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普萨拉大主教

乌普萨拉大主教瑞典语:Ärkebiskopar i Uppsala),亦称作瑞典大主教(瑞典语:Ärkebiskopar i Sverige),是基督教瑞典信义会主教长,自1164年以来迄今拥有完整的历史性使徒统绪[1]辖地为乌普萨拉主教座堂。该会原本是罗马公教会,从1530年代起成为信义会。长久以来,乌普萨拉大主教一直对瑞典的信仰与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对外代表瑞典教会,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情况相似。现今的乌普萨拉大主教是第70任的安特耶·雅克伦。亦为瑞典第一位女性大主教。[3]

乌普萨拉大主教的牧徽

历史概要

编辑
 
乌普萨拉主教座堂,斯堪的纳维亚最大的教堂。

乌普萨拉设有主教一职是从11世纪瑞典国王英格一世时代开始的。该地原先是由不莱梅总主教管辖,直到乌普萨拉于1164年产生第一位主教为止。那时属于丹麦隆德大主教是受认可的瑞典主教长,这代表着透过礼披按手,主教长有权利拣选并且授予乌普萨拉大主教圣职。为了增加其自主性,福克·约翰森·安杰尔于1274年前往罗马并由罗马教宗为他行按手礼。此一作法晋昇了其位,所以在1318年的奥洛夫·布扬森之后,隆德便不再有乌普萨拉大主教。1457年,教宗任命扬·本特森成为瑞典主教长。

起初乌普萨拉是坐落在现今城市北方数哩的村庄,位于今日所称的老乌普萨拉。1273年,大主教的座堂连同国王埃里克九世的圣骨一起迁移至东阿罗斯的市镇,自此该地被称为“乌普萨拉”。[4]

1531年,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指派遵循路德训诲的牧师担任大主教,取得教宗的权柄并实际上形成了瑞典新教。大主教接着被宣布为同侪中的首席英语Primus inter pares,即是“首席主教”。大主教同时兼任乌普萨拉教区的主教与瑞典主教长;不过他并不具有比其他主教更高的权威,尽管事实上他的声明比起其他人拥有更广泛的影响。1990年开始,乌普萨拉教区加设一位乌普萨拉主教来担任助理主教[5]而该辅助职分目前是由拉格纳·波森纽斯担任。[6]

早期

编辑
 
老乌普萨拉教堂,1273年之前为乌普萨拉大主教的座堂。

首次有书面提及主教于乌普萨拉驻节一事是不来梅的亚当之《汉堡教会史》,该书记载着1060年代小阿达尔华受任命为“锡格蒂纳与乌普萨拉”("Sictunam et Ubsalam")的主教。[7]瑞典的资料来源不曾提过他在锡格蒂纳或是乌普萨拉。

中世纪时期的《中世纪瑞典编年史》(Annales Suecici Medii Aevi[8][9]与13世纪圣包特维德的传说[10][11][12]提到一些圣亨利于1129年担任乌普萨拉主教("Henricus scilicet Upsalensis")的事情,参与新近完工并献给殉道者圣劳伦斯老乌普萨拉教堂[4]他似乎与死于1134年福特维克战役的亨利主教是同一个人,自从被瑞典流放之后便与好战的丹麦人在一起。已知《罗斯基勒编年史》有写到他死后不久,而13世纪早期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的《丹麦人的事迹》写说他从锡格蒂纳逃到丹麦,这份文献同样也多有疏漏,或者至少内容曾被重新删减过。15世纪时产生首份主教的列表,[13] 在这份列表中,乌普萨拉的首位主教为“西弗利纽斯”("Sverinius",可能是西华杜斯[14]),由尼古拉、史凡诺、亨利库斯("Henricus ",拉丁化的“亨利”拼写)、以及卡普曼努斯依序继任。除了亨利库斯以外,该份列表只有提到他们的名字。[4][15]1164年,教宗历山三世按立熙笃会欧瓦斯垂隐修院修士斯特凡担任首位乌普萨拉大主教。[16]

