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也被称为Web 3.0,又写为web3[1])是关于万维网发展的一个概念,主要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以及非同质化代币有关。[2][3]与区块链有关的Web3概念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英语Gavin Wood于2014年提出,并于2021年受到加密货币爱好者、大型科技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的关注。2022年10月底,香港政府发布虚拟资产新政,力图将香港打造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4]

与Web 2.0有关的Web3.0 编辑

此外Web 3.0还有其他意思,例如有人是针对Web 2.0提出Web 3.0,该词包含多层含义,用来概括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方向和特征,包括:将互联网本身转化为一个泛型数据库;跨浏览器、超浏览器的内容投递和请求机制;人工智慧技术的运用;语义网地理映射网;运用3D技术搭建的网站甚至虚拟世界或网络公国等。

Web 3.0的显著特征:

  1. 拥有10M的平均带宽。
  2. 提出个人门户网站的概念,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人化集成服务。
  3. 让个人和组织之间建立一种互为中心而转化的机制,个人也可以实现经济价值。

Web 3.0的历史和争论 编辑

较有名的首次提及是在2006年初Jeffrey Zeldman的部落格中一篇批评Web 2.0的文章中。[5]

2006年5月,蒂姆·伯纳斯-李曾说[6]

2006年11月的Technet峰会上,Yahoo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杨致远作出阐述[7]

在这个峰会上,Netflix创始人Reed Hastings阐述了定义Web术语的简单公式:

2007年8月7日,Google总执行长埃里克·施密特出席首尔数字论坛时被与会者问及Web 3.0的定义,埃里克·施密特首先开玩笑的地说“Web 2.0只是一个营销术语,而你刚才正好发明了Web 3.0这个营销术语。”随后他谈及了自己的具体看法[8]

2010年11月16的网络高峰会(Web 2.0 Summit)中Mary Meek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指出Web 3.0由“社交网络、移动设备和搜索(Social Networking, Mobile and Search)”所组成。

自2006年底以来,Web 3.0一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多争论的焦点,这个现象正持续到现在。

关于如何定义Web 3.0,及其所代表的含义的争论非常激烈,观点也琳琅满目。

将互联网转化为数据库 编辑

迈向Web 3.0的第一步是“互联网”这一概念的体现,结构化资料集以可重复利用、可远程查询的格式公布于网络上,比如XMLRDF微格式。最近SPARQL的发展为网络上以RDF方式配发的数据库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查询语言和应用程序接口。资料网络让资料契合和应用程式互用性更上新台阶,使资料像网页一样容易存取和链接。在资料网络时代,重点主要是如何以RDF的方式提供结构化资料。全语义网时期会拓宽语义范围,这样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零散的资料内容(比如传统的网页、文档等)都能以RDF和OWL语义格式的形式普遍存在。[9]

向人工智慧进化的道路 编辑

Web 3.0也被用来描述一条最终通向人工智慧的网络进化的道路,这个人工智慧最终能以类似人类的方式思辩网络。可是,一些人对此表示悲观,认为这是不可企及的设想。然而,像IBMGoogle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在使用一些正提供惊人的资讯的新技术,例如透过挖取学校音乐网站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的热门单曲。同时也有人提出是否智慧系统将是Web 3.0背后的推动力,抑或智慧会以人的形式出现,即某体系的人们(例如Delicious这样的协同筛选服务,FlickrDigg这样人工抽取网络资源)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交互。[9]

语义网和服务导向架构的实现 编辑

和人工智慧的方向有关系,Web 3.0可以是语义网概念的实现和扩展。各学院正在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描述逻辑和智慧代理的推理软件,这样的软件透过运用表述网络上概念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的规则来进行逻辑推理操作。[10]

Sramana Mitra对语义网成为次世代互联网基本要素的看法不同,并提出了一道封装Web 3.0的公式[11]

Web 3.0也被认为和服务导向架构(SOA)及语义网的具体体现有关。[12]

向3D进化 编辑

另一条可能的道路是Web3D联盟拥护的3D化构想,包括将整个网络转化为一系列3D空间,采用第二人生启发的概念。[13]同时也提供新的方式在3D共享空间连接和协同。[14]

所建议的一些延伸定义 编辑

美国企业家兼风险投资家诺瓦·斯皮瓦克建议将Web 3.0的定义延伸至当前各大技术潮流迈向新的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包括:

参考资料 编辑

  1. ^ What is web3? It’s Silicon Valley’s latest identity crisis. NBC News.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英语). 
  2. ^ Vlad Savov. Jack Dorsey Stirs Uproar by Dismissing Web3 as a Venture Capitalists' Plaything. Bloomberg. 21 December 2021 [21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3. ^ Web 3.0: The Future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ybersecurity, Privacy, & Networks eJournal.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4. ^ 政府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20-10-31 [202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中文(香港)). 
  5. ^ Jeffrey Zeldman Web 3.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List Apart (Blog), January 16, 2006
  6. ^ Victoria Shannon. A 'more revolutionary' Web.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6-06-26 [2006-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4). 
  7. ^ Dan Farber & Larry Dignan TechNet Summit: The new era of innov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ZDNet blog, November 15th, 2006
  8. ^ Richard MacManus & Seokchan (Channy) Yun Eric Schmidt Defines Web 3.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ad/WriteWeb, August 7th, 2007
  9. ^ 9.0 9.1 John Markoff, Entrepreneurs See a Web Guided by Common Sen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2, 2006
  10. ^ Phil Wainewright What to expect from Web 3.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ZDNet, November 29, 2005
  11. ^ Sramana Mitra Web 3.0 = (4C + P + V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ebruary 14, 2007
  12. ^ Lee Provoost, Erwan Bornier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and the Semantic Web: A killer combination?PDF (274 KiB), University of Utrecht, February 10, 2006
  13. ^ Andrew Wallenstein Hollywood hot for Second Lif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ollywood Reporter, Feb 13, 2007
  14. ^ Metaversebases WEB 3.0 and Metaverse, and why they are so relat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arch Engine News, November 29, 2006
  15. ^ Cortex Intelligence Demonstration of Web 3.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rtex Site, December 6, 2007
  16. ^ Nova Spivack The Third-Generation Web is Com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urzweilAI.net, December 17,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