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25反防御目标应对系统

XM25反防御目标应对系统(英语:XM25 Counter Defilade Target Engagement System,简称:CDTE)[1],前称:XM25单兵半自动空爆系统(英语:XM25 Individual Semiautomatic Air Burst System),也被称为“惩罚者”(英语:The Punisher),是由XM29 OICW衍生出来的空爆榴弹发射器。它曾于2010年列装在阿富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陆军士兵[2],并原先打算于2015年末期正式投入服役[3],然而因发生故障和削减计划预算等问题而导致其服役推迟至2017年初[4]。2017年5月,美国陆军却宣布取消合约。

XM25 CDTE
目前版本
类型榴弹发射器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2010—2013年
参与战争/冲突2001年阿富汗战争
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
生产历史
研发者黑克勒-科赫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英语Alliant Tech systems
研发日期1994年
生产商黑克勒-科赫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英语Alliant Tech systems
衍生型XM8XM29
基本规格
重量6.35千克(14.0磅)
长度749毫米(29.5寸)

子弹25×40毫米
口径25毫米(.98寸)
枪机气动式
转拴式枪栓
发射模式半自动
枪口初速210米/秒
有效射程500米(点目标)
700米(面目标)
最大射程1,000米
供弹方式4发弹匣(目前版本)
瞄具目标找寻/火控系统(XM104)

设计 编辑

XM25反防御目标应对系统发射25毫米电子引信榴弹,这种榴弹被设计为当接近目标时在半空中引爆。武器上设有的激光测距仪具有确定目标距离的作用,用户能够栓式设定引爆距离,最长距离可达10呎(3.0米),而武器本体则会自动把引爆距离传送到膛室内的榴弹,榴弹在发射后便会以自转圈数追踪它已经走过的时间乃至距离[5],然后在适当的距离制造出空爆的效果。这些特征令XM25在打击身在掩盖物后或躲藏在地下的目标时比起传统的榴弹发射器更为有效。该武器的其中一位开发人员理查德·奥德特认为XM25的出现是个大进步,因为它是世界上首种采用智能技术的轻兵器[6]

XM25的枪身采用了无托布局,它以气动式转拴式枪栓的机制运作,并以可拆式弹匣供弹,拉机柄位于机匣左边前方。该武器的两边均设有抛壳口,操作时其中一边的抛壳口会被防尘盖封闭着,弹壳会从另一边抛出,这使左撇子也能够方便地使用[7]

该武器系统是由著名德国武器生产商黑克勒-科赫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英语Alliant Tech systems(英语:Alliant Tech systems,简称:ATK)所开发,而其目标捕获/火控系统则是由L-3整合光学系统(英语:L-3 IOS Brashear)所开发。

美军现役的M203榴弹发射器在打撃点目标英语Point target时的有效射程为150米,针对较大范围目标时的最大射程则为350米;而XM25在打撃点目标时的有效射程可达600米,针对较大范围目标时的最大射程更可达700米。研究指出发射空爆榴弹的XM25比起其他班用等级榴弹发射器的有效率高出300%。[8]

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更指出在不久未来可能会为XM25开发一种载有小型炸药的子弹以用作制敌用途而非杀死他们[9]

美国陆军目前正在开发一种40毫米口径的空爆轻兵器榴弹(英语:Small Arms Grenade Munitions,简称:SAGM)以为现役的40毫米榴弹发射器提供空爆功能,并作为对XM25的补充[10]

规格 编辑

 
涂有数码迷彩的XM25。
  • 口径: 低速25×40毫米
  • 发射模式[11]
    • 空爆
    • 定点引爆
    • 定点延迟引爆
    • 窗口引爆
  • 射程:500米点目标,1000米范围(面)目标
  • 运作机制:气动式半自动
  • 全重:14磅
  • 目标找寻/火控系统(XM104)
    • 重量:2.54磅(1.15千克)
    • 4×可变焦热能探测镜
    • 2×直视光学瞄准镜
    • 弹道电脑
    • 电子数码指南针
    • 激光测距仪
    • 弹药引信器
    • 环境感应器

