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公园
24°08′51″N 120°41′16″E / 24.147434°N 120.687672°E
水源地公园,又称为水源地运动场,为位于台中市北区乐英里及新兴里的公园。此公园设置于台湾日治时期1932年[1],位于台中公园北侧,为台中市的第二个公园,其名称源自于当地最初设置的台中水道水源地。现今部分为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校区、台湾自来水公司第四区管理处和台中放送局。
沿革
编辑从水源地到台中运动场
编辑台中水道为提供台中市区的自来水供应设施,由于台中市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台中水道于是选址于当时台中市区北侧的新高町,以便来自地下水的水源经唧筒扬送入贮水塔后,再以重力输送到台中市区各处,因此当地又被称为台中水源地(たいちゅうすいげんち)。台中市运动场设立是为了庆祝大正天皇在1925年5月10日成婚满25年,为了纪念此事,台中市役所规划将台中水源地开放公开作为游园地。1926年10月,台中市尹和坂本素鲁哉、二瓶源五、森部颖、小室兴等台中市的有志之士讨论在水源地建设运动场的计划。同月17日,为了运动场的开工举行了地镇祭,由台中神社的祭祀关举行祭祀仪式,并在台中水道贮水塔下开宴祝贺。考量在水源地设置运动场对水质可能的影响,台中市尹向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要求派遣的专家调查;1927年9月17日,堀内次雄医学博士前来向台中市民说明水质安全无虞,以扫除市民的疑虑,运动场各项设施便于之后陆续开工。同年10月31日,公共厕所完工;1928年1月,排水沟工程完成,同年3月,运动场边观众席移转工程完成,4月完成棒球场用铁丝网[2]。
作为台中神社外苑
编辑1936年,地方决议将台中神社从台中公园内迁至台中水源地公园北侧,其座向坐北朝南,面临神社入口的水源地公园则被作为台中神社外苑的一部分。类似将神社外苑与运动设施结合的配置,亦可见于台湾神宫、新竹神社、嘉义神社和台南神社。
战后
编辑二战后,台中水源地公园东南侧被用来兴建国军眷舍“精武新村”,另外还有其他许多非法占用的建物。1961年,台湾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在水源地公园南侧设立。此地在1956年的台中市城市规划中为第一号公园用地,在1981年的台中市城市规划第一次通盘检讨中改为第二号体育用地,目前地上仍有许多不符合城市规划的建筑[3]。
设施
编辑涌泉阁
编辑因台中厅厅舍(台中州厅)的兴建,陆续拆除基地上曾作为旧厅舍的台湾府儒考棚,为了纪念此建筑,木造两层楼的考棚主楼在1924年9月5日将移地至水源地公园改建,位于台中水泳场北侧,于同年11月5日竣工;时任台中州知事本山文平将其命名为“涌泉阁”[2]。
台中市水泳场
编辑台中市水泳场是“全台湾第一个游泳池”,设置于1919年,早于1921年才设置的台北市明石町游泳池。台中市水泳场以公共卫生费19,000圆设置在台中市宝町六丁目,即台中公园南侧,与第一代台中武德殿位在同个街廓。台中水泳场的水源来自当地的地下涌泉,泳池经使用多年后,因储水和排水设施故障和藻类造成的水质混浊,趁着1928年的御大典,新泳池被规划为其中的记念事业之一,设置在台中水源地公园南侧入口处,为一座长方形泳池和一座圆型的儿童泳池。其在1928年2月11日动工,同年8月12日竣工,并在竣工当天开放使用,工程费为31,000圆(总督府和台中州各补助一万圆)。长方形泳池尺长宽为50米和16.5米,设有6个水道,并设有跳跃台和跳板,水深为1.2米至2.5米[2]。儿童圆型泳池的直径为18.18米,水深为30至75公分。现今为台湾体大游泳池[4]。
棒球场和运动场
编辑1931年,日本内务省委托著名景观设计师折下吉延调查设计台中水源地公园内的运动设施,在公园内规划了陆上竞技场和棒球场。1932年,台中市区计划将水源地公园正式划为公园用地,水源地运动场的新设计划亦在同年通过。台中市陆上竞技场总面积约15,000坪,于1933年9月28动工,1934年3月31日完工,土地征收费用为36,000圆,工程费为30,000圆。陆上竞技场包含了一圈500米的跑道和一条250尺长的跑道,以及橄榄球、跳跃和投掷运动设施相关之设备,并可容纳20,000名观众。台中市野球场则在1934年11月8日动工,1935年3月31日完工。可容纳观众席可容纳一万人,及一千人的主看台。运动场现为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田径场,棒球场则是台中棒球场[4]。
附近设施
编辑- 台湾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区管理处[5]
- 水源地文教基金会(台中市北区育才街3巷3号)
- 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游泳池
- 台中放送局[6]
参考来源
编辑- ^ 昭和七年(1932年),台中州告示第五○号,台中州报
- ^ 2.0 2.1 2.2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史. 台湾新闻社. 1934-01-20.
- ^ 臺中水源地 « 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3) (中文(台湾)).
- ^ 4.0 4.1 台中市役所. 台中市概況. 1936-10.
-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區管理處服務據點.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
- ^ 苏大卫. 7 大特色古蹟歷建 閃亮臺中市. 联合新闻网. 2018-07-03 [2019-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5).