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西塔琴

藍帕琴(英語:Sitar 是一種在印度古典音樂中使用的撥弦樂器。這種樂器在蒙兀兒帝國統治下興盛起來,它以波斯文setar(即三弦)命名。藍帕琴在16世紀和17世紀盛行,並在18世紀的印度以現在的形式出現。它從長長的空心琴頸和葫蘆形共鳴腔中衍生出獨特的音色和共鳴。在外觀上,藍帕琴與tanpura相似,只是它有焦痕。

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通過拉維‧香卡的作品,,藍帕琴開始在世界上廣為人知。在1960年代,在西方流行音樂中使用藍帕琴蔚為風氣,如披頭四、滾石樂隊等都曾使用藍帕琴。

Sitar full

歷史

編輯

藍帕琴的起源有多種理論。

德里蘇丹國起源

編輯

有一種說法是:藍帕琴是由德里蘇丹國著名的發明家、詩人發明的。另有一些人則說該樂器是從伊朗帶來的,並根據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的口味進行修改。

維納起源

編輯

另一種理論認為,藍帕琴被認為是源自維納,這是卡納提克和印度斯坦音樂中另一種重要的樂器,為了符合蒙兀兒的品味而進行了改變。

構造

編輯

藍帕琴可以有18,19,20或21根琴弦。其中六至七個是主弦,其餘則是共鳴弦,它們在音格下面運行,並與所演弦樂共鳴。音格是可移動的,可以進行微調。演奏的琴弦可通過樂器頭部或其附近的音栓調整,而具有各種不同長度的共鳴弦則通過指板上的小孔與小音槌沿着樂器的頸部接合。早期西塔琴的共鳴槍是由葫蘆製成的,現則多改用木材代替。

 
Sitar parts

演奏方式

編輯

藍帕琴的調音取決於結他演奏者的風格和個人喜好。主要演奏的弦通常高主音四度,第二弦則調到主音,共鳴弦則被調整為正在演奏的raga的音符,西塔琴的琴格是可以隨着raga的不同進行移動的。彈奏時,右手食指上繞一個金屬絲絃來撥動琴弦。左手則只用兩根手指:旋律高用中指,旋律下降用食指。在古典演奏中,演奏者的彈奏姿劫也十分重要。必須雙腿交叉而坐,右腿盤在左腿之上。藍帕琴的共鳴箱琴身必須於在左腳上,琴頸則平於在右膝上。 相比西樂,印度音樂對樂譜依賴的很少,甚至整個曲子九成都是即興創作,換句話說這是沒有樂譜的樂器。雖然這些音樂都要以拉格做為基礎,拉格是印度特有的音樂形式,有多少個拉格誰也數不清。拉格的特點也是難以言喻的,但大體上是特定的音階加上有旋律感的演奏,一個拉格至少要有五個音階,其中要包含Sa,Ma,Pa,隨後可以加上Re,Ga,Ma,Dha,Ni或其變音組成不同的拉格,不同的音階組合組成的拉格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拉格也在不同的場合,時間,或者季節用不同的樂器來彈奏。 [1]

著名演奏家

編輯

拉維·香卡

 
Dia5275 Ravi Shankar

屋希阿澤

  1. ^ 弦樂家族.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junior/music/ks_wg/content/instrument/sitar.htm (中文).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