历史 编辑

XM25的前身为于1990年代末期开始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计划”(英语: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 Program,简称:OICW)的一部分。XM29是一款把步枪和空爆榴弹发射器整合在一起的单兵战斗武器,它全枪重18磅(8.2千克),远远超出一般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的重量。它的20毫米口径空爆榴弹确实比起40毫米榴弹更轻,但在牵制和重创敌人方面的效果却较差。在2003年8月,XM29被分裂成两种不同的武器,分别成为XM8突击步枪和XM25空爆榴弹发射器。XM25为OICW增量2型(英语:OICW Increment 2)的独立使用部件的一部分。作为一具独立的发射器,它旨在成为一件特殊应用和支援武器,并能够发射更大和重270克的25毫米榴弹。这种榴弹比起先前的实验型20毫米榴弹能够多产生50%更重的破片。在2005年,6把样枪被送到靶场进行实射测试。两年后,它们更被送到海外战场进行实战试验。美军最早曾计划于2008年为部队列装XM25,然而基于用户所提出的建议和在测试中所发现的问题说明该武器仍然有需要改进的空间[11]

部署到阿富汗 编辑

在2010年夏季,美国陆军开始在阿富汗为XM25进行实战测试,这批早期版本的成本为30,000美元到35,000美元不等[12],手工制造的空爆榴弹每发成本为1,000美元[13]

其中5把XM25连同1,000发手制的空爆榴弹于2010年10月被发配到在阿富汗服役的101空降师[14],而士兵们在报告中都指该武器极为适合用于击杀或重创躲在掩盖位置开火的敌人。美军部队后来亦给予该武器“惩罚者”的称号[15]。据指,XM25于2010年12月3日被首次用于攻击敌人,而截至2011年2月为止,它已经被2个单位在9场战斗中于不同位置发射了55次。期间它成功在观察哨中切断了叛军的两次攻击,击中了2个PKM通用机枪位置,和摧毁了4个埋伏地点。有指在一次交战中,一名敌军机枪手不知道是被XM25击中还是过于害怕而扔掉手上的武器逃跑了。而装备XM25的2个单位在9场战斗中都没有人员伤亡。该武器被认为是具“革命性”和“改变了游戏规则”。一名排长指在装备XM25后,一般长15—20分钟的交战仅需时数分钟而已。它们的表现很完美,没有任何保养上的问题。士兵们都对只携带XM25作为主要武器而无需再额外多携带一把M4卡宾枪感到满意。至今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对该武器在重量方面的投诉,不过就有士兵要求延长电池的寿命和令射程增至1,000米。美国陆军于2012年1月再多订购36把XM25[16]

走火 编辑

于2013年2月2日,一把XM25在一次实弹训练期间发生了膛炸事故。事故原因是出于点燃了弹药的底火和装药,从而引发双重进弹,尽管该枪的安全机制成功地阻止了子弹的战斗部引爆。涉事的枪支在意外发生后已无法操作,而那名操作武器的士兵亦受了轻伤。作为回应,美国陆军随即把所有仍在阿富汗服役的XM25除役。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发现武器在5,900发射击之后就发生了故障[17]

是次走火事故导致陆军延迟了对XM25的大规模生产,并期待武器和弹药的设计、操作程序,以及培训技术能够获得改善。该武器的测试仍然在阿伯丁试验场持续进行中,而在此同时开发团队纳入了130种改进设计。尽管发生了事故,五角大楼在采购建议中仍然包含着价值6,900万美元的1,400把XM25。其中陆军打算引进10,876把XM25,并在每个步兵排中发配两把,每支特种作战部队小队中发配一把[18]

