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 (大字)
大城,原称为大城厝,是台湾彰化县大城乡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也是全乡行政中心所在地,位于该乡中部偏东。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东城村、大城村、西城村、永和村东北部、山脚村西北端。[1][2]
历史
编辑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城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大城厝庄”,隶属于深耕堡。该庄东北与鱼藔庄为邻,东与顶山脚庄为邻,南边为下山脚庄,西南边一小段与公馆庄为界,西边及西北边为山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彰化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大城厝区”,隶属于彰化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大城厝区改隶属于台中厅。1920年(大正九年),废厅、支厅、区、街庄(旧制)改设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该庄改制并改名为“大城”大字,隶属于台中州北斗郡大城庄[3]。
聚落
编辑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为大城厝、安东藔,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
交通
编辑县道143号(东平路、北平路、中平路)是汉宝至大城的道路,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由大城地区东北部边界入境后,至本地区中部大城聚落中央偏东北的县道152号左侧路口转西北西与其共线,至中平路路口转南南西,经县道152号右侧路口后独行,其后转南微西以至出境。由该道路向东北可前往鱼寮、中西、二林市区、山寮西部、旧赵甲西部、草湖、汉宝并止于省道台17线路口,向南微西可前往下山脚并止于下山脚堤防道路路口。[1][4]
县道152号(南平路、中平路、北平路)是大城乡公馆至名间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东南东走向由本地区西部边界入境后蜿蜒而行,于大城聚落西南侧经乡道彰159-1线路口后转东北东,至县道143号右侧路口后转北北东与其共线,至北平路路口转东南东,经县道143号左侧路口后蜿蜒独行以至于本地区东部边界出境。由该道路向西北西可前往山寮、山寮与公馆交界地带、公馆与西港交界地带并止于省道台17线路口,向东南东转东可前往竹塘、埤头南部、溪州、二水、名间等地。[1][4][5]
乡道彰159线(南平路、北五路)是外五间厝至下牛稠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东南东走向与县道152号共线由本地区西部边界入境后,立即转南南西独行并接近本地区西部边界南侧,其后与本地区南部边界西侧出境。由该道路向西北西转北北东独行后可前往山寮北部的菜寮聚落、外五间寮、外五间寮与三块厝交界地带并止于乡道彰158-1线路口,向南南西可前往公馆与下山脚交界地带、公馆与下牛稠交界地带、下牛稠并止于海墘堤防道路路口。[1][2]
乡道彰159-1线(西势路、东势路)是菜寮至下山脚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由本地区西北部边界入境后,转东微南进入大城聚落后转南蜿蜒而行,至路底转东南东,至东势路路口转南南西,经县道152号路口后出聚落,其后转南南东至本地区南部中央偏西凸出部分的东侧边界,沿边界而行并转南,经乡道彰160线路口后不远处出境。由该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山寮北部的菜寮聚落并止于乡道彰159线路口,向南可前往下山脚并止于县道143号路口。[1][2]
乡道彰160线是海边至下山脚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东南东走向转西北—东南走向再转西北西—东南东走向经过本地区西南部凸出部分的南侧边界地带,并与乡道彰159-1线交会于该路段最东侧。由该道路向西北西可前往下山脚西北端、下山脚与公馆交界地带、公馆、顶海墘厝、顶海墘厝与西港交界地带、下海墘厝西北部并止于大城南段海堤道路路口,向东南东可前往下山脚的顶庄聚落并止于县道143号路口。[1][2]
乡道彰164线(南平路、廍仔巷)是大城至尤厝的道路,其西侧端点位于大城聚落中央偏南的县道143号、县道152号共线路口。由此向东南东蜿蜒而行,至本地区东部边界地带沿边界行一段路并转东南,出境后至顶山脚聚落北侧转北北东再转东南东可前往顶山脚地区南部、尤厝聚落并止于乡道彰167线路口。[1][2]
乡道彰166线(潭墘路)是大城至九块厝的道路,其西侧端点位于大城聚落南郊的县道143号路口。由此向东南沿本地区南部边界东段地带而行,出境后可前往顶山脚西南端、潭墘、尤厝东南部、九块厝并止于县道152号(东阳路二段)路口。[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