宗教改革期前

编辑
 
1077年,国王亨利四世乞求教宗国瑞七世的赦免,史称卡诺莎悔罪事件。然而亨利四世却于1084年进攻罗马,教宗遂仓促逃亡。

中世纪时,国王与教宗的叙任权斗争反复出现,英格兰法兰西的国王们曾多次拒斥教宗提名的神职候选人。而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甚至为了争夺教会控制权而任命对立教宗克勉三世[17]1122年,随着教宗嘉礼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签署《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后,教宗的权势跃升,经常介入教会内外的诸多事务,并试图与各国政权抗衡。[18]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于瑞典。1432年,奥洛夫·拉森当选乌普萨拉大主教后,却因主教团未事先向瑞典国王埃里克七世商议人选而不被国王承认,因此1433年时,国王埃里克七世指派卑尔根的阿诺担任乌普萨拉大主教,与教宗恩仁四世发生冲突,形成对立的大主教。同年,拉森前往罗马接受教宗的按立。阿诺于翌年逝世,国王才愿意接受拉森。[19]而在1468年,托德·彼得森在国王卡尔八世的推荐下当选大主教,然而教宗保禄二世并不同意,并要求以雅各·乌福森来取代,彼得森遂于翌年12月18日被迫辞职,不久便于1470年5月逝世。[20]

宗教改革期间

编辑
 
路德(左二)与梅兰希通(左一)等友人译出《圣经》的德语译本。瑞典教会亦追随路德的神学训诲,成为抗议宗之一。

1515年,教宗克勉七世按立古斯塔夫·特罗雷为乌普萨拉大主教,当时的瑞典是由摄政小斯腾·斯图尔治理,然而特罗雷大主教却大力支持由丹麦兼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来对瑞典进行统治。1517年,特罗雷因为与丹麦通敌而被斯图尔围困在大主教府,并于翌年被监禁,也因此特罗雷无法履行圣职长达三年之久。同年10月31日,奥斯定会副总会长[21]维滕贝格大学圣经学教授[22]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张贴于维滕贝格城堡教堂的大门上,欧洲宗教改革开始。此时有位瑞典牧师奥劳斯·彼得里远赴德意志就读,求学期间认识了路德与希腊语教授菲利普·梅兰希通,深受路德的神学训诲所吸引。[23]1520年,斯图尔在抵抗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入侵中战死,克里斯蒂安二世顺利取得瑞典王位,特罗雷在克里斯蒂安二世的授意下复职,并为国王举行傅油礼,三天后却发生由特罗雷协助国王策划与执行的斯德哥尔摩惨案,以异端罪判处82人死刑,受害者包括斯卡拉主教文森斯·韩宁森斯特兰奈斯主教马提亚·葛瑞格森等多位主张抵制丹麦控制瑞典的人士。[24]

 
斯德哥尔摩惨案,信奉罗马公教的国王与总主教大肆伐害异己,种下了瑞典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后果。

1523年,摄政古斯塔夫·埃里克松瑞典解放战争中成功占领斯德哥尔摩,成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被俘,国王瓦萨下令将特罗雷放逐。约翰内斯·马格努斯当选乌普萨拉大主教后,国王写信向教宗克勉七世请求按立马格努斯,然而教宗认为瑞典对古斯塔夫·特罗雷的处置不符合罗马公宗的《教会法》,命令将特罗雷予以复职。因此国王便与罗马教廷决裂,自行指派马格努斯担任。但不久后,国王希望瑞典教会能更加自主以便摆脱罗马教廷,然而马格努斯明确表示不赞同路德的训诲,因此国王于1526年8月命令他远赴俄罗斯出任外交官。尔后于1531年,国王指派接受路德训诲的奥劳斯·彼得里之兄长,劳伦丘斯·彼得里(内瑞修斯),担任乌普萨拉大主教。约翰内斯明白自己的圣职已经到期了,随后他便长途跋涉到罗马,在该处勉强接受剩余的人生。[25]1544年,约翰内斯逝世后,随其一同流亡至罗马的弟弟奥劳斯·马格努斯被教宗保禄三世按立为乌普萨拉大主教,他是最后一位获得教宗承认的乌普萨拉大主教,[26]然而却因无法返回瑞典而始终无法履行圣职。待在罗马期间,奥劳斯撰写数篇高度关注斯堪的纳维亚的有关著作,迄今仍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他亦允许其兄约翰内斯的著作出版。[27]

