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英语:Buddhist Yip Kei Nam Memorial College,简称 叶纪南、叶中、YKN)是香港青衣一所政府资助文法中学,创办于1978年9月,为青衣第一所中学(亦是房委会代建的第一座中学校舍[1])。开校设备费用由澳门赌王叶汉先生慨捐100万港元,故学校以其父叶纪南先生冠名以作纪念。叶汉善长更于1981年再慨捐港币20万元用作奖助学基金,以培育人才为目标。 近年学校再得多位善长捐款,奖助学基金累积至约50万元。捐助善长包括慈祥法师、何德心校监及叶围洲先生等。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
Buddhist Yip Kei Nam Memorial College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北面
地址 香港新界葵青区青衣长青邨
类型津贴中学
宗教背景佛教
隶属香港佛教联合会
创办日期1978年
学区葵青区
校监释衍空法师
校长苏家梁先生
副校长郎慧英女士
职员人数约 100人 (65位教职员 及 32位非教职员)
年级中一至中六 (24班)
学生人数约 800人
语言中文、英文
校园面积约 8,000 平方米
校训明智显悲
电话号码+852 2495 3363
传真号码+852 2433 9009
学校网址www.byknmc.edu.hk
地图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南面

愿景 - 以21世纪教育需要作为框架,通过体验式学习和自主学习模式,建立学生自信,提高解难和沟通能力,培养乐于助人之心,装备学生成为具远见和才能兼备的未来领袖。学校近年的重大发展项目包括: 1. 学校以丰富学生经历,培养积极学习态度,迎接新时代的需要。 2. 提升学生自信、培养正向和价值观,迈向健康丰盛人生。

办学宗旨

编辑

秉承香港佛教联合会的办学宗旨,本着校训“明智显悲”的精神,为学生启蒙,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以“德、智、体、群、美”五育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

配合时代的需要,提供21世纪优质的教育,让学生能在富启发性及愉快学习的环境下,不断地追求卓越,开拓国际视野,装备学生成为社会未来的领袖。

学校设施

编辑
  • 此校为一所连环型校舍,于1978年完工。
  • 2005年学校改善工程完成后,拥有标准课室30间,礼堂1座,特别室22间。
  • 校舍新、旧翼共拥有:有盖礼堂1座(旧、新翼各1间)、室内礼堂(旧翼)、特别室(新翼,为极超迷你课室,一人伸出双手已可碰到两边的墙)22间,包括:理科实验室(旧翼)、电脑室[2](旧、新翼各1间)、家政室(旧翼)、金工室(旧翼)、木工室(旧翼)、美术室(旧翼)、音乐室(旧翼)、地理室(旧翼)、图书馆(旧翼)、学生活动中心(旧翼)、襌修室(新翼)、职员室(旧、新翼各1间)、英语角 / 空课室(旧翼)及多用途中心(新翼)等
全部均有空调设施。设有伤健人士专用设施(新翼,只有升降机)。

语文政策

编辑

中一至中三实施母语教学,并调拨其中约25%课时进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扩阔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以备将来升学或工作需要。

中四至中六则分班以中文英文为教学语言[3]

校园生活

编辑

灵活学习支援  发掘不同潜能 聘请专业机构开设不同形式的资优教育课程,包括中、英文科的阅读及写作班,英文科的口语班,数学科的精英训练课程,中史科的增润班,地理科的考察及答题技巧深造班,生物科的基因工程训练计划,视觉艺术科的设计课程等。为学术上具优异表现的学提供应对更多挑战和发展才能的机会。[4]

推广阅读 为扩阔学生的阅读领域,协调各科的科本阅读计划,部分科目如化学科、中国历史科、历史科、通识科等会在图书馆展出书目,生物科及科学科老师更会于课堂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向学生介绍及让学生借阅与科目相关书籍,鼓励学生阅读不同范畴的图书。 [5]

佛化价值观教育 建立助人精神 学校注重价值教育,培育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透过“SmartTeen义工大使”活动,以多元培训和服务体验等形式,建立学生的同理心,化身“义工大使”在校园推广互助互爱的风气,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将关爱带给有需要人士。[6]

多元迎新活动 融入校园生活 “大哥哥大姐姐计划” - 先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掌握领导能力和人际相处沟通技巧的培训活动,继而定期与中一同学分组聚会,作出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多元智能跃进计划”,让参加的学生接受纪律及团队训练,提升自律、自信、团队精神和抗逆能力。

“中一新生迎新计划”- 涵盖中、英、数三科的升中适应衔接课程、中一迎新活动,以及在户外营地进行连串活动,培养合作、沟通和纪律的“中一Get Set Goal挑战营”,使他们更有信心成为该校的一分子。 [7]

语言政策“母语教学、中英兼擅”为目标,加强学生以英语沟通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校不惜以额外资源将一个正常课室打造成为英语角 (English Corner) ,并增加外籍教师的师生比例,让学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常以英语沟通和学习,以提高整体的英语水平。[8]

重视英语学习 灵活安排教学语言,致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听、写、读、讲四个范畴有所学习。投放丰富资源为学生争取机会建立全球视野。举办海外交流活动,创造丰富的学习经历,例如:星马英语生活营,由外籍老师带领,提供五天全天候英语环境。 [9]

以爱为先 营造关爱校园[10]

编辑

着重培训他们的品德修养 以和谐及关爱的校园气氛,秉持佛教教育理念,以校训“明智显悲”的精神,强调慈悲心,启迪学生点亮智慧光明,培养正知正见,让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成就优质的全人教育。

本着“作育菁莪”的教学宗旨培育人才 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发展兴趣所长,带领同学装备自我,提升学习自主性,为将来做好准备。

持续进步 屡获殊荣

编辑

Harvard Prize Book 哈佛书奖颁奖 [11]

编辑

Guo Yu Hin Bruce (5A),Taybah Parvez (5B) and Cheng On Ting (5B) have achieved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chool or community. Congratulations!!

