1. ^ Jürgen Kraus: Die feldgraue Uniformierung des deutschen Heeres 1907–1918. 2. Auflage. Wien 2009, S. 558.
  2. ^ Jürgen Kraus: Die feldgraue Uniformierung des deutschen Heeres 1907–1918. 2. Auflage. Wien 2009, S. 558 f.
  3. ^ Joachim Hilsenbeck: Deutsche Offiziershelme 1870–1918. Reutlingen 2004, S. 122, 190.
  4. ^ Eberhard Graf von Schwerin: „Königlich preußisches Sturm-Bataillon Nr. 5 (Rohr).「; (Aus Deutschlands großer Zeit. Band 116.) nach der Erinnerung aufgezeichnet unter Zuhilfenahme des Tagebuches von Oberstleutnant a. D. Willi Rohr, Graf von Schwerin. Sporn. Zeulenroda 1939.
  5. ^ Autor und Verlag veröffentlichten das Buch 1937 nicht unter Erwin Rommel sondern unter Oberst Rommel.

[[Category: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