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县 (幽州)

武隆县,唐如意元年析安次县置,属幽州范阳郡。景云元年改名会昌县,天宝元年更名永清县[1][2]。在今河北省永清县

注释

编辑
  1. ^ ‘幽州范阳郡,大都督府。本涿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绫、绵、绢、角弓、人参、栗。户六万七千二百四十三,口三十七万一千三百一十二。县九。有府十四,曰吕平、涿城、德闻、潞城、乐上、清化、洪源、良乡、开福、政和、停骖、柘河、良杜、咸宁。城内有经略军,又有纳降军,本纳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西南有安塞军,有赫连城。有宗王、干涧、殄寇三镇城,召堆、车坊、蒿城、河旁四戍。蓟,望。天宝元年析置广宁县,三载省。有铁。有故隋临朔宫。幽都,望。本蓟县地。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靺鞨降人。武德元年曰燕州,领县三:辽西、泸河、怀远。土贡:豹尾。是年,省泸河。六年自营州迁于幽州城中,以首领世袭刺史。贞观元年省怀远。开元二十五年徙治幽州北桃谷山。天宝元年曰归德郡。户二千四十五,口万一千六百三。建中二年为朱滔所灭,因废为县。广平,上。天宝元年析蓟置,三载省,至德后复置。潞,上。武德二年自无终徙渔阳郡于此,置玄州,领潞、渔阳,幷置临泃县。贞观元年州废,省临泃、无终,以潞、渔阳来属。武清,上。本雍奴,天宝元年更名。永清,紧。本武隆,如意元年析安次置,景云元年曰会昌,天宝元年更名。安次,上。良乡,望。圣历元年曰固节,神龙元年复故名。有大防山。昌平。望。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其北有防御军,古夏阳川也。有狼山。’《新唐书》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地理三/河北道/河北采访使/幽州范阳郡
  2. ^ “永清 如意元年,分安次县置武隆县。景云元年,改为会昌县。天宝元年,改为永清。”,《旧唐书》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地理二/十道郡国 二/河北道/幽州大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