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市

日本愛媛縣的市

伊予市(日语:伊予市いよし Iyo-shi)是位于日本爱媛县中予地方最西端、松山市西南边的城市。北部是道后平原南端的平地,东南部为与四国山地相连的群山[1],国道56号与松山自动车道穿越市内[2]。当地以鱼干片而闻名[3],市内设有多家制造鱼干片的工厂[4]

伊予市
伊予市
日文转写
 • 日文伊予市
 • 平假名いよし
 • 罗马字Iyo-shi
Iyo_Yamaso_Shop_2021-08_ac_(1)
山惣商店(伊予市景观重要建造物)
伊予市市章
市章
伊予市位置图
伊予市在爱媛县的位置
伊予市在日本的位置
伊予市
伊予市
伊予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3°45′27″N 132°42′13″E / 33.75744°N 132.70367°E / 33.75744; 132.70367
国家 日本
地方四国地方
都道府县爱媛县
接邻行政区大洲市内子町松前町砥部町
政府
 • 市长武智邦典日语武智邦典
(现任任期至:2025年4月23日)
面积
 • 总计194.47平方公里
人口(2024年3月)
 • 总计35,409人
 • 密度183人/平方公里
象征
 • 市树水杉
 • 市花菜花
时区日本标准时间UTC+9
市编号38210-8
邮递区号799-3193
市役所地址伊予市米凑820番地
伊予市政府
电话号码+81-89-982-1111
市议员数20
法人番号5000020382108
网站http://www.city.iyo.lg.jp/
人口:人口统计

地理

编辑

中央构造线以东西向通过市内的南部地区。构造线以北为海拔较平缓的山脉,构造线以南则为海拔约900米的陡峭山脉[5]

气候

编辑

伊予市在气候上属于濑户内海式气候,整体气候较温暖,且一年之中多为晴天[5]。当地的年均温为16.5℃,而根据统计,1991至2020 年伊予市平地的年均降雨量为1404.6毫米,位于山区的中山地区年均降雨量则为1719.4毫米[5]

历史

编辑

当地曾出土弥生土器,推测弥生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6]废藩置县后,分别属于大洲县新谷县,后而后先合并为宇和岛县爱媛县

行政区划变迁

编辑
  • 1889年12月15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
    • 伊予郡:郡中町、郡中村、南山崎村、北山崎村、南伊豫村。
    • 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渊村、佐礼谷村、上滩村、下滩村。
  • 1897年4月1日: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渊村、佐礼谷村、上滩村、下滩村被并入伊予郡。
  • 1907年1月1日:中山村和出渊村合并为新设置的中山村。[7]
  • 1908年9月30日:下滩村的部分地区被并入喜多郡满穗村(现已合并为内子町)。
  • 1921年9月3日:上滩村改制为上滩町
  • 1925年4月1日:
    • 上滩町的部分地区被并入南山崎村。
    • 中山村改制为中山町
  • 1940年1月1日:郡中村和郡中町合并为新设置的郡中町。[8]
  • 1955年1月1日:郡中町、北山崎村、南伊豫村、南山崎村合并为伊予市
  • 1955年2月1日:中山町和佐礼谷村合并为新设制的中山町。
  • 1955年3月31日:上滩町和下滩村合并为双海町[9]
  • 1958年11月1日:
    • 伊予市的部分地区被并入砥部町。
    • 中山町的佐礼谷平冈地区被并入伊予市。
  • 2005年4月1日:伊予市、中山町、双海町合并为新设置的伊予市[10]

变迁表

编辑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9年 1989年 - 现在 现在
南伊予村 1955年1月1日
伊予市
2005年4月1日
伊予市
郡中町 1940年1月1日
郡中町
郡中村
北山崎村
南山崎村
中山村 1925年4月1日
中山町
1955年2月1日
中山町
出渊村 1907年1月1日
并入中山村
礼谷村
上滩村 1921年9月3日
上滩町
1955年3月31日
双海町
下滩村

行政

编辑

历任市长

编辑
1955年合并后
  1. 城户丰市(1955年上任,1任)
  2. 玉本善三郎(1959年上任,4任)
  3. 冈本要(1975年上任,5任)
  4. 増野英作(1995年上任,1任)
  5. 中村佑(1999年上任,1任)
2005年合并后
  1. 中村佑(2005年上任,2任)
  2. 武智邦典日语武智邦典(2013年上任,现第3任)

交通

编辑

铁路

编辑
 
伊予上滩站
 
下滩站月台
 
伊予中山站
 
郡中站

道路

编辑
高速道路

观光

编辑
  • 五色滨
  • 五色滨神社
  • 滨五色姫海滨公园
  • 彩滨馆

经济

编辑

伊予市内设有许多柴鱼片工厂[11],近年来第三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2]

教育

编辑
高等学校

本地出身人物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伊予市過疎地域自立促進計画 p.1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3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2) (日语). 
  2. ^ 市の紹介・概要. 伊予市役所.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日语). 
  3. ^ 市長の部屋. 伊予市役所.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0) (日语). 
  4. ^ 伊予國通信第八號 packtto (PDF). 伊予市役所. 2013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20) (日语). 
  5. ^ 5.0 5.1 5.2 伊予市地域防災計画 風水害等対策編 (PDF). 伊予市役所. 2022-02 [2024-06-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8) (日语). 
  6. ^ 弥生土器の文様 (PDF). 爱媛県埋蔵文化财センター.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6). 
  7. ^ 旧中山町のあゆみ.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日语). 
  8. ^ 沿革.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日语). 
  9. ^ 旧双海町のあゆみ.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日语). 
  10. ^ 愛媛県伊予市 (38210A1968) | 歴史的行政区域データセットβ版. Geoshapeリポジトリ. [202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7) (日语). 
  11. ^ 亀井慎滋. 2019年8月26日 第7002号. 通信文化新报.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12. ^ 伊予市過疎地域自立促進計画 p7-8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3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02) (日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