彼得里兄弟皆为瑞典新教的主要改革者,内瑞修斯为首位遵奉路德训诲的乌普萨拉大主教。兄弟俩险些于1540年代一同被国王处死。1541年时兄弟俩与劳伦提斯·安德烈共同完成瑞典语的《瓦萨圣经》。内瑞修斯也为1571年瑞典教会条例提供了理论基础。[28]

事工

编辑
 
乌普萨拉的大主教府,于18世纪时由建筑师卡尔·哈勒曼设计,在旧基上建造。

大主教的事工遍及全方面。有些是会众的热心牧师,如同加勒等人;有的则是卓越的圣典学者,诸如比尔格·葛瑞格森奥洛夫·拉森;也有人是政治家,像是扬·本特森,或是能干的行政主管,比方像雅各·乌福森一样,是著名的教会贵族、王室顾问、艺术与学问的赞助者、乌普萨拉大学的创办人以及将印刷术引介至瑞典的有力推手。[29]也有些大主教是学者,好比说约翰内斯·马格努斯,著有《关于所有哥德与瑞典国王史》(Historia de omnibus Gothorum sueonumque regibus)与《乌普萨拉总教区教会史》(Historia metropolitanæ ecclesiæ Upsaliensis),而其弟奥劳斯·马格努斯著有《北方民族史》(Historia de gentibus septentrionalibus)。[26]近来较著名的有纳坦·瑟德布卢姆,于1930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大主教与入世教士们(教会行政的牧师)在戒律教士(隐修会的修士)之中找寻活跃的同工。瑞典具有代表性的修会中有本笃会熙笃会道明会方济会布里吉达会(与维丹纳母院一起)以及嘉都西会。新教研究者卡尔· 西弗沃史托佩写到:

“修士几乎是中世纪结合欧洲北方与南方之间文明的唯一联系,并可以断言它在我们的修会与那些南方大陆之间的活跃关系,是穿越要道抵达我们国家的高度文明。”[30]