项目进展情况 编辑

  • 2005年4月 —第一把原型枪被送交美国陆军作实弹射击测试。[19]
  • 2005年10月 —送交常规部队作实弹射击测试。[20]
  • 2017年 —首年投入980万美元进行小批量生产,余下分四年预计分别投入1,490万、2,490万、3,220万与2,580万美元装备部队。
  • 2017年5月5日 —美陆军证实取消XM25空爆榴弹计划,据美国陆军发言人表示,在2017年4月5日,由于XM25 CDTE计划主要承包商Orbital ATK未能依约交付要求的20套武器系统,因此陆军宣布与Orbital ATK间的合约取消,并让这个困难重重的计划正式终结,而尽管双方已就此事做出更进一步协调,但承包商仍然未提出让军方满意的替代方案。

使用国 编辑

流行文化 编辑

电影 编辑

  • 2014年—《敢死队3》:实际上为以L85A1改装而成的道具,剧中由“火星”(维克多·欧提兹饰演)向巴尼·罗斯讲述该武器的特点并展示其火力。

电子游戏 编辑

  •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最早于韩国版2015年8月20日时推出。使用白色、蓝色和橙色枪身,装有目标找寻/火控系统,命名为“VULCANUS-5”。奇怪地变成了装填40发智能弹药的智能突击步枪
  • 2011年—《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命名为“XM25”,以4发弹匣供弹。在战役、联机与特别行动模式当中均有登场,战役模式当中由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合金小队成员德里克“冰霜”韦斯特布鲁克于“黑色星期二”中所使用。联机模式时于等级52解锁。
  • 2013年—《战地4》:联机模式中为支援兵可用装备,无须解锁一开始即可使用,单机模式中则能够由主角丹尼尔·雷克(Daniel Recker)所使用。
  • 2016年—《收获日2》:包含在11月25号推出的DLC,Gage Spec Ops Pack中,需要完成小任务(Side Jobs)后才能解锁使用。

动画 编辑

  • 2015年—《绝命制裁X》:没有装上瞄准设备,由绯崎千影所使用。

参考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XM25, Counter Defilade Target Engagement (CDTE) Systemm. May 2010 [11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31日). 
  2. ^ Piper, Raymond. "XM25 feedback demonstrates lethal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rmy News Service, 7 October 2011.
  3. ^ XM25 Counter Defilade Target Engagement system may lose 'X' by next Augu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rmy.mil, 9 August 2013
  4. ^ Soldiers Can Set When Grenade Explodes With New Launcher - Armytimes.com, 12 October 2015
  5. ^ Kleiner, Kurt. Radio-controlled bullets leave no place to hide. New Scientist. 2009-06-06 [200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6. ^ 存档副本. [2016-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7. ^ 槍炮世界,2015-01-2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8. ^ XM25 To Become The M2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frep.com, 20 August 2013
  9. ^ No hiding place from new U.S. Army rifles that use radio-controlled smart bullets. Daily Mail (London). 2010-11-30 [201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10. ^ Tilford, Robert. New grenade round doubles the lethality of the current 40 mm grenade against defilade targets. groundreport.com (GroundReport). 8 September 2014 [11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11. ^ 11.0 11.1 11.2 Smart Grenades That Work Most Of The Ti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trategypage.com, 19 March 2013
  12. ^ Grant, Greg. Army Sending Precision Grenade Launcher to Afghanistan. Defense Tech. [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13. ^ Bacon, Lance M. "‘Punisher’ gets its first battlefield tests" Armytimes.com, 14 February 2011. Accessed: 18 February 2011.
  14. ^ 存档副本. [2016-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7). 
  15. ^ Lowe, Christian. "‘Punisher’ Gives Enemy No Place to Hi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litary.com, 3 February 2011, retrieved 7 February 2011.
  16. ^ The Economist, "Magic Bullets", 14 January 2012.
  17. ^ Army removes XM25 from service after incid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litarytimes.com, 5 March 2013
  18. ^ Special Forces, Army Infantry to Get New XM25 'Punisher' Rif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Snews.com, 22 April 2013
  19. ^ ATK Delivers First XM25 Prototypes to U.S. Army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07-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3). 
  20. ^ Soldiers test new weapons at Grafenwöhr - EUCOM. [2007-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0). 
  21. ^ 存档副本. [201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22. ^ 存档副本. [201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8).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