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西北方言

唐五代西北方言,又称唐末西北方言(方音),指中古汉语时期中国西北一带的方言,是汉语历史重要术语。这概念出自罗常培1933年著作《唐五代西北方音》,他利用敦煌出土的残卷上的汉藏对音分析唐朝五代西北语音。书中使用了《阿弥陀经》、《金刚经》、《千字文》及《大乘中宗见解》四种对音材料。该书是研究晚期中古汉语的重要著作。

后世有学者尝试考证唐五代西北方言是客家话源头(丁邦新1987)[1]晋语源头(乔全生2004)[2][3]。其中客家话的考证在1990年代之后遭学界普遍否定,包括桥本万太郎1992[4]郭必之2012[5] 。晋语的考证亦未成为学术主流观点。

语音特色

编辑

文献

编辑
  1. ^ 丁邦新1987〈论官话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58本第4分
  2. ^ 乔全生. 现代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中国语文》2004年 第3期
  3. ^ 乔全生. 晋方言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PDF). 2015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10). 
  4. ^ 1992. 桥本万太郎. Hakka in Wellentheorie Perspective(客家方言的波浪性发展).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20, No. 1 (January 1992), pp. 6-7.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5. ^ 2012. 郭必之. 中古全浊声母在客语中的清化: 时与地的再考察. 《中国语言学集刊》第六卷第一期: 139-155, 2012年

参考书目

编辑
  • 罗常培,1933年,〈唐五代西北方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 甲种之十二》。中国商务印书馆2012年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