乌普萨拉大主教列表

编辑

本列表显示自1164年迄今的历任乌普萨拉大主教,编号次序是以瑞典信义会承认的为主,并标示出同时期的对立大主教:[31] [32]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改革前的罗马公教会乌普萨拉大主教
1 1164年—1185年   斯特凡 生年不详;卒于1185年 瑞典的第一位大主教。
2 1185年—1187年 约翰内斯 生年不详;卒于1187年 于锡格蒂纳遭到爱沙尼亚海盗杀害。
3 1187年—1197年 彼得鲁斯 生年不详;卒于1197年
4 1198年—1206年 奥洛夫·兰贝顿卡 生年不详;卒于1206年
5 1207年—1219年 瓦勒留斯 生年不详;卒于1219年
1219年—1224年 出缺
6 1224年—1234年 奥洛夫·贝瑟托门 生年不详;卒于1234年
1234年—1236年 出缺
7 1236年—1255年   加勒 生年不详;卒于1255年
8 1255年—1267年 拉斯 生年不详;卒于1267年
1267年—1274年 出缺
9 1274年—1277年 福克·约翰森·安杰尔 生年不详;卒于1277年
10 1278年—1281年 雅各·以沙列臣 生年不详;卒于1281年
1281年—1284年 约翰·阿道夫森 生年不详;卒于1284年 未按立。
11 1285年—1289年 马格努斯·柏森 生年不详;卒于1289年
12 1289年—1291年 约翰 生年不详;卒于1291年
13 1292年—1305年 尼尔斯·欧勒森 生年不详;卒于1305年
14 1308年—1314年 尼尔斯·凯特尔森 生年不详;卒于1314年
15 1315年—1332年 奥洛夫·布扬森 生年不详;卒于1332年
16 1332年—1341年 彼得鲁斯·菲力普森 生年不详;卒于1341年
17 1341年—1351年   贺明·尼尔森 生年不详;卒于1351年
18 1351年—1366年 彼得鲁斯·赛尔吉里 生年不详;卒于1366年
19 1366年—1383年 比尔格·葛瑞格森 1327年—1383年
20 1383年—1408年 亨瑞克·卡尔森 生年不详;卒于1408年
21 1408年—1421年 扬·葛瑞克森 生年不详;卒于1433年 拉丁名为约翰内斯·吉瑞奇尼。为人极具争议,于1426年改任冰岛主教,后遭人淹死。
22 1421年—1432年 约翰·哈肯森 生年不详;卒于1432年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23 1432年—1438年 奥洛夫·拉森 生年不详;卒于1438年 当选大主教后曾一度无法就任。由教宗恩仁四世按立。 1433年—1434年 卑尔根的阿诺 生年不详;卒于1434年 未按立。由国王埃里克七世指派。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24 1438年—1448年 尼尔斯·瑞委德森 生年不详;卒于1448年 拉丁名为尼古拉斯·瑞委狄
25 1448年—1467年   扬·本特森 1417年—1467年 1457年与埃里克·阿克塞尔森·托特同为卡尔马联合摄政;1465年—1466年再次成为摄政。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26 1469年—1515年   雅各·乌福森 生年不详;卒于1521年 担任大主教一职长达46年,为瑞典已知的最长纪录。于1515年卸任。 1468年—1469年 托德·彼得森 生年不详;卒于1470年 未按立,于1469年12月18日让位。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27 1515年—1517年   古斯塔夫·特罗雷 1488年—1535年 1517年,因为通敌而被监禁。
1517年—1520年 出缺 特罗雷于1520年复职。
1520年—1521年   古斯塔夫·特罗雷 1488年—1535年 协助策划与主导斯德哥尔摩惨案,以异端罪判处82人死刑。
1521年—1523年 出缺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28 1523年—1531年   约翰内斯·马格努斯 1488年—1544年 最后一位奉行罗马公宗且有实权的乌普萨拉大主教,由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指派,教宗克勉七世拒绝承认。 (流亡,名义上为1515年—1533年)   古斯塔夫·特罗雷 1488年—1535年 被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下令放逐,教宗克勉七世要求将特罗雷复位,但被国王回绝。
改革后的福音信义教会乌普萨拉大主教
29 1531年—1573年   劳伦提斯·彼得里(内瑞修斯) 1499年—1573年 英文名为拉斯·彼得森,首位福音信义教会瑞典大主教。“内瑞修斯”一名源自瑞典的行省内尔彻 (流亡,名义上为1533年—1544年)   约翰内斯·马格努斯 1488年—1544年 于1526年流亡,1533年接受教宗克勉七世的按立。