2024香港数学及奥数挑战赛 [12] [13]

编辑
  • 优质数学教育团体奖 铜奖 佛教叶纪南纪念中学
  • 中三数学组铜奖 陈佩姿 (3A) 陈紫晴 (3A) 李永熙 (3A) 杨芷欣 (3A)
  • 中四数学组铜奖 覃远辉 (4A) 吴晓鸣 (4A)

第二届“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视频大赛

编辑

本校校园电视台5位中四学生,分别为4A 陈家甜、4B戴子轩、4B曾轶贤、4C吴天恒 和 4C胡旨耿共同创作作品《十大建设,繁荣经济》参加大赛,作品于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纤奖”

学生利用镜头记录16年后“十大基建计划”的落成进度,体现香港坚毅不挠及繁荣昌盛的景象。

  • 作品名称:《十大建设,繁荣经济》

香港越野锦标赛2024[14]

编辑
  • 学校组男子个人冠军 叶镓驹 (3C)
  • 学校组男子队际亚军 温卓衡 (2B) 黎昫乐 (3B) 叶俊廷 (3B) 叶镓驹 (3C)
  • 学校组女子队际亚军 邝婥妍 (2C) 方姿心 (3A) 张诗雪 (3B)

Global Game Jam Next 2024[15][16]

编辑
  • Best Overall Award 李慧珊 (5B) 梁浚亨 (5C) 陈匡圻 (5D) 方铭宇 (5D)

青苗学界进步奖 2022-2023[17] [16]

编辑
  • 学业成绩进步奖

李俊豪 (2A) 周文禧 (2B) 林书锐 (2B) 王紫慧 (2B)

陈芷悠 (3A) 李承熙 (3B) 黄庭轩 (3B) 卢俊灏 (3C)

张茵甄 (4A) 刘柏豪 (4B) 鲍隽轩 (4B) 胡敏彬 (4C)

张子尧 (5A) 林卓毅 (5B) 梁志谦 (5C) 陈钧锐 (5D)

林卓雄 (6A) 冯乐熹 (6B) 梁栩嫚 (6C) 黄书炫 (6D)

新高中课程规划

编辑
  • 已成立新高中发展委员会
  • 计划开设13科选修科目。
  • 拟给予新高中同学选修2至3科选修科目。
  • 配合学生兴趣和需要,提供较多选修科目的组合。
  • 筹划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发展。

课程安排

编辑
学习课程 课程内容 比重
核心科目(必修)
  • 中国语文
  • 英国语文
  • 数学
  • 通识教育(新高中)
45-55%
选修科目(选修)
  • 伦理与宗教(新高中)
  • 中国历史
  • 地理
  • 经济(不以英语教授)
  • 历史
  • 旅游与款待(旅游及旅游业)
  • 物理(不以英语教授)
  • 化学
  • 生物
  • 组合科学
  •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会计学原理)
  • 资讯及通讯科技
  • AD艺术发展(视觉艺术)
20-30%
其他学习经历(课外活动)
  • 德育及公民教育
  • 社会服务
  • 与工作有关的经历
  • 体育
  • 艺术(不是指选修科目中的AD)
15-35%
  • 其中通识教育及伦理与宗教是新高中所推行的全新课程,它们目的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 通识教育是延伸于小学的常识及旧高中的经济与公共事务
    • 伦理与宗教是分析伦理与宗教,与旧高中的佛学所带出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 旧高中的旅游及旅游业及会计学原理发展成旅游与款待及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 旧高中的佛学(核心科目)、附加数学、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及设计与科技已被删除
  • 新高中课程中,学校加入数学延伸课程M1和M2
  • 经济及物理已经在第二届新高中课程中转为"以中文教授"


课外活动/联课活动

编辑

著名/杰出校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香港宪报》1977年第6期公告第364号:房屋委员会招标公告
  2. ^ 又名:语言学习室 / 教学资源中心 / 多媒体学习中心
  3. ^ 新高中课程,经济和物理科以英文作教学语言
  4.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6449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5. ^ https://www.byknmc.edu.hk/CP/pG/41/247/42.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6.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6449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7. ^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66449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8. ^ https://www.byknmc.edu.hk/Gallery05/Single/774/activity/5.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9. ^ 以愛為先 營造關愛校園. Good School. 
  10. ^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 好學校. Good School. 
  11. ^ Harvard Prize Book. www.byknmc.edu.hk. [2024-06-18]. 
  12. ^ 2024香港數學及奧數挑戰賽. www.byknmc.edu.hk. [2024-06-18]. 
  13. ^ 成績公佈 | 2024香港數學及奧數挑戰賽. hkchildmaths. [2024-06-18] (中文). 
  14. ^ 光榮榜. www.byknmc.edu.hk. [2024-06-18]. 
  15. ^ 即將舉行的活動 - 專+導航. vpetpro.vtc.edu.hk. [2024-06-18] (中文(繁体)). 
  16. ^ 16.0 16.1 光榮榜. www.byknmc.edu.hk. [2024-06-18]. 
  17. ^ 【青苗學界進步獎 2022-23 十大進步生及獎學金得獎生名單公佈】 – Youtharch Web. [2024-06-18] (中文(繁体)). 
  18. ^ 四社分别为蓝、绿、黄、红。原本为五社,但紫社已取消
  19. ^ 薪火相傳 — 吳卓蔚校友.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