(流亡,名义上为1544年—1557年) 奥劳斯·马格努斯 1490年—1557年 约翰内斯·马格努斯之弟,于罗马递补其兄的领衔,由教宗保禄三世按立。唯一不曾履行圣职的瑞典大主教。
次序 任期 肖像 名称 生卒 备注
30 1573年—1579年 劳伦提斯·彼得里·哥德 1529年/1530年—1579年 另有一个著名的英文名拉斯·彼得森,“哥德”一名源自瑞典行省东约特兰
1579年—1583年 出缺
31 1583年—1591年 安德烈斯·劳伦蒂·比约恩瑞 1520年—1591年
1591年—1593年 出缺
32 1593年—1599年 亚伯拉罕·翁厄曼努斯 1540年—1607年
33 1599年—1600年 尼古拉斯·欧莱·伯斯宁西斯 1550年—1600年 未及接受按立便已去世。乌普萨拉大学神学教授。
34 1601年—1609年 奥劳斯·马丁尼 1557年—1609年
35 1609年—1636年   彼得鲁斯·肯尼库斯 1555年—1636年
36 1637年—1646年   劳伦提斯·保利努斯·哥德 1565年—1646年 十分博学,乌普萨拉大学的天文学逻辑学教授。
37 1647年—1669年   约翰内斯·卡努蒂·列奈乌斯 1573年—1669年 乌普萨拉大学的逻辑学暨希伯来语以及希腊语教授。
38 1670年—1676年   拉斯·史提兹留斯 1598年—1676年 乌普萨拉大学的逻辑学教授。
39 1677年—1681年   小约翰·巴兹乌斯 1626年—1681年
40 1681年—1700年   奥洛夫·史凡毕留斯 1624年—1700年
41 1700年—1709年   老埃里克·本泽路斯 1632年—1709年 育有7子,其中3人也分别成为乌普萨拉大主教。
1709年—1711年 出缺
42 1711年—1714年   哈奎因·史培葛 1645年—1714年 诗人、多首圣诗的作者。
43 1714年—1730年   马提亚·史丢丘斯 1644年—1730年
44 1730年—1742年   约翰内斯·史丢丘斯 1676年—1742年 马提亚·史丢丘斯之子。
45 1742年—1743年   小埃里克·本泽路斯 1675年—1743年 老埃里克·本泽路斯之子
46 1744年—1747年   雅各·本泽路斯 1683年—1747年 小埃里克·本泽路斯之弟
47 1747年—1758年   亨利克·本泽路斯 1689年—1758年 雅各·本泽路斯之弟
48 1758年—1764年   撒母耳·特罗勒斯 1706年—1764年
49 1764年—1775年   马格努斯·巴罗纽斯 1692年—1775年
50 1775年—1786年   卡尔·弗雷德里克·米南德 1712年—1786年
51 1786年—1803年   乌诺·冯·特罗勒 1746年—1803年
1803年—1805年 出缺
52 1805年—1819年   雅各·阿克塞尔森·林布隆 1746年—1819年
53 1819年—1836年   卡尔·冯·罗森斯坦 1766年—1836年
54 1837年—1839年   约翰·奥洛夫·瓦林 1779年—1839年
55 1839年—1851年   卡尔·弗雷德里克·亚夫·温盖尔德 1781年—1851年
56 1852年—1855年   汉斯·奥洛夫·霍姆斯特姆 1784年—1855年 乌普萨拉大学的拉丁语副教授。
57 1856年—1870年   亨利克·路透达尔 1795年—1870年
58 1870年—1900年   安东·尼可拉斯·桑德堡 1818年—1900年
59 1900年—1913年   约翰·奥古斯特·埃克曼 1845年—1913年
60 1914年—1931年   纳坦·瑟德布卢姆 1866年—1931年 荣获1930年诺贝尔和平奖
61 1931年—1950年   厄林·艾登姆 1880年—1972年
62 1950年—1958年 扬维·毕里奥瑟 1891年—1959年 隆德大学实践神学教授。纳坦·瑟德布卢姆的女婿
63 1958年—1967年 贡纳·霍葛伦 1902年—1991年
64 1967年—1972年 鲁宾·约瑟夫森 1907年—1972年
65 1972年—1983年 奥洛夫·桑德比 1917年—1996年
66 1983年—1993年 贝蒂尔·沃克斯特姆 1928年—2010年 任命托德·哈林担任乌普萨拉主教(任期为1990年—2000年)。
67 1993年—1997年 贡纳·魏曼 生于1932年 签署《鲍渥共融声明》,与圣公会以及其他维持使徒统绪的信义会达成鲍渥共融
68 1997年—2006年   卡尔·古斯塔夫·哈莫 生于1943年 荣获2006年瑞典绿党自由奖。任命拉格纳·波森纽斯担任乌普萨拉主教(现任,2001年—迄今)。
69 2006年—2014年 安德斯·维尔德 生于1948年 于2006年宣布允许同性伴侣结合,并可为其祝福,但不使用“婚姻”一词。
70 2014年—今   安特耶·雅克伦 生于1955年 现任的乌普萨拉大主教。瑞典第一位女性大主教。

注释

编辑
  1. ^ Anders Herman Lundström(安德斯·赫尔曼·隆德斯特伦). Kyrkohist. årsskrift(《教會編年史》). 1906: 页266 (瑞典语). 
  2.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1030231354/http://runeberg.org/nfcm/0678.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Ärkebiskop(《大主教》),页1263至页126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22年
  3. ^ 瑞典信义会. Ärkebiskop Anders Wejryd(《安德斯·維爾德大主教》).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瑞典语). 
  4. ^ 4.0 4.1 4.2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0122051403/http://runeberg.org/nfbi/0367.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amla Uppsala(《老乌普萨拉》),页695至页6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08年
  5. ^ 瑞典信义会. Ett stift - två biskopar(《一個教區─兩位主教》).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瑞典语). 
  6. ^ 瑞典信义会. Biskop Ragnar Persenius(《拉格納·波森紐斯主教》).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瑞典语). 
  7. ^ (拉丁文)Adam of Bremen(不来梅的亚当). Gesta Hammaburgensis ecclesiae pontificum(《漢堡教會史》): 注释94. [200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07). 
  8. ^ Göte Paulsson(歌德·保尔森). Annales suecici medii aevi(《中世紀瑞典編年史》). 第32册. Bibliotheca historica Lundensis(隆德历史博物馆). 1974 (瑞典语). 
  9. ^ Dominikanbroder(多米尼加兄弟);译者:Karl Fredrik Wesén(卡尔·弗雷德里克·瓦萨). Sigtunaannalerna(《錫格蒂納編年史》). 福特维克博物馆. 1290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7) (瑞典语). 指出《中世纪瑞典编年史》成书于锡格蒂纳的隐修院。
  10. ^ Saint Botvid(《聖包特維德》). New Catholic Dictionary(《新天主教词典》). [200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9) (英语). 
  11. ^ Holy Spirit Interactive(圣灵互动网). July 28: St. Botvid(《7月28日:聖包特維德》). [200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8) (英语). 圣包特维德于英格兰改信基督教,约于1100年时在瑞典成为殉道者。有趣的是,该来源主张圣包特维德是被一位芬兰奴隶杀害的。
  12. ^ Adolf Schück(阿道夫·格哈德). Den äldsta urkunden om svearikets omfattning(《瑞典王國的最古老記載》) (PDF). Fornvännen(《老友》期刊): 页178至页181. 1952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1) (瑞典语). 
  13. ^ Tuomas Heikkilä(多马斯·海基拉). Pyhän Henrikin Legenda(《聖亨利傳奇》). Suomalaisen Kirjallisuuden Seura(芬兰文学学会). 2005: 页60. ISBN 951-746-738-9 (芬兰语). 
  14.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160913233557/http://runeberg.org/nfce/013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everinus (biskop i Uppsala)(《西弗利纽斯》(乌普萨拉主教),页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7年
  15. ^ (拉丁文)哥伦比亚大学. Incerti scriptoris Sueci chronicon primorum in ecclesia Upsalensi archiepiscoporum. [200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6.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0411052814/http://runeberg.org/nfcf/062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tefan 《斯特凡》,页1155至页115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0年
  17. ^ Henry IV(《亨利四世》).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9-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0) (英语). 
  18. ^ 梵蒂冈广播电台. 《十三世紀羅馬教宗權威的登峰造極》. 《天主教历史浅谈》.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0) (中文(繁体)). 
  19.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1027153634/http://runeberg.org/nfal/009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laus Laurentii(《奥劳斯·劳伦蒂》),页167至页1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888年
  20.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190611080532/http://runeberg.org/nfci/0206.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ord Pedersson(《托德·彼得森》),页371至页3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9年
  21. ^ Martin Luther(《馬丁·路德》).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英语). (Martin Luther) His further appointment as district vicar in 1515 made him the offici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vicar-general in Saxony and Thuringia. 
  22. ^ Reinhard Golz & Wolfgang Mayrhofer(赖因哈德·葛兹与梅诺弗·沃夫冈). Justified before God alone through faith(《在神面前稱義惟獨信仰》). Luther and Melanchthon in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中欧和东欧教育思想中的路德与梅兰希通》). 1998: 页32 (英语). The redeeming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do I receive a merciful God ?"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Luther while at the University of Wittenberg, where he held the position of Bible Professor starting in 1513. 
  23.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0805193152/http://runeberg.org/nfbt/0316.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laus Petri(《奥劳斯·彼得里》),页580至页58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4年
  24.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190612073507/http://runeberg.org/nfci/0438.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rolle, Gustaf Eriksson (《特罗雷,古斯塔夫·埃里克松》),页823至页8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9年
  25.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201027143958/http://runeberg.org/nfbm/0035.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ohannes Magnus(《约翰内斯·马格努斯》,页38至页4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0年
  26. ^ 26.0 26.1 Ancient See of Upsala(《古老的烏普薩拉聖座》).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7) (英语). Olaus Magnus (d. 1588), who wrote the "Historia de gentibus septentrionalibus" and who was the last Archbishop of Upsala. 
  27. ^ Olaus Magnus(《奧勞斯·馬格努斯》).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3) (英语). 
  28. ^ (瑞典文) 条目:([//web.archive.org/web/20190610091228/http://runeberg.org/nfbo/0731.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Laurentius Petri (Nericius) (《劳伦提斯·彼得里》(内瑞修斯)),页1390至页139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911年
  29. ^ (瑞典文) ([//web.archive.org/web/20201020030228/http://runeberg.org/nfap/0745.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条目:Uppsala stift(《乌普萨拉教区》),页1477至页14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欧家庭书》,1892年
  30. ^ Ancient See of Upsala(《古老的烏普薩拉聖座》). 《天主教百科全书》. [200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7) (英语). The monks were almost the sole bond of union in the Middle Ages between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north and that of southern Europe, and it can be claimed that the 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our monasteries and those in southern lands were the arteries through which the higher civilization reached our country. 
  31. ^ (瑞典文) 瑞典信义会. Ärkebiskopslängd(《大主教列表》). [2009-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32. ^ (瑞典文) ([//web.archive.org/web/20201022124537/http://runeberg.org/nfcj/0700.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条目:Uppsala ärkestift(《乌普萨拉大主教》),页1271至页12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rdisk familjebok(《北欧家庭书》),1920年

参考书目

编辑
  • Ernst Nygren(恩斯特·尼格伦). Svenskt Biografiskt Lexikon(《瑞典傳記詞典》). 斯德哥尔摩. 1953 (瑞典语). 
  • Göte Paulsson(歌德·保尔森). Annales suecici medii aevi(《中世紀瑞典編年史》). 第32册. Bibliotheca historica Lundensis(隆德历史博物馆). 1974 (瑞典语). 
  • Gustav Äsbrink & Knut Bernhard Westman(古斯塔夫·阿斯布林克努特·本哈德·韦斯特曼). Svea rikes ärkebiskopar(《斯韋阿王國大主教》). 乌普萨拉. 1935 (瑞典语). 
  • Nordisk familjebok(《北歐家庭書》). 第一版与第二版. 斯德哥尔摩: Gernandts boktryckeri(杰纳德印刷). 1876-1899 & 1904-1926 (瑞典语).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